第一百八十七章 皇帝的怒火与偏爱
一川烟雨2025-11-14 18:293,159

 

京城,紫禁城,文华殿。

朱棣的心情,很不好。

非常不好。

距离他下旨,让林远班师回朝,已经过去了十几天。

这十几天里,他每天都能收到,来自沿途州府的奏报。

奏报的内容,大同小异。

都是在夸赞镇北王治军严明,秋毫无犯。

都是在描述镇北军军容何等鼎盛,百姓何等拥戴。

一开始,朱棣看着这些奏报,还挺高兴。

觉得自己的外甥,给自己长了脸。

可看着看着,他就觉得有点不对味了。

这赞誉,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什么“王爷亲临,万民空巷,欢声雷动”。

什么“镇北军过,如沐春风,军民鱼水”。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路神仙下凡了。

尤其是当他看到,一份奏报里写着,有百姓自发为林远立生祠的时候,他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生祠!

那是什么人才能立的?

那是对地方有天大功德的官员,或者是德高望重的乡贤,在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们,才会修建的。

现在,林远还活得好好的,百姓就给他立生祠?

这是把他当成神来拜了?

朱棣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感觉,林远的威望,已经高到了一个,让他这个皇帝,都感到不安的地步。

而就在这时,吏部尚书王文,联合了几十名御史言官,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的内容,和他心里的担忧,不谋而合。

“……镇北王林远,挟大胜之威,带甲数万,俘虏数万,招摇过市,绵延百里,沿途州府,疲于奔命,百姓深受其扰……”

“……其军容之盛,仪仗之华,远超亲王规制,与天子无异,此骄纵之心,已然昭显……”

“……更有甚者,其纵容麾下,于居庸关前,公然殴打朝廷命官,将御史扒去官服,投入囚营,与瓦剌囚徒为伍,此举与谋反何异?!”

“……臣等泣血叩请陛下,严惩林远,削其兵权,以儆效尤,以正国法,以安天下人心!”

奏折的最后,措辞极其严厉,几乎是把林远,定性成了一个准备谋反的乱臣贼子。

朱棣看着这份奏折,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殴打朝廷命官?

将御史投入囚营?

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吧!

他不知道,御史代表的是什么吗?

打狗还得看主人!

他这么做,把朕这个皇帝,置于何地?

朱棣的心里,升起一股怒火。

他承认,他对王文这帮文官,没什么好感。

但这帮人,毕竟是朝廷的脸面。

林远这么做,就是当众,打了他这个皇帝的脸!

“陛下!”王文跪在大殿中央,声泪俱下,“林远此举,嚣张跋扈至极!他根本没把朝廷,没把陛下您放在眼里啊!今日他敢打御史,明日,他就敢带兵闯入皇宫!此等乱臣贼子,若不严惩,我大明危矣!江山社稷危矣!”

“请陛下严惩镇北王!”

他身后的几十个官员,也跟着齐刷刷地跪下,山呼海啸一般。

整个文华殿,都充满了对林远的声讨。

站在另一边的英国公张辅等勋贵,想要开口为林远辩解几句,却发现,根本插不上嘴。

而且,这次的事情,确实是林远做得太过了。

当众殴打御史,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罪。

他们就算想辩解,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一时间,张辅等人,也是心急如焚。

龙椅上,朱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够了!”

大殿之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地看着皇帝,不知道他要如何发落。

王文的心里,却是一阵狂喜。

他知道,皇帝,生气了。

只要皇帝生气,那林远,就离倒霉不远了!

“王振!”朱棣冷冷地开口。

“奴才在。”王振连忙小跑上前。

“去!派人去居庸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朱棣的声音里,压抑着怒火,“朕倒要看看,他林远,到底有多大的胆子!”

“遵旨!”

王振正要退下。

就在这时。

“报——”

一声急促的唱喏,从殿外传来。

“宣府镇北王殿下,八百里加急奏报!”

又是一份八百里加急!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难道是……林远那小子,知道自己闯了祸,派人来请罪了?

王文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现在才想起来请罪?晚了!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的镇北军信使,冲了进来。

他没有像之前的信使那样,高喊“大捷”,而是跪倒在地,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厚厚的奏折,和一个小木盒。

“启禀陛下!镇北王殿下有本上奏!”

王振连忙接过奏折和木盒,呈送给朱棣。

朱棣强压着怒火,展开了奏折。

奏折是林远亲笔写的,字迹刚劲有力,锋芒毕露。

“臣,大明兵马大元帅,一字并肩王林远,叩请圣安。”

开头,就是把他那两个扎眼的封号,摆在了最前面。

朱棣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小子,是在跟朕示威吗?

他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臣奉旨回京,一路不敢懈怠。然,行至居庸关,突遇都察院御史张霖等人,无故拦路,阻我大军。”

“臣出示圣旨,张霖等人,非但不退,反而口出狂言,污蔑臣有不臣之心,意图谋反,煽动守关将士,与我大军对峙。”

“其言辞之恶毒,用心之险恶,令人发指!此举,意在动摇我军心,离间君臣,其心可诛!”

看到这里,朱棣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原来,是对方先挑衅的。

他继续看下去。

“……更甚者,张霖等人,竟妄图染指臣此战之俘虏。言称臣无权处置,欲将四万瓦剌俘虏,强行夺去,就地‘安置’。”

“臣念其为朝廷命官,一再忍让。然张霖等人,步步紧逼,甚至以‘祖制’为名,威胁臣,若不交出俘虏,便上书弹劾。”

“臣思之,此四万俘虏,乃我三万五千镇北军将士,浴血奋战,以伤亡千余之代价,方才擒获。此乃陛下之战利品,大明之战利品!岂容宵小之辈,巧立名目,公然抢夺?”

“此风若长,日后,我大明将士,谁还肯为国征战?谁还肯为国流血?”

“臣,为三万五千镇北军将士不服!为我大明军威不服!”

“故,臣斗胆,将张霖等人,暂且拿下,投入囚营,令其反省。待回京之后,再交由陛下,亲自发落!”

“臣知此举,或有不妥。但军心不可动,国威不可辱!若陛下觉得臣做错了,臣愿一人承担所有罪责!只求陛下,莫要寒了天下将士之心!”

奏折的最后,林远附上了一份张霖等人,画押认罪的供状。

供状里,清清楚楚地写着,他们是受了王文的指使,目的,就是为了抢夺俘虏,构陷林远。

朱棣看完奏折,又打开了那个小木盒。

里面装的,是几件被撕破的绯红色官袍。

物证!

朱棣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他抬起头,目光如刀,缓缓地扫过跪在下面的王文等人。

那眼神,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王文。”

朱棣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臣……臣在。”王文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朱棣将林远的奏折,和那份供状,狠狠地,摔在了王文的面前。

王文捡起奏折和供状,只看了一眼,便如遭雷击,浑身剧震!

“不……不可能!这是污蔑!是栽赃陷害!”王文失声尖叫起来,“陛下!张霖他们,怎么可能……这一定是林远伪造的!是他屈打成招!”

“伪造的?”朱棣冷笑一声,“你的意思是,朕的外甥,朕亲封的兵马大元帅,会为了陷害你一个区区吏部尚书,伪造供状?”

“你觉得,是你王文的面子大,还是朕的江山社稷,更重要?”

朱棣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王文的心上。

他明白了。

皇帝,根本就不在乎,这份供状,是真是假。

皇帝在乎的,是林远的态度!

林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得清清楚楚。

他动手,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军心”,为了“国威”。

他把选择权,交给了皇帝。

而皇帝,用他的行动,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了,相信林远。

他选择了,偏爱这个,能为他打下江山的,外甥!

“来人!”朱棣怒喝一声。

“将王文,以及所有联名上书之人,给朕……全部打入诏狱!听候发落!”

“陛下饶命啊!陛下!”

“臣冤枉啊!”

大殿之上,哭喊声,求饶声,响成了一片。

然而,朱棣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动容。

锦衣卫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将王文等人,一个个拖了出去。

转眼之间,刚才还挤满了人的文华殿,就空了一大半。

剩下的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头都不敢抬。

朱棣处理完王文,心中的怒气,却并未完全消散。

他看了一眼站在那里,同样一脸震惊的张辅等人,冷哼一声。

“你们也别得意!”

“回去告诉林远那小子!”

“让他给朕快点滚回来!朕还有账,要跟他算!”

说完,朱-棣一甩袖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大殿。

张辅等人,面面相觑。

皇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生林远的气,还是不生林远的气?

不过,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

王文,完了。

文官集团,这次,被镇北王,一巴掌,拍了个半死。

而这一切,镇北王甚至,都还没进京城。

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八章 草原雄主的末日旅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边陲小兵,一路砍成杀神人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