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打响,开始答卷。
题目不算很难,吴艺慢慢写着。反正尽力就行,又不是以前那样,不拿第一所有人看你的眼神都不对劲,好像你拿第一只是你本来就该做到的。
所有人都忽视了第一名是人。
吴艺继续写着,不过一开始还好,写到诗词都还能工整的写,等到阅读题之后,直接……龙飞凤舞的飘逸,雅称……豪放派。
吴艺要写到作文了,吴艺看着前面的……自创吴氏字体,啧,嘴角一抽。
罢了,也改不了不是?干嘛每次还要看一遍让自己知道自己又没写好,又要扣分……
看着作文题,吴艺认真审题。
以“活着”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后面传来刺耳的响声,秦溪竹走了上去,交了卷。
吴艺瞥了眼,收回视线。
活着。
吴艺愣了一下,想到的第一点是……不想活着。
歪唇,在草稿纸上写了写标题。
「不得不」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活着》」
构思了一下,在答题卡上开始写。
「电影《无问西东》里曾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提前了解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行?”我是答案是,没有。
……」
吴•大实话•艺开始在线瞎编。
终于写好结尾,七百字是极限,再多她也不想写了。
「不过……正如塞涅卡所说,“何必为生命的片段而哭泣,我们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一夜透雨,寒意沁胸,我,秋天了。」
拿起试卷前前后后看了一遍,确定都写了,检查了一遍确定答案没涂错,直接交了卷。
可能是高中练出来的速度,提前半个小时交了卷。
前面就有很多人已经交了,不过吴艺don'tcare他们。
走出考场,在站在走廊边看了眼下方,交卷的很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不经意看到一个奇怪的场景。
邓之年,束倩。
?
两个人在一起聊着什么。
不过转念一想,挺正常的。邓之年本来就话多。
转身下楼,没有去找他们,而是去了学校旁边的小巷。
她约了人。
“吴姐!”
吴艺一过去,彩色七姐妹就狗腿的叫着吴艺。
吴艺嘴角一抽,这造型都保持了至少一个月了吧?
彩色七姐妹早早就交了卷,反正她们也不会写。而且她们吴姐昨晚发消息让她们过来,她们自然不敢懈怠。
吴艺叹了口气,颇有一副领导气质的模样。
不知道为啥,吴艺自己都觉得她越来不像她了。
“我不是你们老大了,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几个人面面相觑,齐声:“吴姐,你永远是我们老大!”
这堪称肺腑之言,要多响亮有多响亮。
吴艺扯了扯嘴角,“那下次我想看到你们进步的成绩。”
彩色七姐妹:“……”
玛德!虾仁猪心。
彩色七姐妹哀嚎:“……吴姐,我们不行呐!”
“是啊,吴姐,你让我们上刀山下油锅都行,但是学习这也太难为我们了。”
“对,吴姐,我们真的不是那块料啊!”
吴艺眼皮跳了跳,摆摆手,“不必,我相信你们。”
说着,还对她们点头,满脸的坚定:“我看你们骨骼清奇,绝对能够做到。”
吴艺看着她们:“记得,下个月我要看你们成绩。”
彩色七姐妹:“……吴姐,你来真的?”
吴艺挑眉,点头。
“……吴姐,我突然觉得,你说得对,拉帮结派是不对的,我们这就解散。以后再也不来找你了!”
吴艺:“……行吧,记住你们的话,要是敢欺负别的同学……”
七姐妹连忙保证:“吴晓艺,我们不会的!”
吴艺爽快答应,“那行,你们走吧,注意安全。”
“嗯。”
七姐妹齐声乖巧回答的样子,整就一个女老师教育幼儿园小朋友的模样。
吴艺看着她们离开的背影,手里拿着她们再抄了一份的纸条。
是的,之前事情太多,掉到了白曼家,只能重新来。
校园欺凌。
其实怎么处理,她自己都不懂。
拿钱?道歉?还是……让她们伤回来?
不是吴艺做的,可在她们看来,就是她做的。
对她来说,或许只是欺负了人家,对人家的悲悯和难过,以及对“自己”恶行的愧疚、罪恶。
可对受害者来说,不是这样的。
被霸凌的痛,可能被手术治好了,也可能没有。可能因此顶着因为毁容而丑陋的脸、不健全的身体,艰难的生活。
可能重新开始了,可心里创伤永远留下,对人本能的失望、害怕、厌恶……
有句话说得好,施暴者的道歉,不过是为了求得自己内心的安稳而已。可对于受害者有什么用呢?
那些欺凌可以因为一句道歉就一笔勾销吗?
不能的。
越是活得久,就越是觉得自己无能。
把纸条叠好,装进兜里,面无表情的走到小卖部,买了一个面包,一瓶矿泉水。
能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当作没发生吧?
回家时间太赶,吴艺也懒得回,下午两点要考试。
手里拿着面包和矿泉水去了小树林,没什么人,挺好的。随便找了个亮堂的石凳坐下,开始吃面包。
一边吃着,一边看剧本,时不时拿起放在旁边的矿泉水喝一口。
这个剧本,吴艺觉得……很悲惨,可是也很现实。
女主角所遭遇的事,并不是偶然。就算不是那个语文老师,那也会有其他的语文老师。
这不是说语文老师没错,而是……人们很容易忽略,悲剧发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性教育缺乏,女主角在这样温馨的“五好家庭”成长,爸爸妈妈都很优秀,所以,她必须优秀。
什么叫优秀?
听话,学习好,勤奋,懂事,体谅人,善良。
第一眼看到这些词汇,是不是觉得也是自己心里的答案?
不只是你心里的答案,也是所有老师家长的答案。
记得小时候,老师会说,某某同学成绩优异,性格乖巧,出淤泥而不染,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