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怕什么大道无穷
沧海乘风2025-07-02 19:012,017

孔子可以说出:“三百年与三个月之间,是何等的差距?”

  由此来感慨自己和老子之间如沟壑一般的差距,感慨大帝的强大,并为之心伤。

  因为他已经永远没有办法再成为大帝了。

  孔子信奉万物有序,所以才比所有人更加的明白那是何等的鸿沟。

  整个世界只能够允许一位大帝存在,无论他再这么努力,这件事情都不会有分毫的改变。

  这就是天地有序。

  残忍、无情、淡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是说天道对万物是一样的,无论你是一介凡俗还是当今圣人,无论是精彩绝艳还是泯然众人,天道都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它该是怎样,就是怎样。

  孔子可以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惨淡的人物代表,哪怕他惊艳了世间,让大帝感慨,成为千古一圣——却也仅仅只能是一圣。

  没有人会怀疑孔子的天赋,但天地就是这么的不留情面,无论你是千古一圣还是寻常野草,规则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孔子参悟三百年后,看清楚了自己与老子之间的差距,也明白了圣人之道和大帝之道高山仰止一样让人望而生畏的距离。

  随即,孔子放弃了继续修行,或者说,放弃了再试图找寻迈入大帝之门的途径。

  因为那时的天道之中,已经留下了老子的烙印,不可能,也绝对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大帝。

  除非有人能够直接抹去老子留下的自身烙印,但能够抹除一位大帝烙印的人,除了大帝之外,还能有谁呢?

  虽然上古时期出现的三皇,每一位实力可能比大帝还要更强上一些,遗憾的是三皇并未留下太多的讯息,也再不会出现三位当世人杰屹立在巅峰之上,一同指导人族前行。

  自那之后,孔子便是开始专心研究自己的学说,也是对于诸天大道的探讨。

  七十二圣贤,其实是那之后方才汇聚起来的。

  最终,千古一圣孔子的编撰的《论语》,成为了当世第一圣兵,迄今为止,也一直都是当世第一圣兵!

  而老子也是第一个在求道无望,无缘大帝无法再攀登高峰之后,第一位著书立传,留下自己成道的典籍和记载,有关于对大帝神威的感悟。

  这些东西,放在圣地之中都是百分百的不传之秘,甚至没有几个人能够亲眼见到。

  但孔子没有半点的藏私,余生之中以教化天下为己任。

  如果说三皇的存在指引了人族前行之路,得以在那段蛮荒岁月之中成长前行,那孔子便是为后来者列出万千大道。

  不传神功,不立心法。

  而是将万千大道列在书籍之上,将无数的艰难险阻一一剖析开来,给后人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在通天大陆之中存世最多的书籍,绝对不是什么功法神术,而是《论语》,孔子与七十二圣贤齐著的论语!

  据说《论语》完成之日,天降祥瑞,地涌金莲,瑞兽齐鸣,紫气浩荡三千里!

  那是天道有感,天地间有不凡之物降世,必将改变整个大世!

  而《论语》完成的当日,第一位阅览《论语》之人便是老子大帝。

  老子大帝将《论语》看完,也说出了一句:“吾不及也。”

  当然,这句话更多的是一种谦辞,毕竟在所有的大帝之中,唯有老子始终都没有什么架子,也始终儒雅随和。

  道法自然,这是老子信奉的大道,也必然一直信奉下去。

  而孔子的万物有序,其实和道法自然之间也有着本质的相似。

  当人能够完全看清楚世间的秩序之后,人便是自然,而自然便是人。

  万物有序的终极,便是道法自然。

  可惜,这种程度太过于艰辛,哪怕是已经超脱出了天道本身的老子也只能摇头叹息。

  连大帝都做不到的事情,如何去推行呢?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无需去做什么,大道就在那里。

  做与不做,毫无区别。

  所以说完“无不及也”之后,老子的下一句话就是“屁用没有”。

  没错,就是屁用没有。

  老子肯定了《论语》本身,但完全否定了《论语》所能够起到的效果。

  万物有序和道法自然本质虽然相同,但就相当于人人平等和万物平等一样的概念。

  一个是有一丢丢可能做出来的事情——也就是乌托邦,而万物平等,那大概就是大宇宙意志一统的时候。

  老子将自己看到的“序”写出来,固然能够减少一些路上的荆棘,能够让后来者少一些迷茫。

  但也仅此而已。

  不可能有某个人得到了什么东西,就能够一路直通绝巅。

  诞生过剑帝的北海剑阁不行,诞生过龙帝的龙天圣地也不行。

  区别是,老子看的更远一些,而孔子更是执着于现在。

  据说看完了《论语》之后,老子随手就将《论语》给扔到了地上。

  虽然很多时候老子的表现非常儒雅随和,但真性情也是其非常明显的标志。

  他很欣赏孔子不假,也很欣赏孔子的所作所为不假,但《论语》在他的眼中,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无不及也,是承认孔子的努力。

  屁用没有,是对于《论语》的评价。

  随手丢之,便是他的心中所想。

  那日孔子座下七十二圣贤人人心颤,面土如灰。

  他们都知道老子的脾气,必然不可能是因为对某个人有所厌恶而说来。

  老子这么说,就代表他真的就这么看。

  一位大帝的否定......哪怕是对于圣人来说,都是天大的打击,完全不吝于毁天灭地的天劫一般可怕。

  所有人的心血,原来只是屁用没有的东西么?

  而所有人之中,唯有孔子的表情没有半点变化。

  他走过去,捡起被老子扔在地上的《论语》,不悲不喜,表情平静,说出了那一句影响后世无数修士的一句话。

  “怕什么大道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大道无穷,而人有尽。

  人不可能跟得上天道的步伐。

  但人却可以始终去追逐天道,至死方休。

  怕什么大道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继续阅读: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心不如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下毋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