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步子生风,几乎是小跑着冲到祠堂门口的。
夜风卷起她额前的碎发,露出那双清亮坚定的眼睛,像两簇燃烧的火焰,要将这无知的迷信烧个干净。
祠堂里影影绰绰,村民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声音像毒蛇吐信般阴冷,让人心里发毛。
她大步跨进祠堂,严肃的表情让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孙婶子脸色煞白,颤抖的手指着村口正在修建的道路,仿佛那里通往的不是光明大道,而是地狱深渊。
“梅知青,你…你快看看啊!这路…这路修不得啊!会…会坏了咱们村的风水的!”她哆哆嗦嗦地哭诉着,语气里充满了恐惧,“我…我昨天晚上做梦,梦见山神发怒了!说…说咱们动了他老人家的龙脉…”
钱三叔站在人群中,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阴阳怪气地补充道:“可不是嘛!我早就说过,这路修的不是地方!咱们村祖祖辈辈都在这儿,也没见谁动过这块地啊!这风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动不得啊!”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着李梅的反应,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弧度。
不少村民被孙婶子和钱三叔的话吓得脸色发青,议论声再次响起,像一群无头苍蝇般乱哄哄的。
“是啊是啊,这风水的事儿可不能乱来啊!”“万一真的惹怒了山神,咱们村可就遭殃了!”
李梅环视四周,眼神锐利如刀,将这些被恐惧蒙蔽的村民尽收眼底。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孙婶子,钱三叔…”
“你们说修路坏了风水,那请问,这风水到底是什么?它能吃吗?能穿吗?能变成钱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吗?”李梅的声音清脆有力,像一记记重锤敲击在村民们的心上。
几位德高望重的村中长辈也站了出来,他们捋着胡须,表情严肃。
“三叔,婶子,这修路是为了让咱们村子富起来,和风水没关系。你们想想,路修好了,咱们的农产品就能运出去卖个好价钱,孩子们也能更容易走出大山去上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长辈们的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原本惶恐的村民们开始犹豫了,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表情从害怕逐渐变成了疑惑。
周大哥站在人群中,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长辈们的观点。
钱三叔眼见自己的“杰作”即将功亏一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扯着嗓子喊道:“你们别听他们胡说八道!我昨天亲眼看到,挖路的时候挖出了一条白蛇!那可是山神的化身啊!这路要是修下去,山神一定会降下灾祸的!”他一边说,一边装模作样地打了个哆嗦,仿佛真的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孙婶子一听,吓得脸色惨白,再次哭喊起来:“山神显灵了!山神显灵了!我们不能修路啊!”一些村民也跟着动摇起来,恐惧再次蔓延开来。
李村长眉头紧锁,他知道钱三叔在胡说八道,可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只能焦急地思考着对策。
李梅看着钱三叔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心中冷笑。
她早就预料到钱三叔不会轻易罢休,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
只见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缓缓说道:“钱三叔,你说你看到了白蛇?那你说说,那白蛇有多大?是什么颜色?长什么样子?”
钱三叔被李梅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没想到李梅会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心里开始慌乱起来。
“我…我…我记不清了…”
“记不清了?”李梅步步紧逼,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钱三叔,你可是亲眼看到的,怎么会记不清呢?难道…你根本就没看到?”
钱三叔脸色涨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话可说。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祠堂门口传来……
“赵工来了!”洪亮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只见一位身穿工装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拿着图纸和资料,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这正是李梅特意从县里请来的道路专家赵工。
赵工朝众人点了点头,然后径直走到祠堂中央,将图纸展开,指着上面的地形图和设计图,开始侃侃而谈。
“各位乡亲,关于风水一说,纯属无稽之谈。咱们修路,是根据科学的勘测和设计,选择最合适的线路,不会对任何东西造成影响。”他顿了顿,又拿出几张照片,“这是隔壁县的几个村子,他们修路之后,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咱们修路也是为了致富奔小康,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赵工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每一个字都敲击在村民们的心坎上。
村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本的恐惧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被愚弄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们错怪梅知青了!”“钱三叔,你…你骗我们!”村民们纷纷指责钱三叔,钱三叔脸色煞白,像霜打的茄子般蔫了下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大哥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大声欢呼:“太好了!路终于可以修了!”
在李梅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没日没夜地干活,终于在一个月后,完成了修路工程。
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沿着崭新的道路驶进村庄,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他们终于意识到,交通改善后带来的便利是多么的巨大。
“梅知青,谢谢你!”“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村民们纷纷围上来,对李梅表示感激和尊敬。
李村长激动地握着李梅的手,老泪纵横:“梅知青,你为我们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李梅站在新修的道路上,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庄,心中已经开始思考下一个改善村庄的计划。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新的挑战,但她充满信心。
村民们也围在她身边,“梅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