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阳光轻柔地照在李梅的脸上,她用力吸了口气,一下子就觉得精神头十足。
今儿个呢,她要开始干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对民俗文化做普查。这可不是随便溜达溜达就完事儿的,得把村子里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仔仔细细地清点一遍。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好东西被时代的浪潮给卷没了。
她拿着笔记本和笔,就跟个要去找宝藏的冒险者似的,兴高采烈地朝着村头赵大爷家去了。这赵大爷啊,在村里那可是个“活宝”,就像本行走的百科全书一样,满肚子都是老故事和老手艺。
李梅心里头啊,就盼着一会儿赵大爷能像个老小孩似的,一个劲儿地给她讲那些好玩的事儿呢,光这么想着,心里就美美的。
她敲了敲门,在安静的院子里,这敲门声显得特别扎耳。院子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几只老母鸡在慢悠悠地晃悠着,还时不时“咯咯”叫几声。
李梅的心情啊,就跟这院子的气氛似的,从一开始的满怀希望变得有点七上八下的了。
门“吱呀”一声开了,赵大爷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出现在李梅面前,可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冷淡劲儿。“赵大爷,您老好啊!”李梅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声音也热乎得很,“大爷,我是李梅呢。这不,最近正捣鼓咱村的民俗文化呢,就想找您老打听点事儿。”
赵大爷一听“民俗文化”这几个字,嘴角就往下一耷拉,脸上满是不屑的样儿,就跟瞅着个耍宝的小丑似的。
“民俗文化?哼,那都是些老古董喽,这年头谁还在意这个呀?都啥时候了,早过时了,还普查个啥?有那闲功夫还不如多去地里忙活忙活呢!”他那语气不耐烦得很,就像在轰苍蝇似的,一下子就把李梅的热情给浇灭了。
李梅脸上的笑一下子就僵住了,就像个瘪了的气球,刚刚那股兴奋劲儿一下子全没了。
她瞅着赵大爷那张倔巴巴的脸,感觉自己就像在自个儿演独角戏呢,赵大爷就像个冷眼瞧着的看客。
她嘴巴张了张,想说话,可喉咙里就像塞了东西似的,一个字都蹦不出来,就只能傻愣愣地站在那儿,看着赵大爷“哐当”一声把大门给关上了。
这大门关上的声音,在李梅耳朵里,就跟她那热情的想法破灭的丧钟似的。
她手里的笔记本和笔,也好像一下子变得老沉老沉的,压得她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一阵小风吹过来,吹起了她额头前的头发丝儿,也把她心里那点儿侥幸给吹没了。“咋的,第一步就得在这儿卡住啦……”她眼神忽闪着,小声嘀咕着。
李梅瞅着王村长,眼睛里就跟有小星星似的,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她都恨不得一下子蹦起来,给王村长来个热情的拥抱,这村长简直就是她事业上的神助攻啊!
她赶忙一个劲儿地点头,“王村长,您可太靠谱了!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自己又来劲儿了!”
王村长朴实地笑了笑,拍着胸脯说道:“李知青啊,你就放开手脚干,要是村里人不支持,我老王头第一个挺你!走,我这就跟你去劝劝赵老头,他那死脑筋,我最清楚不过了!”说着,大手一挥,那架势就像要大干一场似的。
他眼神很坚定,就像山里的大石头一样,让人看着就踏实。
两人又来到赵大爷家门口,这回有王村长在旁边撑着,李梅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可是呢,当赵大爷又把门打开,那张还是冷冷的脸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李梅的心又提起来了。
王村长先是客客气气地劝,讲道理摆事实,说这民俗文化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可不能就这么扔了。
谁知道呢,赵大爷就跟没听进去似的,还是那句老掉牙的“没用,过时了”,就跟个录音机似的,可把李梅愁坏了。最让李梅绝望的是,周围那些围观的村民啊,都在那儿交头接耳的。他们的眼神里全是犹豫,满满的不信任。
有的村民撇撇嘴,小声嘟囔着:“这民俗文化能顶饭吃啊?”还有的村民抱着膀子,就像在等着看笑话似的,根本没打算支持。
李梅瞅着这些人,心里就跟在打一场没观众的比赛似的,那叫一个难受啊!她揉了揉太阳穴,头疼得就像要炸开了一样。
这年月的人,咋对新东西接受能力这么差呢?这工作一开头就跟进了地狱似的。
王村长也瞧出来情况不对劲儿了,他脸上有点尴尬,拽了拽李梅的衣袖说:“李知青啊,要不……咱们再寻思寻思办法?”
李梅呢,她马上转过身,眼神特坚定地看着那些围观的村民。
她清了清嗓子,打算把自己的绝招使出来。
“大伙先静一静啊。”李梅声音不大,可在人群里还是引起了点动静。
“既然大伙都不了解民俗文化,那今天我就给大伙讲讲……”她故意停了一下,嘴角往上一翘,露出个神秘的笑。
李梅这开场白就像往平静的湖水里扔了颗小石子,一圈圈好奇的水纹就这么荡漾开了。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嘀咕着,就跟一群好奇得不行的小孩儿似的,耳朵都支棱起来了,就盼着能把李梅接下来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住。
李梅看到这情形,嘴角轻轻一翘,露出个特自信的笑,就像那种瞅见猎物的机灵狐狸。
“咱村过端午节,光知道吃粽子可不行,你们晓得为啥要挂艾草不?”她这么一问,就像扔出个钩子似的,一下就把村民们的注意力给勾住了。
村民们立马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这个说辟邪,那个说驱蚊,可谁也讲不出个确切的道理来。
李梅觉着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始慢慢讲起来。从艾草能当药用,说到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再扯到老祖宗的智慧,那是东拉西扯,各种例子和典故都用上了,村民们听得直发愣,感觉就像在听特有趣的历史课似的。
她又讲了村里传下来的那些老故事,像“张寡妇绣花枕头”的传说啊,“李老头赶山”的故事啊,每个故事都讲得活灵活现的,听着就跟自己在故事里似的。
村民们听得可带劲了。
李梅瞅着村民们脸上从不当回事儿到好奇,再到感兴趣的变化,心里那股子兴奋劲儿“腾”地就冒起来了,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她心里清楚,这头一步算是迈对喽。这些村民都特别实在,只要你给他们讲得明明白白的,他们也能接受。
李梅一通劝说之后,总算有几个老爷爷老奶奶站出来了,说愿意配合普查,还主动给了不少村里民俗文化的线索呢。
这可把李梅给高兴坏了,就感觉自己像个挖到宝贝的矿工似的,兴奋得差点蹦起来。
她瞅着眼前这些热情的村民,就觉得自己被幸福满满地包裹着,这种感觉,那可真是太妙了!
她笑得特别灿烂,就像冬天里的一道阳光,直直地照进村民们的心里。
她拿着笔记本,仔仔细细地把每条线索都记下来,心里满是成就感。
可就在李梅正沉浸在喜悦当中的时候,有几个年轻的身影冷冷淡淡地从普查现场走过去了。他们瞅都不瞅一眼,就顾着自己走,就好像这儿发生的事儿跟他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似的。
李梅的笑容一下子就僵在脸上了,看着这些冷漠的背影,她心里琢磨起来了。她寻思着,光把老人家的工作做通了可不行啊,这些年轻人才是以后的希望呢,得好好想想办法,把他们也拉到这事儿里来。
她摸着下巴,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光。
“梁悦,你到这儿来一下。”李梅朝着一个方向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