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上村民家收书去!”李梅那话讲得可干脆了,就跟发现了啥大宝贝似的。
梁学生先是一愣,紧接着眼睛就放光了:“嘿,李老师,您这主意可太绝了!”
这俩人马上就开干,跟打了兴奋剂似的,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村里的小道上,那脚底下就跟带风似的。
夕阳的光洒在他俩身上,就像给他们镀了层金,跟他俩脸上那兴奋的笑可配了。
“咚咚咚——”
敲门声在安静的村子里响起来,把傍晚的宁静给打破了。
“谁呀?”
随着这带着疑惑的一问,一扇旧木门嘎吱一下就开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探出头来,瞅着门外这俩人直纳闷儿。
“王大爷,您好啊!我们是来……”
李梅话还没说完呢,王大爷就把她认出来了:“哟,是李老师啊!还有小梁呢!你们这是要干啥呀?”
李梅和梁学生赶忙把来意说了,王大爷一听,立马就乐了,脸上的褶子都展开了。“旧书?有呀!我家里可存着不老少呢!我打年轻的时候就爱看书,这么多年下来,好东西可攒了一大堆呢!”
王大爷一边说着,一边扭头就进了屋。没多大一会儿,就抱出来一摞厚厚的旧书。那些书的书页都发黄了,还有几本连角都缺了,不过能看出来保管得还是挺用心的。
“这些可都是我这么多年的宝贝,现在都给你们啦!”王大爷特别大气地说道,就好像他捐出去的不是旧书,而是那种特别稀罕的宝贝似的。
李梅高兴得差点蹦起来,赶忙接过来书,特别小心地翻着看,眼睛里都透着兴奋劲儿。
“太谢谢您了,王大爷!您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啦!”
王大爷这么慷慨,就像往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个石头,一下子就泛起了一圈圈的波纹。
其他村民瞧见王大爷捐了这么多书,都好奇地凑了过来,想知道是咋回事。
等知道李梅和梁同学是为了建图书馆在收集旧书呢,村民们也都一个个表示愿意出份力。
一下子,整个村子都热闹开了,村民们都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自己珍藏的旧书去了。“嘿,老李啊,你家里头还有没有旧书哇?拿出来给图书馆凑个数呗!”
“有呢!我这就去翻翻看!”
瞅着村民们那股子热情劲儿,李梅和梁学生相互看了一眼,心里满是盼头。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俺……俺这书啊……以后保不齐还能派上用场呢……”有个瘦巴巴的村民,把几本薄薄的书紧紧搂在怀里,就跟护着啥稀世珍宝似的,眼神里尽是犹豫和不舍得。
那书页在他怀里都被捏得皱皱巴巴的了,感觉马上就要被搓成一团似的。
他紧张兮兮地舔了舔干巴巴裂了缝的嘴唇,眼神躲躲闪闪的,偷偷瞅一眼李梅,又赶忙把视线收了回去。
还有一个村民呢,手里抱着本厚厚的字典,那封面都磨损得能看到里面的纸浆了,可他还是死死地抱着,手指头因为太用力都泛白了。
他粗声粗气地说:“这……这可是俺花了不少钱买的呢,就这么捐出去……怪舍不得的……”
空气里都透着一股紧张的味儿,就像绷紧了的弓弦,说不准啥时候就断了。李梅瞧见这情形,深深吸了口气,脸上还是带着那种温和的笑,可说话的语气那是相当坚定,一点都不容人反驳:“乡亲们呐,我明白大伙都特宝贝自己的书。可你们寻思寻思,要是这些书能让更多的人学到知识,从而改变命运,那不就更有价值了嘛。等图书馆建好了,大家啥时候想看都能来看书呀,这些书还是大伙的,只不过换了个形式陪着大家呢。”
她停了停,眼睛在周围的村民身上扫了一圈,眼神里满是真诚和期待:“老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嘛。只有咱们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图书馆给建好喽,这样咱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沾光。”
李梅的话就像给人吃了颗定心丸似的,让那些本来还拿不定主意的村民心里的顾虑一下子就没了。
他们一个个都打开手里的包裹,把自己珍藏的书小心翼翼地递到李梅手上。
收集的书越来越多,之前还空荡荡的村委会办公室,这会儿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跟小山似的,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书香味儿。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书堆上,映出五颜六色的光,就好像在预示着以后充满希望呢。
“哇,这么多书啊!以后咱们村也有自己的图书馆喽!”
“没错,以后孩子们上学可就方便多啦!”
村民们瞅着这堆得像小山一样的书,脸上都乐开了花,满是喜悦和期待。他们好像已经瞧见孩子们在亮堂堂的图书馆里用心读书的模样了,也瞧见了村子以后的盼头。
天慢慢黑下来了,星星开始冒出来了。
忙乎了一整天的李梅和梁学生,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瞅着满屋子的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可算是……差不离了……”梁学生忍不住感叹,那口气里都透着点不敢相信。
李梅一个劲儿点头,眼睛里闪着兴奋劲儿:“没错儿,就快成了……”
忽然,一阵紧巴巴的敲门声把夜里的安静给打破了。
“谁呀?”梁学生纳闷地问。
门外传进来一个着急忙慌的声音:“李老师,不好喽!……”
李梅站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手里捏着图纸,指着墙上一块一块的印子和破破烂烂的窗户,说话那叫一个干脆:“张工匠,你瞅瞅,这儿得重新刷一遍,窗户也得换新的,还有这地儿呢,最好铺上木地板,这样孩子们看书的时候能舒坦点儿。”她说话就跟机关枪似的,那股子劲头,就好像谁都不能反驳她,就跟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似的。
张工匠一边听着,一边不停地点头,手里拿着卷尺,时不时地在墙上比画两下,嘴里还小声嘟囔着:“嗯,这儿得加固加固,这儿得重新砌墙……”他那黑黝黝的脸上满是认真劲儿,就跟摆弄一件宝贝似的。在旁边呢,梁学生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特别勤快地把李梅和张工匠的对话记下来。他还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就像这样说:“李老师呀,我寻思着这儿能添个书架呢,那样就能放好多好多书啦!”你瞧他那眼睛,亮闪闪的,就跟夜空中的星星似的,满是对以后图书馆的期待。
第二天一大早,村民们就扛着锄头、拿着铲子,热热闹闹、成群结队地来到村委会了,都想着为建图书馆出份力呢。
老李头把锄头一挥,扯着大嗓门喊道:“大伙都使把劲啊,争取早点把图书馆给盖好喽!”这时候,人群里就响起了一阵一阵的欢笑声,那笑声就像一首特别有劲儿的进行曲似的。
李梅瞅着眼前这热热闹闹、干劲十足的场面,心里可高兴了,就那么欣慰地笑了。
村民们这么热情,又这么团结,这让李梅建图书馆的决心变得更坚定了。
不过呢,李梅心里也清楚,这事儿不可能顺顺当当的。她看着马上就要动工的那块地,眉头就轻轻皱起来了。
可是村民们压根就没发现李梅在担心呢,他们一个个热情高涨,浑身都是劲儿,就好像已经瞧见崭新的图书馆在村子里立起来的样子了。
张工匠就站在一边,指挥着大家干活,脸上也带着笑。
“开工!”张工匠喊了这么一嗓子,村民们就都动起来了,一个个累得汗珠子直往下掉,干得热火朝天的。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李梅就早早地到了图书馆的建设工地,结果发现天都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