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叔搓着粗糙的大手,脸上写满了纠结,活像便秘了三天三夜。
“李知青,俺…俺就是觉得吧,这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东西,一下子变了,心里…心里不踏实。”他支支吾吾半天,终于憋出了这句话。
其他村民也纷纷点头,像小鸡啄米似的,脸上写满了“俺也一样”。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担忧,像一锅快要溢出来的粥,咕嘟咕嘟冒着泡。
李梅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光靠嘴皮子功夫是搞不定了。
她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各位大叔大婶,与其在这里干着急,不如咱们一起去现场看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嘛!”她语气轻快,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
村民们面面相觑,这操作……
点出乎意料啊!
原本以为李梅会像村长一样,长篇大论地讲道理,没想到她竟然要带他们实地考察?
这画风转变太快,就像龙卷风刮过,让人猝不及防。
“去…去现场?”赵大叔瞪大了眼睛,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李梅,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他村民也一脸懵圈,这李知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梅神秘一笑,眼角眉梢都带着自信的光芒,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村民们疑惑的内心。
“没错!走,咱们一起去看看新景点到底是怎么个规划法!”她转身就走,步伐坚定,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选择跟了上去。
毕竟,好奇心害死猫嘛!
他们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不知道李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李梅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片竹林说道:“这就是咱们规划的‘竹海听涛’景点…”她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大叔打断了。
“啥?竹海听涛?就这片破竹林?李知青,你不是在逗我们吧?”赵大叔一脸的难以置信,这片竹林他们天天见,也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啊!
李梅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赵大叔的问题,而是伸手指了指竹林深处,说道:“跟我来…”
李梅带着众人穿过竹林,来到一处视野开阔的山坡。
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像一首悠扬的乐曲,沁人心脾。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一幅水墨画,美不胜收。
“哇!这…这也太美了吧!”人群中爆发出一声惊叹,打破了片刻的宁静。
原本一脸质疑的赵大叔,此刻也看得目瞪口呆,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美景。
其他村民也纷纷赞叹不已,脸上写满了惊喜。
他们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生活的村庄,竟然隐藏着如此美丽的景色。
李梅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欣慰。
她知道,自己又成功地迈出了一步。
“现在,你们还觉得这片竹林是‘破竹林’吗?”李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李知青,俺…俺错了!俺不该…”赵大叔挠了挠头,一脸的尴尬。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李梅笑着说道。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
“那…那咱们接下来该咋办?”赵大叔又问道。
“接下来,我们要打造具有村庄特色的旅游项目!”李梅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特色旅游项目?”赵大叔一脸疑惑,“啥是特色旅游项目?”
“就是…”
正当李梅准备解释时,赵大叔又打断了她。
“俺觉得,咱们可以…”赵大叔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想法,完全不理会李梅。
李梅无奈地扶额,这赵大叔真是…
“大叔,您说的这些,都不符合实际情况。”李梅冷静地打断了赵大叔的话。
“咋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赵大叔一脸的不服气。
“首先…”李梅开始耐心地解释。
然而,赵大叔却依然固执己见,完全听不进去李梅的话。
“大叔,您…”李梅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怒火。
“李知青,俺…”赵大叔还想说什么,却被李梅打断了。
“够了!”李梅语气坚定,“我才是项目的负责人,一切都要听我的安排!”
赵大叔被李梅的气势震慑住了,不敢再吭声。
李梅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了村口的老槐树上。
“这棵老槐树…”李梅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或许可以…”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咱村的特色项目,包你玩了还想玩!”孙导游扯着嗓子吆喝,活像个老江湖,手里挥舞着小旗子,那叫一个激情澎湃。
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游客,立马被吸引过来。
只见一位大妈,戴着遮阳帽,穿着碎花裙,兴致勃勃地体验起了“竹林寻宝”项目。
她弯着腰,在竹林里仔细寻找,嘴里还念念有词:“宝贝宝贝,你在哪里呀?”突然,她眼睛一亮,从竹叶底下翻出一个精致的小竹雕,高兴得像个孩子,举着竹雕就喊:“我找到啦!我找到啦!”
旁边,几个年轻小伙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参加的是“农家乐”项目,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田里插秧,一个个都变成了泥猴子,却笑得前仰后合,那叫一个开心。
“哎呦我去,这插秧比我想象中难多了!”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抹着脸上的泥水,一边抱怨着,但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不远处,一群小朋友正围着老槐树,听村里的老奶奶讲故事。
老奶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村庄的历史和传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李梅看着这一切,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自豪的笑容。
这才是她想要的,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村庄。
随着特色项目的推出,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小卖部的货架都被扫荡一空,农家乐的生意更是火爆到不行,村民们数钱数到手抽筋,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李梅激动地握紧拳头,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接待能力开始捉襟见肘。
“老板,还有房间吗?”一个背着登山包的游客气喘吁吁地跑到村委会,焦急地问道。
“不好意思啊,客满了。”李梅无奈地摊了摊手,“我们村的旅馆就那么几家,现在都住满了。”
“啊?那怎么办啊?我们可是从外地特意赶过来的。”游客一脸的失望。
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游客们找不到住处,怨声载道。
李梅看着这一切,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担忧。
“李知青,这…这可咋办啊?”赵大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李梅深吸一口气,“看来,得想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