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在等待师资考察期间,绕着学校走了一圈,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
她信步走到堆放教具的房间,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呛得她直咳嗽。
房间里光线昏暗,灰尘在光柱里飞舞,像一群群调皮的精灵。
李梅皱起眉头,捏着鼻子走到一张桌子前,拿起一本教材,轻轻翻阅。
纸张粗糙,油墨晕染,里面的内容更是错漏百出,简直是“小学生看了会沉默,大学生看了会流泪”。
她又拿起一个算盘,拨弄几下,珠子卡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老牛喘气。
李梅扶额,这玩意儿怕是教学生“做算术做到一半,先修算盘”吧?
新来的张老师跟在她身后,看着这些“古董级”教具,也是一脸无奈。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闪过一道白光,语气里带着一丝苦笑:“李梅同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就这些教具,别说提高教学质量了,能不把学生教岔道就不错了。”
一旁帮忙的李木匠搓着手,黝黑的脸上满是尴尬。
他做的那些教具,他自己也知道质量堪忧,但村里条件有限,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此刻,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梅把教材和算盘放回原处,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眼神坚定:“不行,这些教具必须改进!咱们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她拿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些新式教具的草图,有几何模型、拼音卡片、还有简易的地球仪。
“这些都是我根据记忆画出来的,虽然有些简陋,但比现在用的强多了。”
村民们闻讯赶来,围坐在学校的院子里,看着图纸议论纷纷。
“这……这也太难了吧?”一个村民挠了挠头,“咱们哪有这些材料啊?”
“是啊,这又是木头又是铁丝的,咱们上哪儿去找?”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我看还是算了吧,凑合着用呗,反正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
李梅看着村民们抵触的情绪,心里有些着急。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内心的烦躁,耐心地解释:“我知道这很难,但为了孩子们,我们必须努力!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想办法,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去县城买!”
李木匠在一旁低头叹气,这哪是去县城买就能解决的事啊,这得要钱啊!
村里现在穷得叮当响,哪有钱买这些东西?
“大家安静一下!”李梅提高了音量,“我知道大家有顾虑,但……”她突然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院子角落里的一堆废弃木料上,“或许,我们可以……”
李梅挽起袖子,走到那堆废弃木料前,挑拣出几块相对完整的木板。
她拿起锯子,熟练地锯下一块合适的木料,然后用刨子刨平,动作干净利落。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她专注的神情,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丝毫不在意,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村民们看着李梅忙碌的身影,原本的抵触情绪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
一个年轻的姑娘,为了孩子们,竟然能如此吃苦耐劳,这让他们感到羞愧。
“我来帮忙!”一个年轻的村民站了出来,走到李梅身边,拿起一把凿子,“我虽然不会做教具,但也能打打下手。”
“我也来!”另一个村民也走了过来,“我力气大,可以搬运木料。”
很快,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原本冷清的院子变得热闹起来。
锯木声、刨木声、敲打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充满希望的劳动交响曲。
张老师站在一旁,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想:这个李梅同志,真是不简单啊!
几天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教材和教具终于完成了。
崭新的教材纸张洁白,油墨清晰,内容丰富有趣;新做的算盘珠子圆润光滑,拨动起来流畅自如;几何模型棱角分明,比例精准;拼音卡片色彩鲜艳,图案可爱;简易地球仪虽然简陋,但也能清晰地展现出世界各大洲的分布。
李梅看着这些新教材教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拿起一本新教材,轻轻翻阅,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拿着新教材认真学习的样子。
张老师兴奋地拿起一个新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动起来,珠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一首欢快的乐曲。
“太棒了!”他激动地说,“有了这些新教具,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李木匠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新教具,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心想:没想到我老李还能做出这么好的教具,真是老树开新花啊!
李梅看着堆积如山的新教材教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转头对张老师说:“张老师,这些教材教具的成本……”
“这成本……嘶……”李梅看着账本,倒吸一口凉气,这数字直接让她从头凉到脚底板。
新教材教具质量是上去了,可成本也跟着“嗖嗖”地往上窜,直接干到了他们村的“贫困线”。
村民们围着账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写满了“愁”字。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噼里啪啦”的算盘声,那是张老师在绝望地复核着账目。
李梅焦躁地咬着嘴唇,心里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
“这……刚把质量搞上去,钱又成问题了!”她感觉自己像在玩一个永远过不去的游戏,刚打完一个小boss,就又跳出一个更大的boss。
张老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也充满了无奈,像极了加班到深夜的社畜,只想大喊一声:我太难了!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原来是外出打工的村民们,听说了村里为了孩子们的教育,连教具都换新了,一个个慷慨解囊,寄回了一笔又一笔的汇款单。
村民们拿着汇款单,喜极而泣,像是中了彩票一样,兴奋地蹦跳着,原本阴霾的脸庞瞬间被笑容点亮。
李梅看着这团结的场面,眼眶湿润了,她激动地抱住身边的张老师,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我们……我们有钱了!”
李木匠更是夸张,老泪纵横,鼻涕泡都出来了,哭得像个二百斤的孩子,边哭边说:“呜呜呜……太好了……太好了……老头子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教材教具的资金问题解决了,李梅却没有丝毫放松。
她像一个巡视领地的狮子,在学校里四处查看,检查每一个角落。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像在玩一个恐怖游戏,总有“惊喜”在等着她。
张老师默默地跟在她身后,眉头紧锁,脸上的担忧丝毫不减,像一个即将面临期末考试的学生,焦虑地等待着判决。
李梅突然停下了脚步,目光落在远处的校门上,那里空无一人,但她却似乎看到了什么,她喃喃自语道:“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
李梅思索片刻却想不出少了什么,张老师也没问。
之后他们回到村里,动员村民一起打扫学校。大家干劲十足,孩子们换上新校服活泼可爱,校园很快变得整洁漂亮,马校长在校门口等着王教育局干事,迎接即将到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