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海天集团的管理层们,即便现在主动放弃抱团对抗公司制度的念头,学会明哲保身,不再当出头鸟。
可叶凡也没有选择给他们任何悔过的机会。
他们用抱团罢工的方式来对抗公司,出现第一次,就会出现第二次。
错了,就必须纠正。
改过是改不过来的。
叶凡既然放下苏晴电子集团的工作,亲自飞到京都坐镇海天集团,就是准备大刀阔斧地裁员,砍掉亏损的部门和业务线。
叶凡来海天集团,就是为了裁员的。而且,他名下有着很多家公司,不怕在海天集团内玩砸了。
这就是他的资本。
公司制度任何的变革和调整,都需要决策层破釜沉舟的勇气。
不然就会彻底失败!
翌日。
在海天集团的例行早会上,叶凡低沉着脸,一言不发。
到场的管理层们沉默了一阵子,都开始交头接耳,小声嘀咕着:
“看起来,叶总好像很不高兴啊?”
“没办法!我听说昨天采购部的老宋跟他吵架了。叶总当场炒了老宋的鱿鱼,还把采购部门整体裁掉了。”
“哦!原来如此啊!采购部门可是咱们公司的核心部门,这能随便乱裁吗?”
“这个叶总什么意思,他到底懂不懂管理啊?这不是瞎搞吗?”
“呵呵,我看他就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儒臭未干,听说大学都没毕业,有啥管理能力?”
“就是,你看看他在公司实行的制度,完全就是瞎胡闹!公司迟早要被他搞倒闭!”
“……”
他们说的话,叶凡隐隐约约都能够听到。
但。
叶凡并不介意。因为,在他眼中,眼前这群管理层早晚都是要被开除的命运。
五分钟过后。
所有部门的主管都到齐了,他们不约而同,把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叶凡问道:
“叶总,您今天有什么指示呢?”
叶凡起身,递给人事部门的主管一张写着密密麻麻名字的A4纸张,吩咐道:
“今天你们人事部门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份名单来裁人!”
“啊?”
人事主管看了一眼名单,见上面的名字足足有着五六百个,不由地惊呼了起来。
“有问题吗?”叶凡问。
“没……没有,叶总。”人事主管额头上浸出冷汗。
“没有问题的话,就好好执行到位就行了。”叶凡说完,转身离开会议室。
在场的管理层都蒙圈了:
“啥意思?”
“叶总召集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开会吗?难道就是给我们摆脸色看的?”
“老陈,叶总给你的裁员名单上都有谁啊?”有人脑筋活络,当即开口问道。
人事主管老陈再次看了名单一眼,确认了一下,苦着脸,把目光看向坐在会议桌尽头的后勤部经理。
后勤部经理老胡察觉到异常,整个人‘蹭’的一下子蹦起来,喊道:“老陈,裁员名单上不会是我们后勤部的人吧?”
“是你们后勤部所有人,包括你。”老陈道。
老胡闻言,脸皮涨紫,怒羞成怒道:“特么的,我们后勤部的人辛辛苦苦,废寝忘食,为公司效力。这小子裁员,竟然敢裁到老子头上了?”
“人家是老板,你想咋滴?”有人冷嘲道。
“哼!”老胡气得身子颤抖,一拍桌子道:“敢裁我们后勤部门,老子马上带着人去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
人事部老陈叹息道:“老胡,你省省吧!这没用的……”
“没用?”
“嗯。据我所知,叶总来京都的时候,专门从理财支付通股份有限公司喊来了一群专业的法律顾问。这些人,就是用来对付你们这些想走劳动仲裁的。”
“啊……”闻言,后勤部老胡血压一下子上来了,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
叶凡这个每天裁撤一个部门招式,看似很疯狂,但执行下来,非常有成效,立竿见影。
第一天裁掉的仓储部门,叶凡通过仓储部门每天的工作量来分析,以及实际需求。
最终——
二百八十一名员工中,留下了五个年富力强的员工,有一人因为经验丰富,工作踏实,为人可靠,被叶凡火线提拔,任命为仓储组组长。
在叶凡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裁员手段中,管理层们抱团对抗公司制度的行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们窝里斗也同样没有意义。
海天集团的员工,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人心惶惶的。
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门什么时候会被裁。
他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开口向同事打听:
“你们被裁了吗?”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仓储部门和采购部门被裁,只是叶凡在海天集团内部大规模裁员前的开胃菜。
一周后。
海天集团总部名下的商业地产研究部、商务公关部、战略发展部、规划研究部、项目办公室、成本控制部、内控风险部、工程部、安保部、客服部全部被整体裁掉。
至于能够持续为集团公司盈利的部门,文旅酒店总部、日用百货公司总部、电影院线总部、商管总部,作为集团公司的核心中的核心。
叶凡采取了‘高管对调,中层全裁,保留基层管理,而且每个部门至少裁员90%以上。’的办法。
叶凡这三板斧下来,整个海天集团哀鸿遍野,既得利益团体不攻自破。
当然了。
作为海天集团总部的职能部门,信息部、企业文化推广部、审计办公室、法律事务部、集团办公室等部门,也跟着被解雇了。
十天之后,叶凡在公司例行早会上,亲自宣布最后解雇的一个部门是——
人力资源部。
在这段时间内,海天集团公司内部的业务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居然没有完全停下来,还能勉强运转。
加上叶子明亲自招募返聘人员,及时把急缺人手的岗位上,补充人员过来。
公司的业务量经过短暂的波折和冻结之后,又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甚至。
整个集团内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完美地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