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但这只是开始
鲸鱼鱼2025-11-21 09:402,108

“继续说。”张磊来了兴趣。

“现在的投资理财,门槛太高。”陈浩越说越流畅,“普通人想买基金,要去银行排队,填一堆表格,门槛至少一千块。但如果我做一个平台,一块钱就能买基金,随时随地用手机操作,你觉得会有多少人用?”

“市场确实存在。”张磊点头,“但你怎么解决信任问题?互联网金融涉及资金安全,用户凭什么相信你?”

“第三方托管。”陈浩早有准备,“用户的资金不经过我们的账户,直接由银行托管。我们只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和信息服务。”

张磊眼睛亮了。

“你想过监管风险吗?”

“想过。”陈浩拿出准备好的资料,“我咨询过律师,现行法律对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我们不碰资金池,不做非法集资,就在合规范围内。”

张磊接过资料,仔细看了一遍。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翻纸的声音。

十分钟后,张磊抬起头。

“你要多少钱?”

“一千万,出让百分之二十股份。”

“估值五千万?”张磊笑了,“你一个只有营业执照的公司,估值五千万?”

“不是现在值五千万。”陈浩很认真,“是一年后值五千万。”

“有意思。”张磊站起身,走到窗边,“我投五百万,要百分之十五股份。”

陈浩皱眉:“张总,百分之十五太多了。”

“那就不投了。”张磊转身,“陈浩,我很看好你这个人,但不看好这个项目。五百万,已经是我对你的最大认可。”

陈浩咬咬牙。

红杉资本的背书对创业公司来说价值巨大,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资源和信誉。

“好,成交。”

张磊伸出手。

两人握手的瞬间,陈浩突然问:“张总,您刚才说不看好这个项目,为什么还投?”

“因为我看好你。”张磊松开手,“投资就是投人。项目可以调整,但人的潜力是固定的。你有潜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走出会所,已经是晚上七点。

陈浩站在街边,看着车来车往的人群,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从决定创业到现在,不到一个星期,他已经谈了三轮融资,组建了核心团队,注册了公司。

但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浩然投资的第一间办公室,在杨浦区一栋老式写字楼的七层。

五十平米,一间大开间,陈浩花八千块钱租了三个月。

“就这?”陆寻站在空荡荡的房间中央,“我家储藏室都比这大。”

“创业嘛,先凑合。”陈浩倒是很满意,“至少有空调,还带卫生间。”

林溪在墙角发现了一堆纸箱:“前租户留下的?”

“对,我跟房东要的,正好可以当储物柜。”陈浩撸起袖子,“来,搬家具。”

三个人忙活了一下午,总算把办公室布置得有点样子。六张桌子,十二把椅子,两台二手电脑,一台打印机。

“接下来要招人了。”陈浩在白板上写下职位需求,“技术总监,产品经理,UI设计师,客服专员,至少需要这四个岗位。”

“技术总监的工资开多少?”陆寻问。

“月薪一万五,外加期权。”

“一万五?”陆寻瞪大眼睛,“现在大厂技术总监都不止这个价。”

“所以我们要找有梦想的人。”陈浩写完最后一个字,“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项目本身。”

林溪在一旁笑:“你这套说辞,忽悠投资人可以,忽悠打工人就难了。”

“那就试试。”

招聘启事发出去三天,陈浩收到了二十多份简历。

但看完之后,他失望了。

要么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没有项目经验。要么是在小公司混日子的老油条,眼里只有钱。真正有能力又愿意来创业公司的,一个都没有。

“这样下去不行。”陆寻急了,“要不我让我爸帮忙推荐几个人?”

“推荐来的人不一定合适。”陈浩盯着电脑屏幕,“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必须是真心认可这个项目的人。”

林溪突然说:“我认识一个人,也许合适。”

“谁?”

“我高中同学,叫周鸣。”林溪回忆着,“他大学读的计算机,毕业后在一家游戏公司做程序员。我听说他最近想换工作。”

“能联系上吗?”

“可以试试。”

当天晚上,周鸣就来了。

二十三岁,瘦高个,戴着黑框眼镜,典型的程序员形象。

“林溪跟我说了你们的项目。”周鸣开门见山,“互联网金融?这个方向我之前研究过,技术难度不大,难的是风控系统。”

“你觉得能做吗?”陈浩问。

“能做。”周鸣推了推眼镜,“但我有几个条件。”

“说。”

“第一,我要看完整的技术方案。第二,我要足够的技术决策权。第三,薪资可以低,但期权不能少。”

陈浩笑了:“你倒是直接。”

“创业公司就得直接,绕来绕去浪费时间。”周鸣也笑了,“我在游戏公司待了两年,每天写重复的代码,快废了。我想做点有挑战性的事情。”

“那就来吧。”陈浩伸出手,“月薪一万二,百分之五的期权。”

“成交。”

有了周鸣加入,技术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也在一周内招齐。

产品经理叫李晓雯,二十六岁,之前在一家门户网站做过三年产品。她看上去很精明,说话做事都很利落。

“你们现在有多少用户?”李晓雯第一次开会就问。

“零。”陈浩很坦白,“产品还没上线。”

“那你们的种子用户从哪来?”

“我想了几个渠道。”陈浩打开PPT,“第一,校园推广。交大有三万多学生,是最好的种子用户群体。第二,社交媒体。微博、论坛、贴吧,都可以做内容营销。第三,线下活动。”

“校园推广确实可行。”李晓雯点头,“但社交媒体竞争太激烈,你们没有预算打广告,内容营销的效果会很慢。”

“所以我准备做个大事件。”陈浩眼里闪着光,“一个能引爆全网的事件营销。”

“什么事件?”

“送钱。”陈浩说得很认真,“平台上线第一天,注册就送一百块体验金,用这笔钱投资理财,赚到的收益全归用户。”

继续阅读:第163章 你们国庆有什么安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拒当舔狗!校花哭求,千亿岳父麻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