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眼光毒辣,投资的项目十有八九都能成功。
更重要的是,他对新兴科技特别感兴趣。
陈浩来到一栋高档写字楼前,这里是沈南朋公司的所在地。
“请问有预约吗?”前台小姐礼貌地问。
“没有。”陈浩说,“但我想见沈总,就说陈浩找他。”
前台小姐愣了愣,拿起电话打了过去。
“沈总,楼下有位陈浩先生想见您…好的,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前台小姐的态度明显热情了很多:“陈先生,沈总让您上去。二十三楼,总裁办公室。”
陈浩有些意外。他以为至少要费一番周折,没想到沈南朋这么爽快。
上到二十三楼,秘书已经在电梯口等着了。
“陈先生,这边请。”
推开办公室的门,陈浩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在落地窗前,背对着他。
“沈总。”陈浩说。
沈南朋转过身,打量着陈浩。
“你就是最近很火的那个大学生?”沈南朋笑了,“果然年轻有为。”
“沈总过奖了。”陈浩说,“冒昧来访,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说说看。”沈南朋示意他坐下。
陈浩把杨志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你想让我接手那笔投资?”沈南朋说。
“是的。”陈浩说,“杨志的项目很有潜力,只是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千万不是小数目。”沈南朋说,“你觉得这个项目值这个价?”
“值。”陈浩肯定地说,“电子信息行业正处于爆发期,杨志的技术在业内是领先的。只要挺过这段时间,未来的回报会很可观。”
沈南朋沉默了一会,突然问:“你为什么这么确定?”
陈浩愣了愣。他总不能说自己重生的吧?
“直觉。”陈浩说,“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沈南朋笑了:“有意思。大多数人来找我投资,都会准备一大堆数据和分析。你倒好,就说一句直觉。”
“数据和分析固然重要。”陈浩说,“但有时候,直觉比数据更可靠。”
“你知道吗?”沈南朋说,“当年我投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疯了。但我就是觉得那个项目能成,结果真让我赌对了。”
陈浩心里一动,看来有戏。
“这样吧。”沈南朋说,“我可以投这一千万,但有个条件。”
“您说。”
“我要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沈南朋说,“另外,我要进入董事会。”
陈浩皱起眉头。这个条件有点苛刻,杨志未必会同意。
“我需要跟杨总商量。”陈浩说。
“当然。”沈南朋说,“给我答复之前,我想先见见杨志。明天下午三点,就在这里。”
“好。”陈浩站起来,“那我先告辞了。”
“等等。”沈南朋叫住他,“我听说你也开了家投资公司?”
“是的。”陈浩说,“刚注册。”
“有兴趣合作吗?”沈南朋说,“我手上有些项目,需要年轻人的视角。”
陈浩没想到还有这个惊喜:“当然有兴趣。”
“那就这么定了。”沈南朋说,“改天我们详谈。”
走出写字楼,陈浩长出一口气。
今天的收获比预期的还要大。不但解决了杨志的问题,还搭上了沈南朋这条线。
手机响了,是陆寻。
“陈哥,晚上的饭局定在哪?”
“就在学校旁边那家湘菜馆吧。”陈浩说,“对了,多订几个菜,我还要请个人。”
“谁啊?”
“一个很重要的人。”陈浩笑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晚上六点,湘菜馆的包厢里,陈浩、陆寻、林溪和杨志四个人围坐在桌前。
“杨总,这是我的合伙人陆寻和林溪。”陈浩介绍道。
“久仰久仰。”杨志客气地握手,“陈浩经常提起你们。”
“杨总客气了。”陆寻说,“您的大名我们也早就听说了。”
菜上来后,陈浩把下午的事说了一遍。
“沈南朋?”杨志眼睛一亮,“他愿意投?”
“但条件比较苛刻。”陈浩说,“要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还要进董事会。”
杨志沉默了。
“杨总,我知道这个条件不太理想。”陈浩说,“但现在的情况,我们没有太多选择。”
“我明白。”杨志叹了口气,“只要能保住公司,股份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
“那明天下午三点,我们一起去见沈南朋。”陈浩说。
“好。”杨志举起酒杯,“陈浩,这次多亏了你。”
“杨总别这么说。”陈浩碰了碰杯子,“我们是合作伙伴,应该互相帮助。”
喝了几杯酒,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对了陈浩。”林溪突然说,“你上次说的那个社交软件项目,调查得怎么样了?”
“还在进行中。”陈浩说,“不过初步看起来还不错。”
“什么项目?”杨志来了兴趣。
陈浩简单介绍了一下蓝海科技的情况。
“社交软件现在竞争很激烈。”杨志说,“不过如果算法真的有创新性,还是有机会的。”
“我也这么想。”陈浩说,“所以打算投。”
“需要多少钱?”陆寻问。
“五百万。”陈浩说,“如果加上杨总的项目,我们手上的资金就不够了。”
“那怎么办?”林溪有些担心。
“我再想想办法。”陈浩说,“实在不行,就先做一个项目。”
正说着,包厢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名牌西装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人。
“陆寻,你还真在这啊。”来人冷笑着,“躲着我干什么?”
陆寻脸色一变:“陆峰,你来干什么?”
“来看看我弟弟在忙什么。”陆峰走到桌前,目光在陈浩身上停留了一下,“这位就是最近很火的陈浩吧?”
“有事吗?”陆寻的语气不太友好。
“听说你要拿五百万出来创业?”陆峰说,“还跟这位陈浩合作?”
“这是我的事。”陆寻说。
“你的事?”陆峰笑了,“你以为那五百万是你的钱?那是爸给你的生活费和学费,不是让你拿去瞎折腾的。”
“我没有瞎折腾。”陆寻站起来,“我是在创业。”
“创业?”陆峰嗤笑一声,“就凭你?还有这位十八岁的高中生?”
“陈浩不是高中生,他现在是大学生。”林溪忍不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