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叫我哥!”叶凡毋庸置疑,黄月英犹豫地打量着黄承彦,后者轻轻点头,堂堂大将军即“主子爷”,这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别人家的高导还是不喊。
看得叶凡不知所措,黄承彦交代黄月英娘俩就是贵霜,因触犯地方贵族而得名,全家迁汉,原来是兵荒马乱,不得不就地扎根下来,又娶黄承彦为妻,荒唐的是,黄承彦还有艳福不享福,总以为他这婆娘长的很丑。然而,如今人们也已经去世,就剩下这样的女儿了。
忽然想起诸葛亮。叶凡担心对方会提到“以身相许”而忙问:“月英妹子许的人没有?”
黄月英的脸一红,看向黄承彦和叶凡。
两位黄姓男子相视一笑,不知是什么原因,叶凡急吼着要去当媒婆,但也有好东西。关于黄承彦思想,自己这闺女也长这么大,有的人想要很好,更不用说叶凡引见了,这估计是错误的。
眼下谢过叶凡之后,黄承彦沉思起来,试探性地问:“贤侄,虽然我这个女儿长得不好,但她是从下面认识孔的
孟先生,也喜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物件,要是那诸葛小哥可以的话...”
“什么东西?”叶凡很好奇,要是木牛流马的话,他还是没有感到很奇怪,从以往的分析来看,这应该是独轮车吧,这并不奇怪,不过,要是黄月英真有那一技之长的话,还可以弄出一些其他的事情.
“贤侄请看。”黄承彦在怀中拿出了一片黄,已经有些淡的牛皮就出来了,上有黑线的图形,多为奇特宽弩,它与一般弩不一样,此弩竟能连发!
“这......莫非是......十发连弩?”“难道不是吗?”叶凡难以置信地看了看牛皮花纹,他早能制造十发弩了,但决不能实现连发。难道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而在历史上,诸葛亮十发弩都是成亲后制造,莫非,这些真正的功臣,正是这位千娇百媚、娇生惯养的外国小表姐?
叶凡没有问答,他深深地看着黄月英说:“你能制造出来吗?”
黄月英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小头:“能!”
叶凡没有立刻把黄月英弄得怎么样,怎么样,由于他忽然联想到曹这几年的变化,要是在过去,他一定什么也没说便把这幅画送到邺去了,但在今天,他必须为了自己,与家人未来要仔细斟酌下。
现在曹魏实力强大,即使没有这十发连弩也不可能统一天下,但是他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手遮天。
黄忠领命,从不问明缘由,唯知忠心贯彻所有叶凡之旨。
但叶凡的心却空了,一役过后,反而不觉得累了,披着披风,没有目标地在新野这个小县城里胡乱转悠,8个人兵紧追在他身后,唯恐有不测。
今晚月亮是明亮的,天空中的淡淡麦香,在秋风中到处都能闻到,令人心神为之一爽的。突然,一阵急促而又响亮的哨声响起——“报告!”四下除偶可听到巡逻曹军将士整齐的脚步外,是呢喃着虫鸣蛙叫。
处处黑呼,唯有北面驻守的军士,才有几分灯火,再往南看,都是黑黝黝的。矮矮的城墙上,长着一张无边的大口,正噬咬着整个新野,想把它吞下去一般。
叶凡猛抬新野的头!徐庶!
这个...不就和演义中差不多吗!
这又要严明军纪,不能不令人惶惶不可终日,叶凡收了队,严阵以待城外,书中记载,徐庶进入曹军的新野时,放火焚烧城池,但当时主将为曹仁,接着又有少数刘备军把慌不择路的曹军击溃逃走。
但除陆续有曹军相继逃出城外,却未见刘备军兵卒.
紧张得半夜曹军两眼望烂,还没见到一个敌军鬼影,不禁有点气馁。
莫非他弄错?
要是刘备军实在没有露面,他那三万人总是无法像猪那样在外折白等黎明的到来呢。
叶凡还有点捉摸不透,只好让大部队又退了10里,分了小部分警戒、大部分休整。
好在我是这么干的,一直到日上三竿之前,我都没有看到意料之中的“刘备军”。
叶凡心里还是犯嘀咕的,此徐庶,既非据史也,也不是按理出牌呀。这可是一个典型的“以卵击石”。就算火烧得再大,没人阻击,也无法给曹军带来多少损失。
为什么会这样?
他反而忘了关羽已经去世,张飞宿醉未入境界,何人再来,复得新野败大军反击?谁能把这副沉重的担子扛得更结实些?徐庶本人么?谁能让他放心?哪一个地方也不允许他军师当面持刀领兵砍杀百姓,哪怕徐庶早年是个游侠。
士气明显有点低,所向披靡的大将军叶凡同志第一次当众怂了,自己判断失误.
但是,很明显,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刘备不知何时悄悄逃走。因为他根本没有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哪里。探子亦无较具体、深入的情报,只知刘备终于现身,江夏,这已是半月之前。
并早于叶凡军队连夜逃走,与徐庶、张飞,追也不容易。在他看来,追了一天就能把自己追回来,这一天才叫真正的逃。说到底,逃命总比追赶别人辛苦。追不上未必有什么,但被人追上了,这是一个死字。
叶凡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徐庶带领百姓逃亡将放缓的问题上,而是坚定地认为,要是刘备自己还能做到,若改为徐庶,他万分之三也不能慢吞吞地把要命的老百姓带走。
除非是老年痴呆。
果然追得过了半天,陆陆续续赶上几个新野百姓,刘备军押解,平时就是两个兵保护五十个百姓之比,而且徐庶也早已经不知所踪。
徐庶作为一个谋士,叶凡一点都不惊讶,表面上,他同意和老百姓一起逃跑,其实,他剩下的只是一些混迹于百姓队伍之中的人,自己和剩下的人一起向江夏进发。可以说,正是这成千上万的新野百姓,真正让曹军陷入不小的困境。
曹军的军纪,就是决不在未奉命的情况下,宰割手无寸铁之民,其实,自叶凡这个小蝴蝶问世以来,曹魏王从未发生过杀俘、屠城等事件,他宁愿将这一切打散,遣送回乡务农,或索性将其卖予拥曹之大族,充当私兵。这样做不仅能让自己少受些委屈和折磨,也有利于打击那些不听指挥、听天由命、贪赃枉法的人。显然,徐庶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这些可恶的平头百姓全然不知死字,他们并没有叫嚷着要报告“重要”的军情,是三五人故意当着大兵打—显然是牵制曹军,而且这招还真凑够效果,叶凡软磨硬泡起来,并不命令以极端的方式威慑这些人民,那就会得不偿失,曹cao苦心经营的声誉即将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