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七弟曹冲,本是父亲心中的第一顺位,可惜十三岁即夭折。
自己和四弟曹植的夺嫡之争,不仅让父亲身心倶疲,更是牵连了一大批的臣子,这些损失,说到底都是国家的损失。
曹操之所以在立太子一事上慎之又慎,一是担心自己的这个长子会像七弟曹冲那样,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自己死后,自己弟弟和儿子会刀剑相向,所以他打算在立太子之前,剪除掉一切可能威胁皇位继承的势力。
沉思间,宗正卿曹恪举杯祝寿,将曹操从遐想中拉回了现实。
北邙山下,衮衮群臣,哪一个都代表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人望不可绝,聪明如曹操肯定明白这一点。
一口饮尽杯中烈酒,曹操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诸位爱卿所说,皆为老成谋国之言,朕闻之甚为欣慰。曹敷!”
“儿臣在!”
“即日起,朕晋封你为平原王,位在诸公之上!”
三月初三,乃是上已节,国子学和几所小学全部放假一天。
叶凡记得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暮春之初,也就是三月初,“修禊事”正是上已节的活动,估计当时王羲之和那一帮文人就是三月三这天出去玩的。
但这个传统并不是晋朝才有的,据组织这次上已节郊游活动的司徒华歆说,早在前汉时,人们在上已节这天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就已经成为了传统。上已节作为一年当中的一个节日,也是在汉朝被定下来的。
当天上午,一场由华歆和刚刚成为侍中的郑称的组织下,由来自洛阳各个官署和世家的资深学者,文坛宿将共同参与的诗文盛会,在香山北麓,悄悄上演了。
与会的除了受到邀请的那些名家,也有像叶凡这样混进来蒙事儿的,才不是呢,人家可是东道主。
在年初的时候,叶凡下令将龙门西山改为龙门山,龙门东山改为香山,当然不是因为真香定律,而是为了致敬五百年后的白乐天啊,自己提前占了人家的风水宝地,自然不能连名字都给他夺走了。
为了能让香山名副其实,叶凡命人在整座山上遍植桃树,櫻花,杜鹃等各式花草树木,今年正是它们第一次开放。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个场景在洛阳是见不到的,因为香山没有那么高,山上也没有武则天赐名的香山寺。
但山脚下的溪水潺潺,却让前来聚会的众人流连忘返。
华歆振臂高呼,“诸公请看,这溪水潺潺,落英缤纷,何不在此就坐,曲水流觞?”
一呼百应,大家都不愿意再往别的地方去了,便按照华歆的建议,沿着溪流,每隔两三米坐了一个人。
这溪流像是早就猜到了这一天,弯弯曲曲,绕着几株桃树不愿离开,因此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就足够所有人坐下了。
华歆,王朗,钟繇,郑称,邯郸淳,皆为当世之大儒。
卫觊,刘劭,孟康,王肃,高堂隆,也都是一时之选。
其余诸如李康,马均,阮籍,毋丘俭等人,都是作为后进之人前来学习的。
叶凡作为东道主,提供了今日宴会所有的饮食,尤其是曲水流觞要用到的好酒,因此叶凡得以坐在靠前的位置。
看着身边不是满头白发老头,就是二尺长髯的先生,叶凡就觉得自己得咳嗽两声才像话。
随着华歆一声令下,盛着半碗酒的羽觞顺着溪流就被放了下来。
按照曲水流觞的规矩,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而今天的规矩,接到羽觞的人不仅要饮尽觞中酒,还要即兴赋诗一首,如果做不出来,就要罚酒三杯。
众人看了看一旁侍从手中捧着的巨大的酒杯,顿时浑身都是鸡皮疙瘩,这一杯酒估计得有半斤了吧?三杯酒下肚还不醉死过去?
规矩就是规矩,既然来了,就得遵守。
眼看那只羽觞左撞一下,右碰一下,跌跌撞撞,似乎就要停在钟繇面前,一股湍流忽然从水底涌上来,将羽觞冲了下去。
众人再定眼一看,羽觞已经来到了第一个拐弯处,叶凡就坐在这里。
低头看了看自己所坐的这块凸出来的溪岸,哗啦啦的声音格外刺耳,叶凡在心中暗骂了一句,他就知道钟繇把他安排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心。
不过叶凡也是想的有点多。
对于川流不息的溪水来说,是不会在这里停留的。
溪流冲刷着这块凸起,突如其来的阻力让水流有了一个往回的力,任何事物都无法靠近这里的堤岸,更别说那随波逐流的羽觞了。
叶凡这时再去看那流水,顿时觉得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简直是悦耳动听。
果然,水道越直的地方,羽觞越容易靠岸。
今日盛会的第一只羽觞,停在了一个头戴方山冠,身穿浅色大袖衫的中年男子面前。
只见那人行止有礼,缓缓从水中捞起羽觞,长跪而起,环视一圈,朝众人致意,然后端起羽觞,一饮而尽。
作为主持人的华歆眉眼含笑,向大家介绍道:“此乃散骑侍郎应璩,字休琏,乃是七子之一,汝南应场之弟。”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一边互相点头,一边打量着应璩。
华歆接着说道:“既然羽觞停在了休琏的面前,那就请休琏为今日盛会滥觞!”
应璩也笑着朝众人拱手致意,刚才那杯酒的酒性之烈,是应璩意料之外的,此时他已是满面红光,努力憋着嗓子眼里那一团热辣之气。
行礼已毕,应璩朗声诵道:“上已陪游骑,城南迎朝晖,溪山倶可爱,花木自相依。”
诵罢,交头接耳者有之,点头吟诵者有之,拊掌称善者亦有之。
应璩这一关,就算是过去了。
第二只羽觞紧跟着就下来了,这一次,羽觞停在了另一个年轻人的面前。
王朗起身介绍道:“此乃中山李萧远,去岁来洛阳游学,拜于老夫门下,且听他诗才如何?”
叶凡闻言,吃了一惊,李萧远,这名字好生熟悉。
正踯躅间,那李萧远已经吟诵出声了,“芳菲淑景晚,欣赏乘时多,况临祓禊酒,并矢阳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