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凝视着叶凡,我希望能在他的眼里看到些许悔恨、慌张的表情过来了,但是,所见唯有沉着,果断,有信心。“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吗?”不自觉地牢牢地抓住了的叶凡肩头,慢慢地轻松起来。
“说吧。怎么干!”
“烧吧!烧吧!哈哈!”黄盖一身轻,不穿盔甲,坐在一个仅能容纳30多人的大地上,跟随火船仅有百米以下的距离。
好像是为了将这几天所受到的委屈都宣泄出去似的,花白胡须在风的吹动下,倒转了话题,一双苍老弥坚的眸子像瞪大了一样,握着双鞭,望着眼前腾空而起的火光,笑逐颜开。
屁股的伤口不完全愈合,但并无大碍。一丝小伤也无法使黄盖内心的火扑灭一丝一毫,如今,江东可以保证至少十年的稳定!
亲自起程之后,周瑜军队将于半小时之后紧随而上,当时,火灾已笼罩曹军水营全境,而且陆地上的营房一定会受影响,关于曹自己是否也受到了伤害而死亡.
黄盖后面有密密麻麻数百只船,江面上风浪很大,战士们只有单衣,他们这次是来偷袭的,要么出生,要么死亡,穿上铠甲,掉进水里,只剩下死路一条了。所以,他们甚至没有带任何防守的设备。
要么出生,要么死亡!
大家都兴奋地颤抖起来,这决不是凛冽的寒风造成的!每一个人都激动得流泪,那决不是冰冷的冷风。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火一样战斗的欲望。
饥渴已久吗.
曹军水寨里,被锁上的战船外已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借着风助势,燃烧得劈啪作响。”火是什么?
但却让人惊讶不已,水军竟有数千人静立舟中,正在眼前跳动着火舌,时不时地吞噬着某人,但也有的人却象石化的,眼疾手快的。
又有数百人,手缠着冷江不浸的湿布条,那就把烧红了的沉重锁链解了,布条一旦碰到锁链,“嗤”地喷出了洁白水汽,接着,两手发出了恶臭的焦臭味.
这些解开锁链的战士,都是叶凡亲兵,叶凡并非上帝,他不能没有告知一般士兵,使他们不仅没有在如此极端危急的条件下逃走,倒是要干这十有八九会使双手致残的事情。
叶凡眼泪汪汪。
指令由他下达,他只做到了,否则,即使明知是黄盖也要火攻,一样阻止不了曹军大乱,亦无法为郭嘉率人在陆上稳定曹军阵形赢得时间,一旦黄盖登岸,这就意味着曹军溃不成军了。
谁都不问为什么,谁都不抗命,那几近麻木的神情似乎即使叶凡把他们叫死了,他们依然不皱眉。
这一切都是跟叶凡一起工作了至少五到六年的退伍军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人也跟叶凡一起去宛城救曹!
严格来说叶凡算不上是个优秀统帅,他的御下风格偏软,随意性大,虽亦有过者罚而功赏之,但通常为人处世不会过于苛刻,兵中虽有威望,却没有那种士兵对夏侯渊看杀神般的敬畏。
或许是因为叶凡平日里对他们极少苛刻,所以这几个人身上并不带刺。
包括明知道此次为自残工作。
当那些平日里看着他们敢于嘻嘻哈哈的小兵或老兵跳上船,昂着头,用已焦黑色的右手,沉重地捶打着他的左胸前,行着军礼,常常伴随着血的飞溅,像灌满鲜血的气球戳破了,这就是手心里燎泡拍碎.
“兄弟们!这次是我叶凡欠你们的......”叶凡哽咽了,仿佛那一次在二十万羌人面前突袭时流下热泪。
战士们沉默了,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叶凡那或痛苦或欣慰的泪水。
但这并不是那些差点废手的战士撤退去包扎创面的时机。
如果黄盖和周瑜看到曹军的水寨不被火烧而无人溃逃就中了?
所以叶凡亲兵此次完全当炮灰。
千人解开锁链,又有数千人化装成水军等待黄盖的到来,便演出了一场大戏。
曹不就是为了减私军吗。
我叶凡完成了你们!
不演配角,叶凡只拿着手里所有筹码当主角演。
也要不演坏。
夏侯渊等,携其私曲,聚众水军营寨残兵,不听使唤则尽斩守之。
那些将士们回头望着河边已变成火墙的水寨都吓得面如土色,认为夏侯渊会在此将自己都烧死。
黄盖总算到了。
叶凡芒毕露,用剑把水寨最高级别的那支大旗子连砍3下,最后砍得落花流水。
而且船上那几个已被烧死的战士,总算有了讯号,这一次装做慌张万状,到处乱窜。
而夏侯渊最终还是下达命令,要那个士兵像纶音一样:“逃跑!越混乱越好!”
不需要组织、不需要领导,那些原本濒临炸营的战士轰了起来,迸发出人类的潜力,撒着两条腿疾奔而去。
边逃跑边解开衣甲弃之不顾。
武器、抛弃。
叶凡亲兵就更得丢三落四了,两手都烧得这样,什么也拿不出手。
顷刻间遍地是锃亮武器,还有铠甲,旗帜,箭支。
就连周瑜亲自来了,想必也没看出什么破绽。
曹军纪律严明,实在是太好了。
陆地上的营房,仓促间里还聚集着十几万人,还有一些身后的营房在聚集着,高亢的聚集声回荡几里地,热闹异常。
郭嘉远远地盯着河面上的一面,一看到旗帜倒下,立刻吩咐许褚说:“仲康,把这两旁的营房尽数焚毁!”
曹洪本保曹退,但又不肯离去,与张辽和徐晃留下断,遂由郭嘉欣然接掌。
“魏王现在如何?”郭嘉问徐晃道。
徐晃思索着点点头。
“军师......你和大将军......?”一声清脆的笑声打破了这安静的氛围,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汉子在旁边不停地叫喊。徐晃难以相信地看着郭嘉平静的面容,向来嘻笑不羁,浪荡子在这个时候显得是那么奇怪。
郭嘉眯着眼打马慢慢向北奔驰。
与叶凡商议对策时想到,曹不听劝告,只隐瞒了自己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情况,懂得这个计中计者,愈少愈多。尽管人手不够,但总比告诉别人打算打胎好。
很可能这一战打得赢,而代价是他们人头两颗。
但有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显然不甘心于死亡的郭嘉与叶凡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延续。
是不是在人们心里永远都会存在着一个叫原则,叫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