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孙策的奇袭
阿烂2025-07-02 19:422,155

在这危难时刻,袁绍本没有什么心思去庆贺,但大臣们进了言,借庆祝生日的机会,缓和军民紧张局势,袁绍于是决定举行酒宴。

  前番虽闻张合叛逃,令袁绍一度陷入震惊中,但是三子袁尚后来发了一条信息,宣称自己已经控制了安城的局势,纵无张,还绝对是守着城,这使袁绍的心胸稍微宽了一些,才会有兴致去祝贺他的生日。

  正厅内觥筹交错、喜气洋洋。

  “报——安城急报——”

  急叫一声,中断了酒宴上欢腾之气,人们的视线,齐刷刷地投向正厅外。

  一员亲军急忙进来,跪在阶前“禀主而失安城,三公子已败走归邺。”

  袁绍身形猛烈地一惊,面色突变,酒杯几乎脱手惊倒。

  殿上的众文武百官,霎时也都陷入哗然惊变的境地,一个个都吓得瞠目结舌,万万想不到的是,安城竟失守。

  就在袁绍的主臣们惊惶失措△的时候,灰了头,一身是血的袁尚,灰头土脸地走进大厅,踉踉跄跄地跪到袁绍面前。

  袁绍见到袁尚后,气不打一处去。

  这位他认为自己很像自己、万分出色的儿子临出征前,几天前也信心十足地保证安城一定会万无一失。

  谁曾想,仅仅两天时间,竟然已经把安城攻陷,全军覆没、狼狈地逃归。

  袁绍是又气又恼,冲着袁尚喝道:“你不是说有你在,安城万无一失吗,现在是怎么回事?”

  袁尚一脸委屈,拱手解释道:“父帅息怒,儿本已掌控局面,谁料到张合那叛贼,竟然无耻的为叶凡攻我城池,蛊惑他的旧部不肯力战,儿苦战不敌之下,才失了安城,非是儿不死战。”

  “张合这忘恩负义的逆贼,枉我有恩于他,他竟然敢这样对我,可恨,奸贼......”袁绍的怒火,马上就转交给张合,对于儿子的抱怨顿消除了几分。

  袁尚暗暗松了口气,才肯审配使眼色。

  审配心领神会,忙不迭地说:“先前官渡之战,那张合就未出全力,前番延津之战,他也败逃而逃,其实配早就怀疑,他心存反意,没想到真的被我猜中了。”

  审配这句话,似乎是料事如神,早料张合能降敌。

  “张合狗贼,我早就该看出来他存有异心,早知这样,就不该令他随尚儿去守安城!”袁绍懊悔万分,不但没有再怪罪袁尚,却自责不已。

  袁尚总算松了一口气,自己起身安慰:“父帅不必太过忧心,安城虽失,但我邺城乃天下坚城,我们尚有兵马三万,城中粮草足支一年,有儿在,必可为父帅守住邺城不失。”

  “叶凡连战连捷,实力爆涨太快,天下诸侯必会对他心生忌惮,断不会容他肆意坐大,配以为用不了多时,中原必然有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坚守到那一天。”审配亦松了口气。

  听了儿子与谋士们的安慰,袁绍的兴奋情绪才稍颎静了些,便乃撤了酒宴来讨论邺城保卫战。

  沮授但复入言:“光靠我们手头的兵马还不够,授以为,主公当速派人往南皮和蓟城,召去公子和二公子率本部兵马,会师于邺城城下,集中我们所有的兵力,方能与叶凡决战于城下。”

  袁绍连连颔首,立即修了两封书,并派兵星夜赶赴南皮、蓟城。

  这军议直到很晚才散场。

  袁尚告退后,回到他的府院中,审配也紧随其后,明显有话可说。

  袁尚心领神会地说,前脚进了门,后脚就把左右屏后退了,问:“这期间已经没有外人了,正南又有何说法,虽然是这样。”

  审配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配观去干和袁熙二人,拥兵自重,各怀鬼胎,当此危难之际,他们未必肯来救援,如无这两路兵马来援,能否守住邺城,还是个未知数,配以为,三公子还得早做打算才是。”

  “那正南先生的意思是......”袁尚神色紧张起来。

  审配便抬手遥指西面,“配以为,三公子当以向匈奴借兵为由,赶在邺城被围前出城,速速前往并州,收拾兵马,结好匈奴,坐观形势变化。”

  “前往并州?”袁尚目露疑。

  “对,就是前往并州。”审配点点头,接着说:“介时若中原有变,叶凡有撤兵迹象,三公子便率可率并州之兵赶往邺城,不失为有功。倘若邺城有失,以并州山河之险,也足以让三公子割据自保,等时机成熟,便可挥师东出,重夺河北四州,这才是万全之策。”

  袁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自觉,他不自觉地站起来负手踱着步,很明显已经有人表示心动了。

  冥思苦想了一会儿,但还是迟疑了一下:“可我若是一走,岂非掷父帅于孤城而不顾,父帅对我如此信任,我这么做,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在袁尚迟疑之下,审配但正色曰:“以眼下的形势,邺城本已不足守御,主公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让城别走,退保凉州。只是主公好面子,必不肯弃了邺城,这是要陷自己,陷整个袁家于危境之刘。三公子这么做,乃是为了袁家保存复起的种子,实际上为了主公好,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一语道破天机,“大孝”,最后说得动袁尚的心,使其不再有心理包袱。

  眼下袁尚再也没有迟疑,第二天一早就到袁绍那里,慷慨解囊要求亲自到并州,结匈奴之功,借兵救援邺城。

  审配、逢纪这些谋臣,再从旁协助煽动一番,袁绍就没有怀疑,爽快地答应了。

  为保护袁尚,袁绍又拨精兵七千给袁尚,命令大将颜良随他去并州,又带来金银布匹数百万,去结匈奴。

  袁尚还借口没有谋臣,将审配、逢纪二员河北谋臣,一并掳去。

  由于田丰通晓匈奴语,早年也是袁绍的南匈奴使者,故袁尚以戴罪立功为名,请求袁绍释放他出狱,也一并带往并州。

  唯有沮授,却执意要留下来助袁绍守邺城,袁尚无可奈仲,只得将其留下。

  正当袁尚携精锐七千人,前脚离开邺城不久,叶凡已率领七万人,从安城出发,长驱直入邺城。

  叶凡已经预料到袁绍好面子,必不放弃邺城逃走,会把自己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邺城,随时都要死守。

  这也是叶凡所希望的结果,只要攻破邺城就可以彻底消灭袁绍的主力部队,别说河北了,起码冀州会在这个时候并入版图。

继续阅读: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而一败涂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卜卦后,被曹操奉为明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