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兄弟之间,何须如此客气,有什么事就直说,我照办就是。”
“好!”叶凡拍了拍扭•丘俭的肩膀说道:“这样吧,这几天你要去两个地方,一个就是西南五十里之外的鹿角岭,在周边的乡里招募一些青壮,让他们去鹿角岭上开采石灰石矿,然后用板车送到这里来,每百斤付给钱五十。另一个地方就在东边十里,招募人手让他们开采石炭,然后也送到这里来,每百斤给钱二十。这里我先给你两万钱,这几天你就先忙活这个事吧。”
毋丘俭拱手说道:“好,我一定不负所托。”
曹數的效率很高,也可能是曹操急于见到成效,于是第二天一早,加盖了皇帝玉玺的榜文就贴在了洛阳的各处城门。
来往行人纷纷凑上前去围观,有识字的被送到前排,给大家从头到尾念了一遍。
然而榜文的内容却没有勾起人们的兴趣,这些常年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碰到饥荒之年几乎要易子而食的人,对这不能吃不能喝的国子学又能有什么兴趣呢?
当然,叶凡的目标客户也不是他们,而是那些家财万贯的商贾们。
榜文出来之后,叶凡立刻找到曹歆,又写了另一篇榜文,加盖的是曹敷的武德侯的印章,也贴在了各个城门旁。
虽然有曹數的印章在上面,但榜文中最吸引人的,并不是曹敷的个人威望,而是榜文中所列举的国子学的博士。
其中郑称自不必说,本身就是大儒,而且又是曹敷的老师,自然被曹殽拉来充门面,太尉贾诩也被曹數说动,成为了国子学的客座教授,给学院的招生简章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则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廷尉钟繇,居然也愿意在学院中开展教学工作,不知道是曹數的魅力太大,还是钟繇的觉悟太高。反正钟繇这一手,确实让同为颍川世家的陈群一族颇为尴尬。
另外,当蔡文姬和辛宪英等才女得知叶凡要开办国子学的时候,立刻站出来为叶凡造势,在贵妇圈子中宣扬叶凡的诗文能力有多强多强,转瞬之间,叶凡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就传遍的洛阳城。
由于这首诗实在太长,过目不忘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技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才是寻常人的状态,因此为了能够时时欣赏到这篇诗歌,各家书肆纷纷开始抄写,一些以贩卖文字为生的读书人也开始在各个巷子里穿梭,为雇主服务。
一时间,竟闹得洛阳的纸价飞涨,原本就价格高昂的蔡侯纸,此时更是寻常价格的四五倍,但依旧没有打消那些少女们的热情。
据《魏书•叶凡传》中记载,“黄初二年春正月,公受邀作《孔雀东南飞》于羊府,全诗凡一千七百八十五言,时有陈留蔡伯喈女文姬为之作序,颍川辛佐治女宪英为之注解。此二女者,皆当世之才女,于是上至豪右,下至闾左,皆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有这三位大儒在前面充门面,再加上辛宪英和蔡文姬在背后的舆论宣传,很快就有不少人人慕名来到叶凡家询问入学事宜。
然而每个来的人都领到了一本小册子,小册子里是叶凡亲自出的几道题,目的就是要在入学前对人才进行一波筛选,尽量让第一届的学生都被培养成精品。
题目很简单,都是叶凡曾经经历过的数学题,比如什么“鸡兔同笼”,“韩信点兵”,“绳子与井”等一些简单的算术题,以及圆锥的体积,圆的内接正方形面积等一些几何问题,整本册子一共十道题。
叶凡在册子的末尾写道:“能独立解出全部命题者,束脩全免,食宿全包;解出八道题者,束脩全免;解出五道题者,束脩减半;解出三道题者,束脩减免两成;一道未能解出者,勿入国子学之门。”
这可就难住了大部分的求学者,虽然有张苍的《九章算术》在前,但很多有志于学的人因为独尊儒术的学术思想,只修习君子六艺,在数学方面,只会背一篇九九乘法表,对于其他的代数、几何问题是一窍不通,因此只能干瞪眼。
不过,由于叶凡故意在十道题中安插了一道比较简单的圆环的面积计算问题,因此有三十二人拿到了入学资格,当然,只解出这一道题,是要负全额学费的。
一万钱一年的学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但对于那些富商巨贾来说,就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
当初汉武帝官方卖盗版,为北伐匈奴筹措军饷粮草,不惜大开买官卖官之门,向全国的富商出售爵位。
一共十七级的武功爵位,买主最高可以花钱买到第八级的“乐卿”。在价格方面,起价被定的很高,十七万钱,每两万钱升一级,要想买到“乐卿”这个级别,就得三十一万钱。
但即使是这么高的价格,买主的热情依旧不减,汉武帝也从他们身上赚到了足够的军饷,出征漠北,开拓西域,完成了一代帝王的伟业。
由此可见,拥有一副朝廷官员的冠带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或许是为了贪图爵位带来的名声,也可能是想通过这幅冠带给自己免除些赋税,牟取好处。无论目的如何,成为官吏,成为特权阶层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经久不衰的理想。
叶凡将学费定在一万钱一年,绝对不是宰客,而是对他们的优惠,因为那些行万里路的商贾们也都知道,再有钱也不如有权,有钱不过是待宰的肥羊,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一些“欲加之罪”而被抄家灭族。
如果当上朝廷的官员,掌握一定的权力,结果就大不一样了。为此付出这点小钱,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在这三十二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做对了九道题,获得了学费全免的资格。
此人姓马名均,字德衡,扶风郡人士,今年也才十七岁,和曹數一般大。
当叶凡和这个名叫马均的年轻人展开正式交流的时候,叶凡才想起来为何这个名字如此的熟悉。
这个有些口吃的少年,身上的粗布衣服还打着补丁,但丝毫不影响他眼神中的那一丝睿智和坚毅。
叶凡知道,站在自己对面的这个少年,日后将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