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寒食节来临。
按习俗,帝王要在宫中宴饮百官,共食干粮,饮冷水。
寒食节产生于春秋时期晋国。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外逃,无米可食,跟在其身后的介子推不惜割掉双腿上的一块肉来满足其饥饿。
后来重耳返回晋国成为国君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晋公。
晋公封有功之臣为相,只有介子推拒不受封,携母隐于绵山中,不愿出迎。
晋公无奈,只得命人放火烧山迫使介子推山。
谁知道介子推母子俩宁肯烧死,也不走出去。
为纪念介子推,晋公命绵山更名介山,修庙宇立石碑;,以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又命介子推罹难之日寒食禁火,全国都不允许烧火煮食,只有干粮,冷食。
以后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纪念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带着同情人情愫,帝于此日召武百官节日,不为庆祝的事,但为宣传介子推,此为君主、淡薄功名利禄等,不惜自暴自弃的敬业精神!
可惜现在天子不过是傀儡。
所谓寒食节也不过是走过了。
午间,武百官于宫中与汉献帝刘协共庆。
曹植的兵士,守在宫外,穷困潦倒的刘协连句抱怨的话也不能向群臣吐露。
至于夜晚,也没有什么好的。
刘协的近妃,有几个是曹操之女,每一个动作、吃喝、起居,均被严密监控!
晚饭后百官各被赏赐寒食衣一件,随后筵席散席。
叶凡郁郁寡欢回家,正好看到阿提雅带着小乔荡秋千的场景。
小乔拉着叶凡一起去荡。
阿提雅便捡起那件衣服,表情怪怪的说:“夫君,那是哪个女孩给您送来的呀?”
叶凡道:“别冤枉我,你家夫君是那种人么!”
小乔“咯咯”笑道:“就是的,我作证!”
叶凡掐了掐自己,为她掐得花枝乱颤地说:“这是皇帝赏赐的寒食衣,用来警告我们武百官,要学会节俭。”
“这样啊”
言谈之间阿提雅已将衣服摊开。
就在此时,她突然“咦”地说:“老公,这件衣服怎么会有文字呢?”
叶凡那时也没多想,漫不经心地说:“什么词呢?”
阿提雅径直抽掉腰带交给叶凡说:“夫君您自己看吧!”
叶凡低下头看了一眼,还是那个样子。
但见这条衣带内,密密麻麻的字迹,不禁随之读去!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权臣操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更欲自称魏公,取朕而代之。
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黄门之后,国之栋梁,可念高皇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怆惶破指,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
建安八年春三月诏。”
文字的背面,按下了一道血印。
叶凡读罢,心一动,说:“那不是传说中衣带诏吗?”
阿提雅道:“夫君,衣带诏是什么?”
叶凡解释道:“衣带诏,是当年皇帝给近臣的一道血书,号令国舅董承,并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太医吉平以及左将军刘备,共同密谋除去曹操。”
阿提雅道:“后来呢?”
叶凡苦笑一声,道:“后来事情败露,董承等人皆被满门抄斩,株连三族;就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都没能幸免,被曹操提剑冲入后宫,亲手杀死在皇帝面前!”
“啊”
阿提雅与小乔听后一边惊呼一边明显受到惊吓。
叶凡道:“当年接到衣带诏的那些人,貌似只有马腾与刘备逃了出去。”
觉得事关全局,小乔也没心思荡秋千了,赶紧围了过来,道:“枫枫,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曹操会对我们动手吗?”
叶凡道:“别怕,这次的衣带诏,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个转机,而非烫手山芋!”
小乔道:“什么机?怎么转?”
叶凡道:“当年衣带诏事件破败,皆因中间有人告密。有了上次失败经验,这次陛下肯定会非常小心地筛选人选。所以,这次能收到衣带诏的人,肯定和我们一样,都对曹操颇有怨词。
再者,曹操目前远在邺城,鞭长莫及,即便事情败露,短时间内也不会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相反,有了衣带诏,咱们在暗中就有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了,如果能对这股力量加以利用,说不定可以逃离许都。”
小乔心事重重地点头说:“原来如此!”
阿提雅道:“可是这只是一道诏书啊,咱们怎么与其他人联系?”
叶凡道:“别急,就在最近几天,肯定会有人主动来找咱们的!”
停顿片刻后对自己说:“想来,该是荀彧吧。”
叶凡没猜错。
这天夜里,荀彧派人送来密信,约定叶凡明早带着衣带诏一同到皇陵拜祭祖先。
明日是清明节叶凡寻思说,到皇陵密会反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应该有猫腻。
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开始,他便十分讲究丧葬礼仪。
东汉又将此礼都移置于陵园。
然而,真东汉帝陵位于洛阳城内,关于今许都却仅仅是皇城外修建寝殿,走的是一条形式。
毕竟总是不可能年年祭,跑洛阳。
第二天一早就有几个官员聚集到皇宫的大门口,告别了皇上,一同徒步出了皇宫。
原来,汉献帝还想来,亲自参与讨论灭曹一事;但如果他也跟着,曹植禁兵,当然也紧跟不情愿,却影响了每个人见面的结果,终于,汉献帝不走了。
眼下代表汉献帝及武百官的荀彧与叶凡及伏完离开皇城向城北进发。
伏完之所以在这次行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或领军人物地位,是因为伏皇后之父。
另外,伏完有6个儿子,他们各自在各个科室工作。
伏完己身,今亦为屯骑校尉、率领皇城守卫兵七百余人。
除伏毕的这七百余人外,现在皇城内的五千禁兵皆属曹植的亲系。
曹操到邺城前,反复嘱咐曹植必须将禁卫军大权牢牢地控制在他的手里,严防群臣私自聚会。
在杨修和其他人的操作之下,曹植一出手就将邹凯和其他人拿下了。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曹植果然相当上心,但他毕竟不善于从事政治,军事,看着皇城平静的景象,迅速地放松警惕。
谁也没有想到这平静仅仅是表面上的事情,暗中早已经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