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尖端技术
烈风宗主2021-06-23 16:082,251

  在不久的将来,残酷的现实会告诉杨岐,他今天所揣测的一切,都是错的。

  因为这个问号的背后,不是哪位和左先生搞过双修的女施主,而是一位即将横空出世的化学家,左慈的弟子,葛玄。

  “成功了,主公,成功了!”

  曹操被叫嚷声吵醒,他睡眼惺忪,揩去眼屎,睁开双目,头一个看见的就是满脸喜色的荀彧。

  “什么成功了?刘备投降了?不可能吧?”曹操打了个哈欠。

  “不是刘备的事,”荀彧努力克制着激动的情绪,告诉了曹操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葛先生成功弄清楚了火药的配方!”

  “什么!”曹操将信将疑,大叫一声,问:“真的?怎么弄清楚的?”

  “属下也说不明白,主公还是快去瞧瞧吧!”

  曹操连袜子都没穿,披上一件外衣,趿拉着布鞋就抢步出门,与荀彧一前一后,赶到了葛玄的“研究所”。

  其实研究所就是曹操专门开辟出来的一片房区。出于安全考虑,这片房区和周围的坊市间隔足足二十步宽,而且房区最外面一圈的房子也是不住人的,就留了葛玄一个人在最里面的一处独栋别墅里。每天早中晚都有专人为葛玄送饭送水、打扫卫生。

  一开始曹操以为这个项目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下不来的,怎料精力旺盛的葛玄凭着过去的经验、以及创新出来的办法,用短短一个月的工夫,就破解了火药的奥秘。

  葛玄所创造出的方法,现在的初中生应当都了解,主要是倾析、过虑、分液、萃取、蒸馏、吸附、色层分析等几种在当时就有条件实践的方法。

  首先,已知火药的主要成分有木炭、硫磺、硝石三种,其余还应当有一定量的杂质,但一开始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种成分木炭,木炭(charcoal),一种燃料名称。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其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它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碳单质可以与什么反应呢?

  一、氧化反应: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置换金属:可以与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置换出金属单质。如

  C+2CuO===2Cu+CO2↑

  三、置换非金属: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置换出非金属,比如

  2C+SiO2=2CO+Si

  四、有机反应:C+H2O===CO+H2(制水煤气)

  第二种成分,硫磺。

  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32.06,蒸汽压是0.13kPa,闪点为207℃,熔点为118℃,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那么硫会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呢?

  一、氧化性

  与金属单质反应:铜→硫化亚铜;铁→硫化亚铁;铝,钠等金属,往往将其氧化为较底价态。特性:银与硫摩擦生成硫化银;汞与硫研磨生成硫化汞

  与非金属反应:2S+C→CS2;S+H2→H2S

  与其他的还原剂:S+Na2SO3→Na2SO3S(Na2S2O3)(学名;硫代硫酸钠)

  二、还原性:S+O2→SO2

  三、既氧化又还原:

  3S+6KOH加热→2K2S+K2SO3+2H2O(歧化反应)

  常用方程式

  3S+6OH=2S+SO3+3H2O条件:加热

  S+H2O=HS+OH水解反应

  3S+2Al+6H2O==2Al(OH)3↓+3H2S↑

  等等

  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热量,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与氧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

  第三种成分,硝石。

  硝石又称焰硝、钾硝石等。无色、白色或灰色结晶状,有玻璃光泽。可用于配制孔雀绿釉。还可用作五彩、粉彩的颜料。制造火药的原料之一。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加热到334°C即分解放出氧。工业上是制造火柴、烟火药、黑火药、玻璃的原料和食品防腐剂等。在智利等地经开采和富集可直接制得硝酸钾(KNO3)。

  现在知道了,硝石易溶于水,那么先将样品浸泡在常温水中(硫只会与高温水蒸气发生水解反应),分离掉硝石,剩下来的就是碳和硫。

  硫的沸点是444.6℃,碳的熔点就已经3500℃了,只需要将其加热,当然注意不要接触明火,就可以溶解硫,而只剩下碳。

  最后一步步进行称量,就可以得出火药中木炭、硫磺、硝石的比例,是1:2:3。

  这些东西说起来很轻松,但是对于当时对这些物质的属性并没有充分了解的古人来说,一步步的摸索真的是相当困难的。

  幸好葛玄本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加之长年研究,所以才能在一个月之内探究出火药的奥妙来。看似只用了一个月,实际上在此之前,他的积累就已经有十余年了。

  讲解完分离过程,葛玄拿起一枚仿制的震天雷,递给曹操。

  曹操接到手里,喜爱地抚摸了一阵,大笑道:“有此利器,何愁刘备不败?文若——”

  荀彧应声:“属下在。”

  曹操吩咐道:“传我命令下去,叫兖州的所有匠师集中过来,赶制震天雷,一共要造一万、不、三万枚!以最快的速度!等生产齐全,就挥师徐州!”

  “喏!”

  在曹操的指示下,整个兖州的工匠全都聚集一处,连夜配制火药、熔炼铁罐,生产震天雷。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许多时候,山寨的产品质量甚至比正版的还要好。而曹老板下令生产的震天雷,质量上与河南军的差不多,但当量上却要大了不少。

  由于“乡下人不识货,净捡大的摸”,曹军所用的震天雷,一个个都有西瓜那么大的个头,别说丢出去了,连抱起来都费劲。

  等看到成品的时候,曹操才一拍大腿:“这也太大了,怎么用啊?”

  他想起来还有种东西叫“轰天雷”,是专门用来发射小型震天雷的管状武器。但看着眼前成堆的像是瓜农出货一样的大家伙,寻思估计只有用霹雳炮才能把它们给送出去了。

  可问题是他们并没有掌握火炮的技术,这该怎么办呢?

  不要紧,曹操帐下能人众多,有一位原属于袁术的谋士,前些年投奔了曹操的,名叫刘晔。

  刘晔精通机械原理,对几何颇有研究。当初宛城炮战,面对坚固结实的光武城墙,河南军炮击多日都没有取得预想当中的成果,正是他提出了“三角落点”式炮击法,成功轰塌了宛城城墙。

  面对难题,刘晔提出了解决方案,方案的名字叫做“投石机”。

  一定要说明一点,投石机不是刘晔发明的,刘晔或许对投石机进行过改良,但最早真不是他发明的。

  其实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杠杆投石机,启发自一种叫做桔槔的汲水工具。

  而差不多同时期,罗马出现了扭力投石机。

继续阅读:第308章 霹雳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第一炮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