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勾心斗角
烈风宗主2021-06-23 17:262,231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由于军粮奇缺,双方的战马都被吃得差不多了,大家现在都是在拼步兵的战力,这点上曹操有压倒性的指挥优势——他相信自己有压倒性的指挥优势。

  为什么呢?

  先从兵员作战素质上来讲,曹军是强于郭军的,曹操现在的部队是大浪淘沙之后保存下来的忠贞之士,而郭贡的部队就不免有些鱼龙混杂了。曹操要利用这一点,把郭贡诱出坚城,在旷野进行大兵团步兵作战,他对取得胜利是很有信心的。

  而且现在温侯也到了自己麾下,哪怕两军阵前单挑厮杀,郭军也不可能是己方的对手。

  至于耍心眼斗计谋么……有陈宫在还是挺麻烦的,倒不是说陈宫神机妙算,能力压荀、郭、程三人,主要是陈宫这个比老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这他妈的就有点坑人了。

  所以曹操觉得,只有打破常规思维,不按套路出牌,才有可能反制陈宫——

  当然,也有可能陈宫会觉得曹操觉得,只有打破常规思维,不按套路出牌,才有可能反制自己;所以陈宫也决定打破常规思维,不按套路出牌,以反制打破常规思维,不按套路出牌想要反制自己的曹操。

  两人还是存在想到一块儿去的可能性的,这一点只有拼运气了。

  比如现在,我如果是你,决不会增援定陶,径直带兵袭取鄄城就是了,不过我也给你在鄄城设了一个更大的陷阱,那就是给公台你准备的,就看你是否和我曹某人想的一样了。

  总的来说,曹操的目的还是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现在没那么多兵力,全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郭贡!

  郭贡得到了定陶的告急军报,关于作战方案又与陈宫产生了分歧。

  郭贡道:“不如就趁曹操围攻定陶之时,我们出动大军包围曹操的攻城部队,与定陶守军里应外合,便可一举全歼曹军主力于定陶城下。”

  陈宫摇头道:“还不如趁曹军主力离开鄄城时,我军明增援定陶,暗袭鄄城,一举掏了曹操的基地!曹军失去根基,必定自溃。”

  郭贡却说:“曹贼奸诈,岂能无备?一旦我军攻袭鄄城而不克,定陶岂不白丢于曹操之手?”

  陈宫提醒道:“我军主力援定陶,一旦曹操的目标是将军所部怎么办?那曹操指挥作战,向来飘忽不定,又极善冒险,我军战马大多已经分食,眼下无骑兵可机动调度,哪有胜算?”

  郭贡固执己见:“曹操如与我对阵,正是求之不得,公台只要替我守住昌邑即可,莫要疏忽,成败在吾之一举!”

  没办法,真正领兖州牧的毕竟是郭贡,兖州军的兵权在他手里握着,陈宫只能把妙计高束,尽心守卫山阳了。再者说,郭贡所言也确实不无道理,后方同样确实疏忽不得。

  其实郭、陈二人所谋都没出乎曹操所料,依了陈宫的方案曹操也几乎是胜券在握,曹操一直在瞄着山阳,一旦郭贡军向鄄城出动,曹操将立即转军直扑山阳,先偷了昌邑再说。

  总之一切战术转换家,光脚的还怕你穿鞋的不成!

  现在郭贡的大军扑向定陶来了,兵分三路,手下的大将曹他、干翻各领一军包抄向曹军的两翼,郭贡自率中军主力直扑向曹操青州军的背后。一时间,战云密布,风声乍紧,一场血战迫在眉睫。

  这次曹操不是简单的准备围城打援,甚至连击溃郭贡军主力都是准备虚晃一枪,当然更不是准备强攻定陶。真实的目的何在?其实还是谋士与将领们先前猜测的:以战养战,为军求食。

  不过真正的目标却不是定陶,而是句阳。

  挥军扑向曹操的郭贡刚接到紧急军报:句阳危机!曹军大将曹仁已经率重兵包围了句阳,攻打甚急。

  句阳是定陶的门户,句阳一失,定陶不攻自危。还有,那曹操现在定陶呢?还是在句阳?

  说是重兵,其实是句阳守军为了求援的夸大其词,袭击句阳的只不过是曹仁本部五千余人,只不过那曹仁勇猛无比,所指挥的士兵俱都极其骁勇善战,句阳守军难以抵挡倒是事实。

  济阴郡句阳县,位于定陶西北,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

  济阴郡定陶县,则在今定陶区的西北。

  山阳郡昌邑,在句阳的东南,定陶的东北,并且和定陶之间有一个济阴郡的成氏国。

  三城互相之间相距约百里,句阳与定陶稍近,与昌邑稍远。

  北面的句阳紧邻曹操青州军占据的鄄城,曹操如从东平出兵直击定陶,则部队左翼必受山阳郭贡大军的威胁;绕鄄城犯定陶则必经句阳,曹军走的就是这条相对安全的进兵路线。

  而曹操率部绕过句阳攻击定陶时暗暗留下了大将曹仁,待郭贡大军从山阳出动的消息一传出,曹仁便开始了攻击句阳的行动。

  以曹仁部队的战力与句阳的防守力量相较,曹仁攻克句阳不会费多少时间。

  但不知是由于曹军忍饥数月,还是因为句阳守军的拼死抵抗,曹军的攻城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两天下来,还未能登城。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晚些时候袁老板啃洛阳新城近一个月,死一万几千人,拢共就敲掉五块砖。

  说回兖州战局。曹仁的进攻,让行进当中的郭贡感到了为难:到底该先救哪边呢?

  要不说曹操最担心的就是陈宫呢。

  郭贡犹豫不决的时候,陈宫紧急来书建议:现在袭向鄄城也还不迟。

  我军袭鄄城,曹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全军回救鄄城,将军可对鄄城虚张兵势,主力布于句阳与鄄城之间,伺机伏击曹操回救鄄城之军;二是曹操孤注一掷,施围魏救赵之计,全军犯我山阳,如此宫于山阳坚守,将军回马枪痛击曹军背后,必能破曹!

  可惜的是,郭贡连绣花枕头都不是,不中看也不中用。

  他认为冒险行兵不是用兵正道。正确的做法,应该首先集结三路兵勇,救定陶或句阳一处,即使一处城破,另一处也可以围歼曹军一部相抵,总之即使吃亏也不会太大,一旦围住了曹军主力,那就是中彩了,两座城池兴许都不会丢,还能一举大胜曹操。

  在使出了高科技的决策方法——扔鞋之后,郭贡决定:全军转向句阳。

  然而大军快赶到句阳城的时候,却不见有任何战事,急传县官问时,才知曹仁大军一天前已然退去。

  正疑惑之间,定陶的加急军报到了。

  原来曹操、曹仁都聚在了定陶城下,已经开始攻城,定陶城破在即,盼上将军火速驰援!

继续阅读:第250章 胜而未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第一炮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