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阿瞒势危
烈风宗主2021-06-24 10:062,191

  曹操仍保持侧卧的姿势,注视着正大快朵颐的吕布,目光逐渐变得深邃起来。

  直到大帐门口站了一个人,曹操方才将视线从吕布身上移开。

  大帐门口站着的人是现任东郡太守夏侯惇的从事,看样子有些失魂落魄。

  按理说东郡太守的从事应该在东郡处理政务才对,这会儿跑到彭城外的曹军军营里来,一定是有事。

  于是曹操趁吕布还在大嚼大咽的时候,不声不响下地走出去。

  不等曹操问起,从事就说:“祸事了,张邈、陈宫联合郭贡作乱,国郡八十城已仅剩三城未陷!”

  “陈宫、张邈?郭贡?”曹操大为震惊,顿时头晕目眩,险些跌倒。

  叛乱的首要分子竟是自己从小便肝胆相照的张邈!主谋竟是自己委以重任、将发家之地相托的陈宫!至于郭贡——郭贡是豫州刺史(不用奇怪,豫州刺史挂名的有好几个,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这种现象很常见)。

  兖州全境暴动,只有荀彧、程昱、夏侯惇、曹洪,眼下困守济阴郡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北)、东郡范县(今山东省范县东南)、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三城。

  其中鄄城和范县临近,而东阿在范县东北二百五十里。

  叛军一旦出动大军占据泰山险道,青州军后路被断,粮草尽时,即是全军崩溃之日,万事皆休!

  提到夏侯惇,曹操征陶谦之前,留夏侯惇守濮阳。

  可是张邈、陈宫叛乱,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军队轻装前往救援,正好与叛军相遇,双方交战。

  由于惇儿哥勇猛,叛军不能敌,于是陈宫干脆趁退军的机会,迂回进入濮阳,突袭获得夏侯惇军队的军用物资。

  张邈又派人假装投降,把他给绑架了,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惊惶恐。

  这时候,咱们韩浩韩大猛出场了,他指挥军队驻扎在夏侯惇军营门外,命令士兵诸将按兵不动,各个军营才安定下来。并声称按照国法将不考虑人质的安全,做出了要实行“俄罗斯式救援法”的姿态。劫持人质者害怕,便释放人质投降。

  被解救的夏侯惇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叛军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

  看来,不管神射手曹性在不在场,只要发生了张邈陈宫叛乱的事,惇儿哥的眼睛仍然保不住。

  兖州大乱,曹军势危,青州军的主力远在徐州,急切不能赶回,这一切都被现任实缺的豫州刺史郭贡看在眼里。郭贡尽起麾下兵马来到兖州,趁火打劫。

  而张邈、陈宫干脆就迎他为兖州牧。

  现代总有那些浮躁的人,干一份工作不如意,就辞职不干,美其名曰“把老板给炒了”。再看看张邈跟陈宫,人家这才叫真正把老板给炒了,而且人家是想换谁当老板就换谁当老板,好好看、好好学,别没羞没臊了、别丢人现事了!

  郭贡一来兖州就捡了个大便宜,这个历史上并不出名的人物,竟然有机会变成了一个诸侯,他十分感谢张邈陈宫二人。

  但事实上,他真正要感谢的人,是这会儿正在洛阳新城搂小妾的讨寇将军。

  兖州共辖郡、国八个,县城八十座,经张邈、陈宫振臂一呼,几乎全部响应,旬日之内,未改旗易帜者仅剩了三城。

  再说剩下的三座孤城也不稳定,陈宫亲提大军去攻取东阿;张邈则派使者去说降范县,张邈手里有张王牌:县令勒允的老母、兄弟、妻子都被他扣作了人质,不怕你不降!

  固守鄄城的荀彧、程昱坐不住了。

  现在整个兖州就剩下这三城未降了,一旦陈宫兵临城下,三城军心必动,民心也未必向着他们。

  好在程昱在兖州素有民望,他本身又是东阿人,于是他当即动身回老家安定东阿,路经范县,却听说张邈的招降使者已经进了城内。

  于是程昱立即找到县令勒允,对他说:“听说张邈把您的老母、兄弟、妻子都绑架了,作为一个孝子的心情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可是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一定会有命世英雄出现,平息天下之乱,聪明才智之士应该能分辨出谁是英雄来的。跟对人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跟错人了将来会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陈宫突然叛变,奉迎郭贡来夺兖州,虽然百城响应叛军,好像能成什么事儿,但是郭贡此人粗野而又狡诈,贪婪又不懂得礼节。陈宫等人怎么可能对他真心实意?只是借他充个门面罢了。

  “曹公智冠天下,匡亭一战,以绝对劣势击败袁术,还需怀疑他的能力吗?你只要能守住范县,我去守住东阿,则田单之功就是你的了。如果做人丢掉了忠义二字去助纣为虐,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全家人包括自己一个都保不住!何去何从你自己决定吧!”

  程昱一通游说加恐吓,把勒允给唬住了。勒允含泪宰掉了郭贡的特使,范县算是稳住了。

  随后程昱马不停蹄到了东阿,东阿令枣祗(也就是后来和韩浩一块儿倡导屯田制的那个人)与守将曹洪已率全城军民修城疏池,做好了据城坚守的准备。

  程昱是当地人,非常熟悉当地地理,知道一旦陈宫大军兵临城下,东阿必然难保,唯一的办法便是拒敌于城镇之外,而最有效的拒敌点,乃是仓亭津渡口。

  仓亭津,即现今聊城阳谷县南十二里仓上。

  这个地方是陈宫大军袭击东阿之必经渡口,只有把守城主力部署在这里,阻渡陈宫,才有可能保住东阿。

  程昱和曹洪命人在河岸布置好竹木栅栏,连成一线,十分结实,刚好挡住渡河登岸的位置。由于是夏天,他们终于布置好防线的时候,天还有些亮,能看清对岸的旗帜。

  是的,陈宫已经率叛军万余杀到。

  两军隔河相望,陈宫军力是曹洪的两倍有余,于是他毫不犹豫下令渡河进攻。

  由于是渡河战,部队不方便展开,叛军先派出三千名先锋强渡。见对面围出了栅栏,似有些棘手。

  接着他们又发现有座木桥,木桥对口没有完全封闭,于是一拍脑袋就有了主意:还用说嘛,冲过去!于是这三千人,列成四列纵队,持有盾牌和长矛的阵盾士在前,其余环刀士在后,同时过桥。

  仅有的一座木桥却没有搭建防御工事进行阻隔,这似乎是程昱和曹洪犯了重大的失误。殊不知这正是他们设计的陷阱。

继续阅读:第175章 仓亭津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第一炮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