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浓墨,将整个根据地的轮廓都浸染得模糊不清。
“捕鼠夹”计划的大网已经撒下,三支观察小队如同三把最锋利的尖刀,悄无声息地悬在了那只代号“货郎”的鼹鼠头顶。
但作为猎人的耿忠,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在等待收网的间隙,他没有待在指挥部里,而是披着一件旧大衣,亲自巡视着兵工厂的防务。
经过平安县一役的缴获和扩充,这里已经不能再简单地称之为兵工厂了。
它更像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区雏形。
高耸的炼铁炉烟囱,在夜空中喷吐着橘红色的火星,那是根据地永不熄灭的钢铁之心。
动力车间里,缴获来的大型柴油发电机正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为整个厂区提供着宝贵的电力。
远处,刚刚落成的机械修理厂里,灯火通明,隐约能听到车床转动时,那令人心安的“嗡嗡”声。
耿忠走在巡逻队刚刚踩出的泥泞小道上,看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涌起的不是满足,而是一种日益强烈的紧迫感。
这里,是独立旅的心脏。
是整个根据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它的战略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旅部指挥所。
“耿科长。”
兵工厂负责人王承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快步跟在他身边,手里还拿着一份刚刚统计出来的生产报表。
“这个月,咱们的复装子弹产量,又提高了百分之十五。手榴弹的铸铁弹体,合格率也稳定在了九成以上。”
王承柱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耿忠点了点头,目光却没有看那份报表,而是扫视着厂区外围那些影影绰绰的哨塔和巡逻队。
“王科长,我们的防御,有漏洞。”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让王承柱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漏洞?”
王承柱有些不解,“咱们现在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巡逻队更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连只兔子都溜不进来啊。”
“那只是我们以为。”
耿忠停下脚步,指着远处一片厂房与山壁之间的巨大阴影区。
“从那个哨塔到这边最近的巡逻路线,直线距离超过一百五十米。中间全是乱石和杂物堆,是一个巨大的监控死角。”
他又指向另一处。
“还有仓库区,两个哨位之间只能看到彼此,却看不到仓库的后墙。一旦有小股敌人从后山渗透进来,等我们的人发现,对方早就把炸药包塞进去了。”
耿忠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在王承柱的心上。
“我们的反应,太慢了。”
耿忠转过头,看着这位朴实的工厂负责人,眼神变得无比严肃。
“我们用眼睛和双腿构建的防线,依赖的是人的警惕性,可人是会疲劳,会分神的。一旦出现突发状况,从发现敌人,到消息传递,再到支援部队赶到,这个时间差,足够敌人完成一次致命的破坏。”
他收回目光,重新望向那片轰鸣的厂区,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们的‘心脏’还裸露着太多血管,必须给它装上一双不会眨眼的‘眼睛’。”
……
耿忠的专属实验室。
这里原本是兵工厂里一间废弃的库房,现在却成了整个根据地科技含量最高的地方。
耿忠一头扎了进来,立刻从一堆贴着“平安县战利品”标签的箱子里,翻找起来。
很快,几枚用油布小心包裹的德制相机镜头被他取了出来。
接着,是一些被他视若珍宝的电子管,几卷崭新的铜线,最后,是一台屏幕已经破损,但核心部件尚还完好的德制示波器。
几个核心技术员被他紧急召集了过来,看着耿忠摆弄这些“洋玩意儿”,一个个满头雾水。
“科长,您这是……又要做什么新式武器?”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好奇地问。
“比武器更重要。”
耿忠拿起一枚镜头,对着众人。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能‘千里眼’的东西。”
他开始向这几个连电灯泡都还没完全搞明白的技术员,讲解一个对他们来说如同天方夜谭的概念。
“闭路电视监控。”
“基本原理,就是把我们眼睛看到的光学信号,通过这个镜头,转化成一种电信号。”
耿忠拿起一根铜线。
“然后,让这种电信号,顺着这根电线,跑到很远的地方去。”
他又指了指那台破损的示波器。
“最后,再用这个东西,把接收到的电信号,重新还原成我们可以看到的图像。”
整个实验室里,一片死寂。
技术员们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茫然和困惑。
把看到的景象,变成电,再用电线送走,最后再变回景象?
这……这已经不是科学了,这是神话故事里的法术。
看着他们那副见了鬼的表情,耿忠知道,纯粹的理论讲解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卷起袖子,直接开始动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过来,给我打下手!”
他首先要解决的,是摄像头的核心——光电转换。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一枚缴获的日军测光表,从里面取出了一块珍贵的硒光电池。
这东西,就是最原始的“感光元件”。
他利用镜头进行聚焦,将光线投射到硒光电池上,再通过一个极其简易的放大电路,将微弱的光电流进行增强。
一个最简陋、最粗糙的摄像头雏形,就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中,一点点诞生了。
接着,是更复杂的显示端。
耿忠开始拆解那台示波器,里面的电路复杂得像一团乱麻。
但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外科医生,精准地找到每一根关键的线路,进行改造、跳线、再焊接。
他要做的,是让原本只能显示波形曲线的示波管,能够接收来自摄像头的图像信号,并进行扫描,最终在屏幕上成像。
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
实验室里的时间,仿佛都静止了。
只剩下烙铁接触焊锡时,那“滋滋”的轻响,和耿忠压抑而沉重的呼吸声。
终于,在连续奋战了数个小时后,所有的线路都被连接完毕。
耿忠深吸一口气,将摄像头的镜头,对准了离他最近的一个年轻技术员。
然后,他郑重地按下了通电的开关。
“嗡……”
示波器发出了一阵轻微的电流声,那块小小的、布满裂纹的屏幕上,雪花点开始疯狂地跳动。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块屏幕。
一秒。
两秒。
突然,跳动的雪花点中,一个模糊的、扭曲的、却依稀可以辨认的轮廓,顽强地浮现了出来!
那是一张人脸!
虽然画面粗糙得像是鬼影,还不停地闪烁,但那五官,那表情,分明就是站在镜头前,那个年轻技术员的脸!
“动……动了!”
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带着颤音的惊呼。
屏幕上,那张模糊的脸,也因为震惊而张大了嘴巴。
这一刻,整个实验室,彻底沸腾了!
“天哪!”
“活了!活了!俺的脸跑到那个铁盒子里去了!”
那个当“模特”的技术员,看着屏幕上自己的影像,激动得语无伦次,几乎要当场跪下。
其他的技术员,则像一群看到了神迹的信徒,猛地冲了上来,将耿忠和那台简陋的设备团团围住,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和敬畏!
……
没有庆祝,也没有耽搁。
第一套【闭路监控系统(雏形)】,被立刻安装在了工业区的三个关键出入口——人流量最大的大门、物资最集中的仓库,以及整个工业区的动力核心,动力车间。
当耿忠回到指挥室时,他的面前,多了一个小小的、闪烁着雪花点的示波器屏幕。
通过一个简陋的切换开关,他可以轮流查看三个摄像头传回来的实时画面。
画面依旧粗糙,黑白颠倒,拖影严重。
但这让他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上帝视角”。
他看着屏幕上,巡逻队走过大门的模糊身影,看着仓库管理员打着哈欠锁门的动作。
他转过头,对闻讯赶来的赵刚,平静地说道:
“现在,工业区的安防等级,正式进入了‘电子时代’。”
赵刚看着那个闪烁的屏幕,震撼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在耿忠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时,桌上的步话机突然响起了刺耳的电流声。
紧接着,魏和尚那急促但极力压抑着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报告!‘货郎’有新动作,他没有撤离,反而在向工业区方向靠拢!重复,他在向工业区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