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开山见秦川一脸轻松的样子,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最后出于保险起见,还是开口问秦川。
“我看你对岭南的开发信誓旦旦,那你到底知不知道哪里是谁的势力?”
“嗯?”秦川没有想到殷开山会突然问这个,皱着眉头回忆了下,“好像是一个姓冯的。”
“冯盎。”殷开山提醒他,顺便观察秦川听到这个名字的反应。
哪里想到秦川整个人脸色淡淡的,似乎并不知道这个人。
思索再三他还是开口道:“其实聘礼,你献上你说的那个什么推背图就可以了,最好不要掺和岭南的事情。”
秦川见殷开山欲言又止的模样,十分不解。难道这其中有什么他所忽略掉的地方?
不过仔细想一想也的确是,后世的历史,短短一段话,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有一些他不知道的细枝末节可再正常不过了。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了自己能够能够不犯错,所以该问的他还是要问一下。
“为何不要掺和岭南的事情?”
其实秦川不知道的是,冯盎是李二的一块心病,这两年李二刚坐上帝位,听闻了太多不善的言辞。
而冯盎山高水远穿来的话最为刺耳,全唐朝野上下,所有人都给冯盎定了个谋逆的帽子。
李二所有的计划里,处理完了梁师都后,就是要处理这个人的。
如今秦川若是提岭南,要是说一些什么征讨的话还好,若是说一些和冯盎合作共赢的话,定然是要触霉头的。
以他对秦川的了解,秦川不是一个嗜杀如命的人,他一般出的计划都是最考虑百姓的。
所以殷开山不用去探究秦川到底写了什么开发岭南的计划书,他就知道秦川一定是想出了一条和岭南现在的控制者合作的路子。
听了殷开山的话,秦川愣住了,因为在历史上岭南并没有发生过暴 乱,也没有造反。
冯盎是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生活在唐代初期,是一位有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将领。
他的父亲是冯媛,是北燕的末代国君,后来投降了北魏。
冯盎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机智,他精通文武,善于谋略,因此在年轻时就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冯盎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
他率领军队在岭南地区与当地的豪门贵族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地将这一地区纳入了唐朝的版图。
他的战绩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也为后来的唐朝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军事才能,冯盎还是一位有政治智慧和治理才能的人物。
他在担任广州都督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南海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他还推行了许多有益于当地人民的政策,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的来说,冯盎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和多方面才能的历史人物。
他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表现,为唐朝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可见那个叫冯盎的家伙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反心,反而对大唐很有用。
正是因为这些概括性的历史信息,让秦川产生了岭南可以和平开发的错觉。
难道事实上的冯盎真的有谋反之心?
很快秦川就否认了自己的想法,他隐约记得冯盎当初考虑到自己的势力过大,所以效仿秦汉时期的藩属国做法。
将自己的儿子送进了长安城为质子。
或许,送儿子进长安的契机,可能就是李二他们此刻的猜忌吧。
他记得这一段故事,在历史上还蛮有名气的,冯盎担任岭南地区的官员,为了维护地区的稳定和表达对朝廷的忠诚,他决定将儿子送到长安作为人质。
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人们认为,冯盎是一位忠诚而又有担当的官员,他不仅关心地方事务,而且对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也十分关注。
他的儿子作为人质,无疑是对他的忠诚和国家利益的最好证明。
在送儿子入长安为质的过程中,冯盎还展现出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
他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忠诚,更是看到了这一行动对于地区和国家的长远意义。
通过这主动送出儿子为质子的行动,属于是割舍自己的利益,主动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进一步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所以有金手指的秦川,知道冯盎不可能会谋反。
但是他也不好直接劝说李二完全相信冯盎,毕竟他没有去过岭南,没有见过冯盎,却为了岭南的开发,而信誓旦旦说一个手握大权手握地方军队的人没有谋逆之心。
他不被当做有谋逆之心的同谋被赐死,就很不错了。
但是要为了这些无端的猜忌,让他放弃岭南的开发提案,他也做不到。
秦川之所以热衷于岭南的开发,不仅是因为他看到了这片土地的巨大潜力,还因为他深知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岭南地区作为通往南亚的门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连接大唐帝国与南亚地区的关键桥梁。
南亚地区是一个拥有肥沃土地和适宜气候的地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亚的土地非常肥沃,富含各种养分,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在后世无论是稻米、小麦、玉米还是豆类等粮食作物,都能在南亚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此外,南亚地区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农业生产。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因此,南亚地区成为天然的粮食生产基地,能够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粮食。
在后世这些粮食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的粮食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亚地区凭借其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而这一些南亚的优势,正是此时此刻华夏民族所缺少的,是大唐子民所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