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队伍后的秦川,内心充满了喜悦。
他深知,一切都在按照历史的发展进行,而如今的细节,甚至比历史上的记载还要美好。
李二心情愉悦,嘴角挂着微笑,他思索着如何嘉奖秦川在西突厥接待一事上的功绩。
在李二看来,秦川的表现无疑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得到更高的爵位。
"来人!"李二高声喊道。
守候在门外的侍从闻声而入,低头恭敬地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二目光坚定地看着侍从,说道:“传令下去,晋升秦川为三等伯爵。”
侍从领命退下,李二的心情愈发愉悦。
然而,在这欢欣的氛围中,与秦川一同参与接待的沙门法雅却心生不满。
法雅心中暗自嘀咕:“为何独独秦川得到晋升?我们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论功绩我并不逊色于他。”
他这话语虽然像是小声嘀咕,但实际上已经让众人都能听见,包括李二。
李二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转向裴寂询问:“听闻裴爱卿近期有去法源寺祈福,可有此事?”
裴寂听后连忙上前回答:“回禀陛下,正是。”
李二沉声问道:“裴寂,你在法源寺可有听到什么不当之言?”
裴寂心中一紧,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沙门法雅在法源寺中失态的模样。然而,他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隐瞒此事。
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臣在法源寺并未听到任何不当之言。”
李二端详着裴寂的神情,目光锐利如刀。他一眼便看穿了裴寂的隐瞒,心中怒火中烧。
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裴寂,你当真以为朕是愚笨之人吗?你敢欺瞒朕,真是岂有此理!”
裴寂脸色苍白,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陛下饶命,臣不敢再隐瞒了。”
李二冷哼一声,随即下旨:“裴寂被革去官职,贬为庶人。沙门法雅被逐出皇宫,永不得入宫。”
千牛卫立刻上前将沙门法雅拖走。在被拖走的过程中,法雅高声呼喊着:“陛下,我要面见太上皇!您不能这样对我!”
他的声音充满了不甘与愤慨,回荡在空旷的皇宫中。
然而,李二却不为所动,冷冷地看着法雅被带走。
两朝宰相被这样免官,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满脸震惊。
只有秦川老神在在,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般。
李二多看了秦川两眼,最后还是抽离开了探究的目光。
李二承认他一直都很想将沙门法雅从朝堂赶出去。
李二也承认,他之所以在今天将沙门法雅赶出朝堂,也有部分原因是朝堂上还留着他父亲的权臣。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看看,这就是触怒他的下场。
他是一国之君,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
他可以随时随地处置任何一个臣子,不管这个臣子是不是因被高祖看中。
在李二看来,秦川能够得到三等伯爵的晋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秦川在西突厥一事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是大唐最需要的人才。
他不仅有着超乎常人的武勇,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谋。
这样的人,理应得到应得的爵位,享受万民的供养。
而且最重要的是,秦川是他李二提拔起来的人。
这就相当于秦川的荣辱,是掌握在他李二手中的。
这样的臣子,才是他最需要的。
他李二的帝国,需要的是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不是那些心怀叵测,随时都可能反咬一口的臣子。
至于裴寂……
李二的眼神微冷。
裴寂这个人,他是知道的。这个人虽然有才华,但是却并没有对他的忠心。
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利益上。
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李二是根本不会放在眼中的。
这个人欺君罔上,明明听到了沙门法雅说的欺君之言,却谎称没有听到,这已经是触犯了李二的逆鳞。
所以李二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饶恕他。
在李二看来,自己的皇位,是绝不容许他人挑衅的。哪怕是两朝宰相,也不行!
这就是李二的想法。
他承认自己的心狠手辣,但是他却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
身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皇位和帝国的稳定,这是必须的手段。
看着眼前惊慌失措的大臣们,李二的心中满是冷笑。
他知道这些人心中在想些什么,但是他却并不在意。
因为他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来应对这些人的小心思。
而秦川,就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剑。
只要有秦川在,他就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来面对任何的挑战和危险。
这就是秦川在他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所以对于秦川的晋升,他是乐见其成的。
他也相信,只要给秦川足够的资源和权力,秦川就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秦川刚从朝堂上下来,就被秦怀玉一把拽住,来到了天香楼。秦怀玉一脸喜色,举杯向秦川道:“今日特来为你庆祝升官进爵,喝!”
秦川微微笑道:“喝。”
秦怀玉情绪稳定,旋即想起了在法源寺发生的事情,不由感慨道:“好险啊!不过你倒是聪明,把当时的情况让我写成奏折上呈给了皇上,否则今日被贬官的就是我了。”
两人正说着,程处亮和冯宝走了进来。
秦川有些意外,秦怀玉笑着解释道:“是我让小厮把他们俩带来的,他们虽然不用参加朝会,但你的升职宴可不能错过啊!”
秦川看着走进来的程处亮和冯宝,笑着打趣道:“你们俩怎么也来了,该不会也是来蹭吃蹭喝的吧?”
程处亮哈哈一笑,道:“我们可不是来蹭吃蹭喝的,而是来给秦兄你道喜的。”
冯宝也笑道:“是啊!秦兄你今日升官进爵,我们特来祝贺。”
秦川与程处亮和冯宝相对而坐,四人开始把酒言欢。
席间,秦川问起程处亮和冯宝的近况,得知他们在弘文馆十分潇洒,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一场酒喝得十分尽兴,秦川回到殷国公府的自家院子倒头便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