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在院子里站了没一会儿,就有工匠有些为难地上前找他:“那个,大人,我有事禀报。”
“你说,怎么了?”
“我们不方便出宫,这里修缮屋子的材料又很少……”
秦川有些无奈,李二这甩手掌柜做成这份上,秦川上次去,拿回来一沓欠条。
这次去指不定能拿回来李二亲自打的欠条。
反正宫殿修复也算工部的分内事,去王珏那里薅羊毛也说得过去,反正今日要去他那里拿工具和楠木做活字刻版的材料,顺便多薅点建材也不是不行吧。
秦川心里这么盘算,转头就点了几个壮一点的工匠。
“你们几个和我出宫拿材料去。”
东市的工部工坊内,王珏正毫无征兆地打了一个喷嚏。
王珏揉了揉鼻子,心里暗道:“这秦川倒是有意思,我拿走了他三驴车燃料这么些日子,他也不来找我。”
一个时辰后,王珏看着带着六人出现在他眼前的秦川,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
人啊,真不能念叨,说曹操曹操到。
“王大人,我来拿你前些天答应借我的东西。”
王珏再肉疼,也只能将他们往材料库房引。
“秦大人,这是你要的楠木和工具。”王珏指了指一旁的木料。
秦川点了点头,又指了指另一旁的工具:“那这些工具呢?”
王珏脸色一僵:“这个……秦大人,这工具是需要工部统一调配的,不能随便给人。”
秦川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不是给,就是借用,我会还的。”
王珏嘴角一抽,借用?
秦川这是打算拿走他一半的工具!
“秦大人,这不太好吧,这么多工具,我们工部也要用的。”
秦川看着王珏,笑得意味深长:“王大人,你这可是拉走了我三辆驴车的燃料,而且这结晶机肯定还有运转不太顺利的地方……”
“秦大人这是想让我出血啊。”王珏嘴角一抽,秦川这话里的威胁意味十足。
秦川笑眯眯地说:“王大人,我这人一向公平交易,你拿走我三车燃料,我拿走你一批工具,这很公平。”
王珏嘴角一抽,他这是被敲诈了?
秦川笑眯眯地站在一旁不说话,等着王珏的反应。
王珏心里那个气啊,可他不得不承认,秦川这话挺有道理的。
他当初拿走秦川三车燃料的时候,可没想过要还。
现在秦川找上门来要工具了,他要是敢不给,那秦川就有理由不帮他检验机器了,得不偿失。
“行吧,看在秦大人的面子上,您尽管挑吧。”
很快一驴车工具,两驴车材料,被秦川装满了。
王珏看着空荡荡的库房,嘴角一阵抽搐。
秦川笑眯眯地拱了拱手:“那就多谢王大人了,回头我请王大人吃顿饭。”
秦川心情很不错,他拿到了五十多个各式工具,又拿了两驴车的木材,这些东西能省下他不少钱。
王珏看着远去的秦川,嘴角再次抽搐了一下,心道这家伙拿走他那么多东西,回头真要他请客吃饭,绝对要他吃破产。
秦川带着工匠们回到宫里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
秦川将工匠们安排去修缮宫殿,自己则来到了库房,开始整理今天拿回来的那些工具。
说实话,秦川挺喜欢这些工具的,后世那些工具都是批量生产出来的,质量一般般。
这里的工匠手工打造的工具,质量没得说,就是用着顺手。
秦川将每个工具都仔细地擦拭了一遍,这才罢手。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秦川去了后院。
现在后院里有一批楠木和工具,以及工匠们陆续做好的成品字模,以及挑选出来的十八个刻字匠。
“大人。”见秦川进来,刻字匠们连忙见礼。
秦川摆了摆手:“你们不必多礼,我过来看看进度。”
一个刻字匠忙道:“大人,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将木活字做出来。”
秦川点了点头:“你们先忙吧。”
说完话,秦川转身离开后院。
宫门落锁前,秦川出了皇宫,已经到了宵禁的时候,斥候却像没有看见秦川一般,都绕开了。
秦川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昏暗的街灯照出他修长的身影。
今天魏王随意处死工匠的一幕还在他眼前,心中郁闷,无从发泄。
秦川突然想起了后世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有权可以为所欲为。
不知不觉间,秦川已经走到了府门口。
在府门口等候多时的元录见秦川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大人。”
秦川点了点头:“带路吧。”
元录引着秦川进了书房,将蜡烛点燃,书房里顿时亮堂起来。
“大人,这是您要的书。”元录将一摞书籍放在书案上。
秦川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看起来。
这些书都是元录从藏书楼里找出来的,都是一些关于木工和雕刻方面的书籍。
秦川看得津津有味,这些书籍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那些专业书籍,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大人?”见秦川一直在看书,元录忍不住喊了一声。
秦川回过神来:“嗯?怎么了?”
老赵迟疑了一下:“大人,已经快子时了,您要不要歇息一下?”
秦川摇了摇头:“不用了,你下去歇息吧,不用守夜了。”
元录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秦川重新拿起书,继续翻看起来。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时辰,等秦川将最后一本书看完的时候,已经到了丑时。
秦川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走到书架前,将那些书重新放回原位。
突然,秦川的目光落在了书架上的一本泛黄的书籍上。
这本书籍和其他书籍不太一样,它被单独放在了书架的一个角落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秦川伸手将书籍取了下来,拂去上面的灰尘,发现这本书籍的封面已经残破不堪,书脊也断裂开来,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
秦川翻开书籍,发现这本书是一个手抄本,上面写着一行行的蝇头小楷,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
秦川只看了几眼,就认出了这些字迹,这是篆书。
秦川顿时来了兴趣,开始仔细翻看起来。
这本书籍的内容和其他木工雕刻书籍不太一样,它并不是讲述技巧和制作方法的,而是记录了一些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秦川看不懂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