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一听便明白了,想来是殷开山不想他今日在朝堂上公开反驳李二,特地找了秦叔宝和程咬金来劝他。
“外祖也是为我好,我明白他的担忧。”秦川轻轻一笑,拍了拍程咬金的手,“放心,我有分寸的。”
秦叔宝和程咬金对视一眼,叹了口气,他们知道秦川的脾气,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改变。
“今日朝会之上,你切记不要冲动。”秦叔宝嘱咐道,“陛下英明神武,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秦川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今日的朝会与往日不同,因为大唐律法规定,每月的朔望朝见天子一次,所有官员都要上朝。
百官在宫门外依次排好,等候着皇上的到来。
秦川站在文官队伍的末尾,打量着身边的官员们。这些人都是帝国的高 官,掌握着极大的权力。
他看到了杜如晦、陈叔达、魏征等人,他们都是帝国最顶尖的文臣,也是李二的得力助手。
秦川心中不禁有些紧张,他知道这些人都是极为精明和有见识的人,如果他们联手反对自己的意见,那么自己的奏折很可能无法得到通过。
然而,秦川并没有放弃的念头。他深知,这个时代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国家谋求利益,为百姓谋求福祉。
李二在侍卫和宫女的簇拥下走了出来,身后跟着长孙无忌、宇文士及等重臣。
百官齐齐跪拜:“臣等拜见陛下。”
李二端坐在龙椅上,面容威严:“众卿平身。”
百官起身,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李二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官员们,目光最后落在了秦川身上:“秦川,你上前来。”
秦川心中一紧,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朝会开始之前,他就已经将奏折递到了中书省,想来,现在李二已经看到了他的奏折,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前去。
李二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身边的宦官:“宣读秦川的奏折。”
宦官接过奏折,高声朗读起来。
随着奏折内容的朗读,朝堂上的气氛逐渐变得肃穆起来。秦川可以感觉到,许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好奇、有惊讶、有疑惑。
奏折读完之后,整个朝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李二的脸色有些阴沉:“秦川,你可知罪?”
秦川心中一沉,知道这个奏折已经触动了李二。
他跪在李二面前,叩首道:“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假。岭南之乱,非一日之寒,乃是多年来积弊所致。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怕日后岭南之乱会愈演愈烈,最终酿成大祸。”
李二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岭南之事,朕自然清楚。然而,你此奏折中所提冯盎,句句说他无谋逆之心,你怎么如此肯定?”
其他文官眼见这种情况,立刻心领神会,纷纷附和着想要给秦川也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他们深知这是陷害秦川的大好机会,一旦成功,不仅能除掉这个心腹大患,还能在皇帝面前邀功请赏。
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竭尽全力地将秦川描绘成一个图谋不轨、心怀异志的反贼。
他们搬出各种莫须有的罪名,编织着各种荒诞不经的谎言,企图将秦川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们的言辞犀利而刻薄,仿佛秦川已经是个死人一般。
然而,秦川却始终保持着冷静和镇定,目光坚定地看着这些文官们,心中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秦川心中冷笑,看来这些文官早就对冯盎有所不满,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将他彻底打倒。
“陛下,微臣之所以肯定冯盎无谋反之心,是因为微臣这段时间特意收集了冯盎在岭南的言行。”秦川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在研究他这些年的行为举止后,微臣发现冯盎虽然行事跋扈,但却并非没有头脑之人。”
“他深知谋反的后果,也明白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与大唐息息相关,因此他并没有任何谋反的打算。”
“而且,微臣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史书,发现岭南地区的乱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
“需要从长计议,逐步推行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冯盎虽然有他的不足之处,但他也在积极地进行一些改革和尝试,为岭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秦川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他能够感觉到,许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想要看看他接下来会怎么说。
“陛下,微臣并非为冯盎辩护,而是希望朝廷能够正视岭南地区的乱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秦川继续说道,“冯盎虽然有错,但也不应该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他一人之上。朝廷应该从制度、政策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解决岭南地区的问题。”
秦川的话让李二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自然知道岭南地区的乱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而且他也知道朝廷在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如果轻易地接受秦川的建议,就会让其他官员认为他偏袒冯盎,这对他维护自己的权威是不利的。
“秦川,你的奏折虽然言之有理,但是你所提出的建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朝廷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这样的行动。”
李二缓缓开口道,“而且,冯盎是朝廷的重要官员,他的行为举止代表着朝廷的形象和利益。”
“如果他的狂妄之语被轻易赦免,就会让其他官员产生效仿之心,这不利于朝廷的治理。”
秦川心中一沉,知道李二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是,他并不想就此放弃自己的主张。
“陛下,微臣并非要求朝廷轻易赦免冯盎。”秦川叩首道,“但是,朝廷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采取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岭南地区的问题。”
“如果只是一味地惩罚和打压,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么岭南地区的乱象将会继续存在下去,甚至会愈演愈烈。”
秦川的话让李二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明白秦川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岭南地区的问题确实需要得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
但是,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也需要得到其他官员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