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听着秦川的话有些愣住了,他听出了这一句问话里的双关寓意,一层意思是问他是不是要取代太子哥哥跑到幽州北边去。
另一层意思是问他是不是想要取代李承乾自己去当这个太子。
李泰不知道秦川问这话的本意,自然也不好立刻就回答。
见李泰呆愣着没有回答,秦川以为是自己没有问明白,于是更加直白地问了一句:“你要杀了你哥哥吗?”
你要杀了你哥哥吗?
这一句话在李泰的耳边炸开,他眸光中有些慌乱地看向秦川,不知道他这大不敬的话是什么意思。
从来没有人这么直白地问过他这个问题,回过神的李泰下意识的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的恐惧与慌乱并做不得假。
看着此刻的李泰,秦川才算真的摸清楚了李泰对李承乾的态度。
后世所有的历史资料里都在说李泰是一个野心家,他从小就觊觎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两人从小就势如水火。
但是此刻在秦川看来,后世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他看着眼前的李泰,他突然反应过来,这半大小子之所以什么都要和李承乾比个高低,完全是因为在意他的哥哥。
就是一种小孩子之间自尊心的攀比,这种攀比并不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
所以当秦川问他,是不是要杀了他的哥哥,他的眼中才会流露出难以形容的恐慌。
看着摇头如拨浪鼓的魏王,秦川无奈地叹了口气:“若你不想要杀了他,你为何表现出要他太子之位的模样?”
“我想要和他争抢,和会不会杀死他这是两回事。”
李泰有些倔强地开口,似乎在他的概念里,太子之位只是一个平常的玩具,抢过来后,只不过是他们两的位置互换罢了。
秦川看着眼前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或许难以让他理解。
一个人一旦身上背着一个太子的名号,那么哪一天这个名号被摘下来了,这个人也就死了,没有死的话也与行尸走肉差不多了。
“太子殿下,一旦不是太子殿下了,他就离死差不多了,陛下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为了保护你们兄弟两,所以才不再给你发任务了。”
秦川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让李泰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秦川知道他如今事事要和太子争抢,一定不是自己本来就愿意的,肯定是平日里和他接触的有心之人对他洗脑的。
如果他和李承乾都不是一个母亲生的,秦川还能怀疑可能是一些嫔妃做着太后梦,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而出的昏招。
但是李承乾和李泰都是同父同母,他们的至亲之人根本没有撺掇他们反目成仇的动机。
所以秦川思来想去,估摸着能让李泰生出不该有的心思,除了李二那雨露均着的宠爱方法,必然还有一些居心叵测官员的挑拨。
因为从龙之功这样的功绩,对他们的仕途,对他们的家族,对他们的未来都是不可磨灭的功绩。
没有一个臣子对这样的功绩不心动,所以在面对同为皇嫡子的李泰,他们会忍不住说一些蛊惑之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我说的话,那你就不要再拉拢朝臣了,特别是那些嘴上总有意无意将你和太子比较的人,你更要远离。”
秦川已经提醒得很清楚了,就差叫他别出门就待在宫里吟诗作对了。
哪里想到李泰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一脸不认同地说道:“那不行,不拉拢他们,他们也会向其他皇子靠近,也会向太子靠近。”
“到时候,到时候,我会被抛弃的。”
李泰此刻像一个要将自己心爱糖果割舍出去的幼童,心里没有办法接受自己好不容得来的一切,说放弃就放弃。
秦川目光有些呆滞地望着手边在袅袅冒着热气的茶盏,决定换一个角度继续说服他。
“你觉得你拉拢了朝臣,是能当上太子,还是能让陛下与你更亲近?”
“你知道李承乾为什么会是太子吗?”秦川直接也不管什么大逆不道之类的话了,脑袋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李泰没有想到秦川已经开始不设防了,属于有什么就说什么,他有些顾忌地看了看门外,确定周围都是自己的人后,放心地开口:“他生来便是。”
“不对,”秦川否认了李泰的答案,而是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泰,一字一句告诉他,“他是太子,是因为陛下让他当太子,换句话说,陛下想让谁当太子,谁就是太子。”
“所以,你去争抢太子的东西,不仅容易让你们兄弟反目成仇,还有可能会再发生一次玄武门之变。”秦川耐心地想李泰摆事实讲道理,已经不惜拿出一些禁忌的词汇。
李泰恍惚着点了点头,秦川见状趁热打铁地说道:“所以如果你又不想害死太子,又不想陛下与你生分的话,就放弃拉拢朝臣吧,你这皇亲国戚的身份,足够你不被任何人抛弃。”
秦川的确将李泰说动了,他似乎已经明白了为什么父皇最近态度转变如此之大,但是他也更佳有些迷茫了。
他转头盯着秦川有些委屈地开口:“可是我不去和太子哥哥争抢,我之后做什么呢?”
李泰从小和太子争抢惯了,仿佛他所有的目标与目的都是围绕着与太子争抢,如今突然有人告诉他,别再那么做了,他仿佛一下失去所有的目标。
秦川见状立马送上橄榄枝:“世界这么大,能做的事情很多啊,如果不愿意做一个闲散王爷,就和我一起做生意吧?我可太需要一个皇子来和我合作了。”
长安县子的才名在外,比他的才名更大更响亮的是他的经商头脑。
李二都愿意和他做生意,更别说李泰了,所以听到秦川愿意和自己做生意,李泰心底的阴霾一扫而空:“我们做什么生意?”
看着真真切切对做生意有兴趣的李泰,秦川知道自己已经大大成功了。
如果那一次和李二在后花园的推心置腹谈话,只是让那个历史悲剧有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性避免,那么此刻他已经确定,那个悲剧一定能百分之一百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