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今关中大旱民不聊生,上书房教习秦川贡献动力水车设计图,有功于社稷,特封长安县子,食邑五百户,俸禄三百石,锦锻百匹,钦此。”
这殷国公府的表少爷秦川因献策有功被册封长安县子的消息,瞬间传遍了长安城。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石子落入湖中,瞬间在长安城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时间,长安城里充满了对秦川的讨论与猜测,百姓们茶余饭后纷纷议论纷纷。
有些人声称远远见过秦川一面,对秦川的样貌充满了赞美,认为他是一位风华绝代的青年才俊。
说他的长相英俊,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自信与睿智,高 挺的鼻梁与坚毅的下巴让人忍不住心生敬仰。
说他的目光明亮而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百姓们称他为长安城的明日 之星,是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年轻人。
然而,也有些人对秦川的样貌表示贬损。
他们认为,虽然秦川有着一副英俊的外表,但缺乏一种深沉与内敛。
他们认为他的容貌太过娇美,缺乏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有人甚至嘲笑他看起来像个花瓶,只会讲理论却缺乏实际能力。
这些议论纷纷扬扬,蔓延于长安城的街头巷尾。
百姓们在茶楼、酒馆和家中讨论着秦川的样貌和能力,争论不休。
甚至将他和秦怀玉做着对比,争论着谁才是这长安城里女子最想嫁的男子。
而这两个正被百姓们比较的人,如今正在天香楼的二楼雅间喝酒聊天。
“你看看这可是因为你的酒,而办的每月诗酒会,怎么样,我是不是很有商业头脑。”秦怀玉示意秦川看着一楼大堂热闹的活动,这可都是他们白花花的银子阿。
但是秦川却好像提不起精神,秦怀玉见状一把搂住他说道:“你别担心了,你要找的人,今天肯定会来的。”
没错秦川动用了秦怀玉的人脉,要找一个叫李淳罡的人。
按照秦川后世的记忆,唐朝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叫李淳罡。
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在天文学、历法学以及八卦六壬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虽然历史上对他的个人生平了解有限,但据说在贞观二十五年,李淳罡有一次在宫廷中向太宗展示了他的计算和预测天象的能力。
他利用自己研究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准确地预测了一次日食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太宗对此非常惊叹,并亲自验证了他的预测结果,发现确实准确无误。
自那之后太宗对他推崇备至,被赞誉为“天下未有其匹”。
他被任命为钦天监的三品博士,负责研究和推演历法,向皇帝提供关于天象和历法修正的建议。
也就是说李淳罡被重用是几十年后,现在他应该没有被皇帝看到,所以如果他能让李淳罡早一些被皇帝看见。
那么借他之口,说出的一些预言或许可以被李二重视起来。
自己也能暂避锋芒,又能救助百姓。
秦川的这一打算,被“算计”的那个李淳罡并不知情,此刻他正坐在钦天监中的小室,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望。
尽管他自诩自己是一名卓越的天文学家,他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和认可。
二十六岁的他关于天文的研究和洞见,似乎一直被埋没在这个官僚体制中。
厌倦了枯燥的琐事和无趣的争斗,李淳罡决定离开一会儿,找个地方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
他来到了长安城内闻名的天香楼,希望通过美酒和欢声笑语来忘却一些烦恼。
当李淳罡走进天香楼,他发现这里已经坐满了各色人物。
天香楼里烛光摇曳,酒香四溢。
李淳罡坐在角落,醇美的美酒一杯杯倒入他的杯中,却无法驱散心头的落寞。
他心中的才华在朝廷中碰壁,遭受到的冷落让他心灰意冷,感到怀才不遇。
正当李淳罡准备倒下一杯酒的时候,一杯清香的美酒倏地从侧边递来。
他抬起头,瞧见面容清秀的年轻人微笑着看着他,微笑着说道:“可否与我共饮两杯?”
李淳罡转过身,眼中露出一丝惊讶:“你是?”
“我今天和我兄弟来这里庆祝我升官的,见兄台郁闷特来陪你喝两杯,希望我的好运也能分一些给你。”
的确这种酒楼里,开心的人和不开心的人相融,有人愿意来宽慰陌生人,已经是莫大的善意。
李淳罡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体面人,就算心中苦涩,也不会伸手打笑脸人。
只能顺着秦川的话问下去:“恭喜阁下,敢问您在哪个衙口高就?”
秦川对着他碰杯后谦虚道:“高就谈不上,我不过是区区长安县子。”
“哦,原来是近期风头无两的长安县子,失敬失敬,在下钦天监监丞,也算和县子为同朝的同侪。”
他们两个不在同一套体系,自然也分不出个官职大小,故这样同侪相互称呼也算得体。
而秦川听完李淳罡的介绍后,明显对他更加热情起来。
话里话外都是对他职业的崇拜。
李淳罡见秦川的热情不做假,更加乐意与他交谈,推杯换盏。
他们坐在一起,勾肩搭背地交谈,见李淳罡举杯喝下一口美酒,明显放下戒备放松了下来。
秦川微笑道:“李兄,我最近对日食月食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我发现这些现象并不是非是天灾人祸,它们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能够预测到它们的发生时间和特征。”
李淳罡听到此处,心中不禁一动。
这正是他所研究的领域,他深信天文学是有着精确规律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他激动地说道:“秦兄有此发现,实在令人振奋。我也有着类似的研究,我相信日食月食背后有着独特的秩序。如若能相互交流、探讨,定能共同提高。”
秦川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对李淳罡的赞赏:“李兄的观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