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莞被这林三公子的话给噎住了,是啊,人家的收购价低贱,那是人家有垄断的资本,你就是生气,不乐意,又能怎样?难道当真千里迢迢的拿到帝都去卖?
那林夫人却甚是八面玲珑,嫣然一笑,拉着李莞的手叉开话题,“哎哟,姑娘一口官话,难道不是这本地人吗?还有姑娘的这身打扮,妾身也是第一次见到,当真新奇,姑娘是哪里人啊?”
李莞又是一窒,姐是哪里人?说出来吓死你们,姐是你们想都想不到的二十一世纪人。
于是,她也只能干笑着打哈哈,“我就是这里人,只不过以前和帝都人打过交道,会说一点官话罢了。”
林夫人见成功的转移了话题,语气更是亲热了,拍着李莞的手,“见面就是缘分,姑娘以后要是到帝都来玩,记得一定来找我,我这人就是爱到处游玩,到处结交朋友呢。”
李莞突然心中一动,说道:“夫人既然爱四处游玩,想必是见多识广,那夫人一定见过棉花是吧?”
“棉花?”林夫人一愣,不明白她问这是啥意思。
“就是可以织布,可以做棉衣棉被的棉花。”李莞解释。
林夫人点头,“噢,这个啊,当然见过,南方种植的很多。”
李莞眼睛一亮,“这里既然是夫人家的产业,那我可不可以求夫人帮个忙?”
林夫人眼神闪了闪,但面上依然笑靥如花,“姑娘且先说说,若能帮上忙,妾身自然是会尽力的。”
话是这么说,口气却客气疏离了一些。
李莞道:“我想请夫人能否让贵店来往的人,帮忙从南方带点棉花种籽过来,也不需要很多,几斤就可以了。”只要有了种籽,以后就可以慢慢的大量种植。
林夫人显然是松了一口气,立刻一口答应,“这个好办,我们正要往南方去,到时候叫人送一些过来。”
李莞大喜,只要种植了棉花,以后山洼村人自己纺纱织布,就不缺衣服穿了,衣食不缺,就等于是小康生活了。
“谢谢夫人,谢谢!”李莞真心实意的道谢,刚才因为山狐被卖低价的郁闷已经完全消散了,毕竟在这大山里,就是拿着银子,也买不到想要的种籽啊。
林夫人显然也对她不再怨愤山狐收购价格低而高兴,约定等棉花种籽带到了,就让这里的掌柜通知她来取,而且不要一文钱。
李莞也不客气,毕竟山狐皮那么便宜的卖给他们,他们已经不知赚了多少倍。
杨木一直安静的站在一旁,对他来说,他的娘子原本就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有什么样的奇怪举动都不奇怪,她做什么事他都会支持。
从山货铺子出来,杨木便领着她去吃饭。在一家面摊前的凉棚下坐了,要了一盘肉包子,两碗面。
肉包子一文钱两个,面条也是一文钱两碗,馒头一文钱四个。这让李莞忍不住怀疑,要是客人只吃一碗面条,这钱怎么算?她却不知,这里来往吃饭的大多数都是男人,而这些男人,不是猎户便是农夫,皆食量颇大,虽然那面碗很大,但两碗面也才刚够他们吃饱。倘若真有只吃一碗面的客人,付一文钱,还可以带走一个肉包子或者是两个馒头的。
李莞联想到这里的那么低贱的米价,想必面粉价格也不会太高,这样说来,这小小的路边面摊,其中的利润其实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她对于做生意不感兴趣,她已经接受并且喜欢上了山洼村那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
相对于低贱的米价小麦价格,其实这里的面摊来光顾的都是赶远路的山民,大多是干粮吃完了,不得不在集镇上花钱买点干粮。就好比杨木,倘若是他一个人来赶集,顶多是花上两文钱买八个馒头带在路上吃,绝不会花钱吃面和吃肉包子,今天如此大方,是因为有李莞跟着,希望她能吃好点,就是花点钱也值得。
李莞将自己碗里的面条又分了一半给杨木,吃了半碗面条,一个肉包子,感觉很饱了。杨木知道她饭量小,便没多说什么。
吃完饭,又买够了路上吃的馒头包子,两人这才起身去采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家里盐巴已经不多了,李莞最近又总是要腌制干鱼,倘若猎到没法拿来卖的野兽,也是要腌制起来慢慢吃,这样盐巴的消耗就比较大了,必须多买点。
待到她得知一斤盐巴要二十文钱时,不禁暗暗叹气。虽然知道盐巴在古代属于管制和高赋税商品,但这一斗米才卖八文钱,等于三十斤米才能换一斤盐巴,就算盐巴每日的消耗量很少,但倘若腌制咸菜或腌制其他东西呢?别的生活用品这样贵,这让那些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何来收入啊?
好在山洼村靠山吃山,还有点别的经济收入,倘若单靠种地,当真是没法过日子了。
-------------------------------PS;
关于文中一斗米的价格,姐是百度搜索古代物价,从中找出比较安定富庶朝代的米价来确定的。米价最贱时,斗米三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平民百姓每天开门七件事,首先关心的当然是米价。据《汉书·食货志》讲:“岁数丰穰(连年丰收),谷至石五钱,以一石谷舂五斗米计(古时之米均指粟,即小米),是一斗米值一钱也。”《明帝记》又载:“岁比登稔(丰收),粟斛三十,十斗为斛,是每斗三文也。”说明古代米价最贱的年头,大约发生在西汉初年文、景皇帝的年代,而最贵者,《食货志》云:“元帝即位,齐地饥,谷(每)石三百馀(钱),民多饿死。”王莽时,青、徐(二州)人相食,米石二千钱。
米价是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联系在一起的,米价贱,反而能说明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定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