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后院的湖中央,沈夜趁着中秋月色正好带着玉棠在湖里泛舟赏月。
船桨在湖水上打过,玉棠在船舱里看着那个正在卖力划船的男人,又伸出头望望天上的明月,月色皎皎。
她笑笑也就这个男人能想的出夜半泛舟赏月的事情。
沈夜回头粲然一笑,他柔声对玉棠道。
“我这赏月的法子可让县主娘娘满意?”
玉棠微笑着看他,不答话,沈夜见状已知她心中是满意的,不然按照玉棠的性子就该开口讥讽自己了。
小船停在了一个最适合赏月的地方,沈夜小心的扶着玉棠去了船头,还贴心的拿出一张帕子垫在船上然后再让玉棠坐。
“我没那么金贵这些事情不用做的”玉棠小声说着。
沈夜不理她的话执意让她坐在那帕子上,宽大的手掌包裹起她的,他认真的说:“在我眼里,你就该被这么对待。”
“只要有我在,以后京中的任何人都不敢随意欺负你。”
玉棠盈盈的笑着。
“那皇上呢?”
“以后你就是我的妻子,皇上不会去为难一个臣子之妻,这样有损他的清誉,言官会提醒他的。”
“没成想你的面子还挺大。”
沈夜望着天上的圆月,他道。
“你在闺中时,难道不曾听过我的事迹?”
事迹?玉棠不知沈夜指的是什么?是他以前常去青楼与那些行首吟诗作对?还是他在朝堂上舌战群儒的事情。无论哪一件在今夜这种时候都不宜拿出来谈论。
沈夜说完此话也不免有些后悔,自己刚回天和那几年确实放纵了些,爱去一些风月场所,毕竟在西夏时总是日夜担惊受怕,回了天和就放松许多,他小心翼翼瞥了眼玉棠。
随后清了清嗓音,脸色不自然的转向别处,此时也不知该把手放在哪里了,在腿上不自在的擦着,他道。
“嗯~若没听过就算了,不是什么值得提起的事情,我们还是安心赏月吧。”
“好”见沈夜有意迈过去这么事情,玉棠也装作不知,安心赏月。
只是望着这月色,她想起宫中的宴会此时不知是何情形,她转头正想问沈夜宫里一切可还顺利,回头瞧见沈夜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在自己面前。
“这是?”
“打开瞧瞧?”
玉棠接下打开里面露出一枚戒指,上面嵌着一颗硕大的珍珠有拇指那么大。
月色映照下,显的尤其明亮。
耳边传来沈夜温和的嗓音,“从临安回来后,我就着人在刺桐寻这珠子。”
“刺桐?”玉棠歪头看向他。
“对”沈夜点头,“就是咱们未去成的刺桐,那里临海这种尺寸的珠子好寻一些。”
沈夜拿起戒指,轻轻戴在玉棠莹白的手指上,在她耳边又落下一吻。
珍珠难寻,可见沈夜对玉棠的重视,她不知该如何回应沈夜对自己的爱意于是也回头对着沈夜的脸颊一吻。
这动作惹的沈夜激动不已,热情地立即拉她入怀。
月色下,两人难分难舍,玉棠角色燥热不已全身升起一身细密的薄汗。
一阵风吹来,她在沈夜怀里打了个冷颤。
“可是觉得凉了?”
玉棠摇头,“就是觉得身子热了些又被风睡了下,一时间没受住。”
湖上的风渐渐大了,沈夜怕两人着凉就拥着玉棠回了船舱,拿起船桨慢慢的摇回湖边。
沈夜撑船时,眼睛还止不住的往船舱里瞧着,因为玉棠笑意盈盈的一直看着自己撑船。
她生的好看,自然笑起来也好看。
船到驶到湖边,子全和云初已经在那里候着了。
云初立即在玉棠身上披了件披风,“湖边风大姑娘小心着凉。”
两人前往湖边赏月时,沈夜已经差子全去探宫中的消息,见他归来。
沈夜问:“宫中如何了?”
“回相爷,事情已成。”
玉棠听后身子僵了下,不动声色的叹了口气,心中还是止不住对江音的关心。
“她如何了?”
子全道。
“县主娘娘放心,皇上对江姑娘喜欢着呢?只是以后不好称她为江姑娘了。”
“为何?”
“江姑娘是以京中盛大人家里的二姑娘身份进宫的,不是流雨台的行首。”
“哦,知道了。”玉棠庆幸沈夜给了她一个好身份,她又想起一个问题,把沈夜拉在了一旁,悄声问着。
“江音不是处子之身,且生养过孩子,皇上会不知道吗?”
沈夜没想着她这么直白,面上突然一红,好在夜色下不太明显,他道。
“江音找了流雨台的妈妈为她想了一个法子,具体是什么我一男子也不方便问的太过仔细,只知她有把握。”
“那梁贵妃呢?她知道江音的身份若说出去了,岂不是会露馅儿?”
“她不敢?”沈夜笃定的说。
玉棠向他投去疑问,沈夜拉起她的手,往府中走去,与她慢慢说着。
“依我看梁贵妃不会的,江音得了皇上的喜欢,若她说出江音之前跟过梁雨声,天子震怒之下梁家也会受到波及。”
可玉棠还是担忧,那个疯女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沈夜拥着她走在国公府的小路上,他说:“你放宽心,宫中也有我的人,江音她不会有危险的。”
“嗯,我信你。”
玉棠应的快,沈夜心中十分欣慰,可见她目前对自己是信任的,
沈夜又道。
“以后这些事情都由我来管,白老太太那边我也一直派人找。”
“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劳累,有些事情我能帮上你的。”
“是吗?”沈夜停下脚步看着她不以为然。
“你不信我?”
不是沈夜不相信,而是玉棠实在忙不过来,等着她的还有一大堆事情。
两人被赐了婚,自然要在京中举行酒席宴请客人。
沈夜是丞相,玉棠是县主这两人的身份都尊贵无比,这件事情是如何推脱不掉的。
三日后,便在国公府举行了酒席宴会。
按理说沈夜是男方,应在丞相府举行的,可她怕玉棠不自在就把地点安排在了国公府。
施墨年不在家,程氏作为玉棠的嫂嫂负责起了这次宴会。
宴会前一晚,程氏还在国公府里查看明日宴会的东西备的是否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