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僭越
王动2025-07-02 18:403,419

吴天看着孙掌柜拟好的契书,表情有些动容。

因为这份契书上约定给他的稿费,远不止每卷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银子只是每一卷的保底费,在这个基础上,昌阳商会每卖出去一卷话本,都会给吴天一串大钱的分成。

吴天要写五卷,所以真想买的人,要买齐就要买五卷。

夏国二十二府,一百八十五县,超过一千万人口,识字率……就按吴天那个时空的宋朝的7%来算,就是七十万。

最理想的状态下,如果一人一套,都买齐五卷《梁祝》,那么吴天的分成就是:70万人×5卷÷8=43.75万两银子。

相当于他在刘府不吃不喝,做4.4万年总账的收入综合。

心里这么粗略一算,吴天顿时头皮发麻……妈耶!这可真的是一笔烫手的银子!

想想看,齐怀秀之前聘请吴天在刘府当总账,许诺的一年俸银,也才十两银子,这都是高收入了。

青阳县城的普通百姓,辛苦一年的收入,肯定是不到十两银子的,乡下的农民收入就更低了……全夏国老百姓的收入状况,都差不太多。

《梁祝》的故事质量加上颜真卿的楷书,吴天不觉得四十三万两银子的稿费算高,但在这个抄底收入大环境里,这笔银子还是太招人眼红了。

而吴天在半个月以前,还是个奴隶呢,他真的扛不住别人的觊觎。

昌阳商会这样的皇商,发行拓印本的话本,本来就已经是宣传吴天的书法和名气了,吴天不能名和利全都要……全都要就全都保不住,还是得苟住才行啊。

脑子里飞快闪过思考,吴天瞬间就做出决断。

“夏伯父对小侄儿了太过抬爱,小侄儿受之惶恐啊……所以,还是得麻烦夏伯父,亲自帮小侄儿再拟一份契书。”吴天说道:“放心,不复杂的,就一句话的事儿。”

“你说。”夏沧海好奇地看着吴天。

他已经隐约猜到了吴天打算做什么,但是,又不是太确定。

陈西明、张有根和孙掌柜,乃至夏荷,都好奇地看着吴天,不知道这么优厚的条件,他为什么还有别的要求?难道这还不满足吗?

“请夏伯父帮忙亲笔写一份捐赠契书,昌阳商会发给小侄儿的所有分成,都捐了,由昌阳商会帮忙在各地建学堂。”

吴天说完,屋里顿时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吴天的大手笔给惊呆了。

陈西明的大胖脸已经红的泛血,他顾不了那么多,抓着吴天的袖子,大声说道:“兄弟,你疯……不是,你再想想,那可是一大笔银子。”

张有根嘴唇哆嗦着,掰着手指头在算,这笔银子能盖多少学堂……结果他发现,算不了,只知道,很多。

孙掌柜和、夏荷他们,也都是差不多的事情,看向吴天的眼神,既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但也发自内心的不解。

为什么?

夏沧海却在极度震惊之后,表情变得有些严肃,说道:“贤侄,你可知,你这一笔可就捐出去几十万两银子了……而且,有些不妥,僭越了。”

吴天心说,我可太知道了,就算估算的七十万识字人口里,只有十分之一购买全套的五卷《梁祝》,那也是四万两银子呢,还是相当于我干总账时不吃不喝4.4千年的收入总和。

一句话,还是太多,无论如何都太多了。

所以留多少,其实都不合适,干脆,全捐了,一分不留。

至于夏沧海说的僭越,吴天也知道,确实是僭越了。

不管是封建时代还是什么时代,做慈善,都要讲究一个“心里有逼数,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比如吴天那个时空的明朝,朱元璋号召大家捐修城墙,金陵首富沈万三几乎是耗尽家财,活儿干的贼实诚,他捐修的那段城墙比官方修的更坚固,然后……然后沈万三全家都无了,死的贼惨。

为啥?

就因为四个字:恩出于上!

针对老百姓的普惠型慈善,必须要由皇帝,或者国家来出面的,你一个私人,你这么干,那就是想造反,官方绝对不会接受任何解释,你死定了。

吴天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所以他很有逼数,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他马上说道:“这就要夏伯父亲笔书写契约的意义了,小侄儿懂的太少,只能拜托夏伯父,像一个不僭越的办法。”

连续听到夏沧海和吴天都提及了“僭越”这个词,屋里的其他人,也逐渐从六位数银子的巨额捐款中,清醒下来,get到了“僭越”这个词的可怕。

随即,一个个都冷汗淋漓,闭紧嘴巴,做起了鹌鹑,再无人敢发出声音。

陈西明甚至有点儿发抖。

僭越……还能僭越什么?

皇权呗。

那他妈可是要掉脑袋的,谁不怕?

夏沧海不怕,因为他姓夏……他本人就是夏氏皇族的远亲,算起来也是一家人,甚至他这个商会会长也是皇帝亲自任命的。

好吧,这些都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规避。

指了指吴天,夏沧海笑道:“你这小家伙,真是狡猾。”

确实狡猾,坚持要夏沧海亲笔书写契约,那就是死活也要把夏沧海拉上船……要是吴天僭越了,那也是夏沧海亲笔书写的捐赠契约有问题,至少责任不完全是吴天的。

吴天也不解释,陪上一个大大的笑脸。

夏沧海对吴天是真心欣赏,略一思忖,提笔就写。

刷……

孙掌柜第一个转过身,回避不看。

随即,陈西明、张有根和夏荷也纷纷醒悟过来,慌忙转身,回避不看。

夏沧海也不管其他人,很快写好,拿给吴天看。

吴天接过来一看……嚯!这马屁拍的呀!老夏你牛逼!

反正就是各种吹嘘夏国皇帝是如何的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各种牛逼,各种功绩,简直是普度众生的菩萨……所以吴天一个草民,才能在书法上略有造诣,全是因为托了皇帝的洪福。

既然是书法略有造诣,便想着要效忠我皇,于是斗胆把分成给捐了……是捐给皇帝了。

妥了!

安全了!顺便还间接搭上了皇帝的线。

接下来,吴天都能猜到皇帝会怎么做……从内帑拨一笔银子,加上吴天捐的,一起拨下去,至于是建学堂还是搞别的什么,那就不管了,反正皇帝肯定会自己出一部分。

如果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会发个诏书,点明表扬一下吴天,给自己刷文治教化的功绩的同时,顺便抬一手吴天。

如果是个厚道的皇帝,不发诏书,也会在恰当的场合,金口玉言地点明表扬一下吴天。

如果是个蠢笨的皇帝,那就是提也不提吴天的名字,甚至连吴天捐的银子也全私吞了。

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吴天那个时空,历朝历代的几百上千个皇帝,真正宅心仁厚的好皇帝,屈指可数,平庸的皇帝才是主流,甚至昏君暴君都不少。

就再看吧,吴天也不着急,反正锅他是甩出去了,不管皇帝是个啥皇帝,反正他的名气会随着拓印话本的销售,传遍全国。

而且,吴天捐的是分成,又不是保底银子……五卷《梁祝》,保底银子就是两千五百两呢。

还是按刘府总账的年收入算,这笔保底银子,也相当于他不吃不喝,干刘府总账二百五十年的收入总和了。

这才是低调享受实惠,也是为什么夏沧海会特别欣赏吴天……这才是真聪明。

至此,和昌阳商会的合作,就算是敲定了,皆大欢喜。

夏沧海起身要走……哦不,陈西明还有问题,他拼命地朝吴天使眼色。

吴天心中暗笑,但却假装不懂,于是说道:“夏伯父,稍等,我明哥还有话要说。”

陈西明顿时额头上全是汗,他在皇商会长面前,可是卑微到了极点,说话都带着颤音。

“我我我……我就是想问一下,夏会长,这个,我们的结算方式……”

夏沧海微微颔首,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既然是吴天要和陈西明合伙组个小商会,和昌阳商会合作,那就是公对公了,确实有必要谈一下结算方式。

咳……其实也未必。

如果不谈,夏沧海会直接按高端铅板书的市场零售价来收购,看在吴天的面子上,他就不挣小家伙的银子了。

可陈西明没理解吴天和夏沧海的默契,他觉得这是个漏洞,现在不提,等夏沧海走了,拍板的人不在了……他到哪找夏沧海去?

人家可是皇商,全国各自地跑的。

所以陈西明只能硬着头皮,主动提及,还觉得自己是在帮吴天擦屁股。

但在夏沧海看来……本来我看在吴天的面子上,是没打算挣你俩的银子的,可你既然提了……我给的是吴天的面子,又不是给你面子,你算老几?你也配直接和我谈?

所以夏沧海看了孙掌柜一眼。

孙掌柜秒懂,当即把话题揽到自己身上,说道:“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不过这个我就能做主,就不用麻烦会长大人了。

我觉得,就按市场行情来吧,我们昌阳商会按铅板书的市场零售价的五成购书。

看在吴公子的面子上,我们昌阳商会可以在收货的时候,就直接一次性把货款付清。

不过,全国二十二个府,各地的市场零售价都有波动,所以每一批的价格也难免有波动,这个我要事先说明的……陈公子可能接受?”

五成……略微有点儿低了,但也在陈西明的心理价位上。

其实陈西明最理想的心理价位,是凭吴天的面子,要到六成。

但昌阳商会不压货款啊,一次性付清,又让陈西明觉得……这太可以了啊,便宜占大了啊。

要知道,一般商会压货款可是至少三个月起,通常是半年,但是压一年、甚至两年的也不鲜见。

不压钱,就极大地减轻了陈西明的投资和周转的压力,算得上是很好的契约了。

陈西明兴高采烈地接受了。

吴天迎上夏沧海似笑非笑的眼神,颇有些哭笑不得……好家伙,怎么搞得好像你占了大便宜似的,你可知你让咱俩吃了多大的亏吗?

不行,我不能跟这蠢货组团做生意,我得让老张做我的白手套。

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 摆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极品小家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