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落英在周四海家里住下已经半个多月了。
周家夫妇是好吃好喝的紧着她先。尤其是周王氏生怕周四海觉着自己对他这个侄女苛刻招待不周,那热情劲把周四海这个亲表叔都比下去了。
这些时日归落英和周王氏处下来,发觉周王氏这人是个内心算不上真良善,可肚子也塞不住坏水的女子。有时倒是实在得有些蠢笨了。她是依附周四海生存的女子,一切以周四海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周四海练的那一身功夫她全然不知,有她和她爹爹这么一门子亲戚在京都住了十几年也全不晓得。周四海给归落英编的那一套古州人士、父母遭水难不在的鬼话她也全信了。
也是信了这个。周王氏格外同情归落英的遭遇。还说道着要给归落英在京都找户好人家的亲事,要让归落英衣食无忧。
周四海竟也同意周王氏的想法。归落英只觉周四海是脑袋歪了!前路灰暗不明,归尘下落不明。这两口子居然想着把她嫁出去。现在是何等情况?周四海不比她清楚,居然还想着为她说媒。
不过这些时日住着归落英和她这位表叔倒是熟络了不少。
周四海还和她说起了归尘年轻时候的事,说归尘和他是同门学艺的。归尘是他们那辈师兄弟里最出类拔萃的,也是最招姑娘喜欢的。
周四海还给归落英画了幅归尘没成婚前的人像。当然这和归落英从小见着的也差不了多少,就是周四海给画的归尘更为年轻肆意洒脱。
归落英也趁着和表叔熟络的机会打听归尘所说的那个富商是何人?是否是真的是富商还是别的什么人物?周四海嘴严得很,归落英是一根毛都没拔下来。
归落英担心归尘心里急得是火烧火燎的。天天这么闲散待着火气都变得贼大,两个表弟周安、周康看着她都躲得远远的。
见归落英火气直窜,周王氏不明所以的觉着是自己没给她物色到好人家。
为这今儿周王氏又找了刘媒婆来家里。
自从有了给归落英张罗好人家的念头。
住在街口的刘媒婆便时常出现在周家。
每每来都是给周王氏说物色到不错的。
而每每都让周王氏挑刺看不上怼回去。
归落英觉得周王氏要给她找好人家嫁出去这事,一时半会也成不了任由她折腾。
可今天刘媒婆物色的这些好男儿居然没有全军覆没。竟有一个被周王氏看上的。
刘媒婆这次物色了四个小子。有什么言相族弟老婆娘家杨家的庶出的小儿子杨宣、有城北祥明酒楼老板的外甥王良吉、还有家住城西京都衙门里的马捕头家的儿子马福和孟府管家的儿子、二公子云台的随侍下属吴新。
前三个全让周王氏否了。唯独看上个吴新。
说是言相族弟老婆娘家杨家的庶出的小儿子是个闯祸精败家子,京都城里好人家的姑娘都不乐意嫁给他。刘媒婆怎好意思给他家姑娘做媒。
而祥明酒楼老板的外甥王良吉和城西马捕头家的儿子马福吗?
王良吉今年年初刚和城西孙家的姑娘和离,周王氏说他家的好姑娘不能配过去!马捕头那暴脾气头两年老婆都打跑了。儿子随了他老爹也是个暴脾气,周王氏则表示决不能让姑娘过去受气。
周王氏耿直反怼把刘媒婆气得够呛。
好在刘媒婆手里还有吴新拿得出手。
见周王氏没挑吴新什么毛病。刘媒婆就来了劲把吴家祖宗几代都吐出来了。
归落英躲在厅堂屏风后面听了听。
吴家曾是孟府的家奴。吴家世代跟随孟家从军,吴家先祖早年在军中立功,家奴的身份也得已解除,经几代人的盘算如今家底也算殷实。但吴家人重承诺,依旧追随孟家守卫孟家人。
吴新的父亲吴俊不似先祖那么才干和善武艺,为人十分敦厚在孟府做了管家。吴新自然跟随了孟炎的孩子,吴新现下在孟炎养子云台手下做事,跟着云台住在孟府的云天别院。
最重要的是归落英嫁过去跟了吴新自然也是能进出孟府,自然是能得到孟府庇护,有了孟府庇护,也就相当于有元家庇护。在这京都有孟府和元府的庇护。谁敢欺负她?言氏家族那么豪横都不行。
周王氏想到这一层。当场在刘媒婆面前笑开了花。
刘媒婆是趁热打铁赶紧提议去孟府为归落英提亲。
周王氏直呼好好好。
提亲!开什么玩笑?我半月前刚在长街上对着云台胡诌了一通,这才多久会我家里就要向他的下属提亲把我嫁过去?归落英嗖的从屏风后跳了出来。
“不行”顾不得姑娘家的矜持。当然这玩意她也没有过。
“呦,这就是你家姑娘吧?”刘媒婆之前看着的都是人物小像,见着真人跟狼见到肉似的两眼放光。那是热情的都不顾归落英为啥跳出来的。径直上前拉起归落英的手说“英姑娘,这是害羞了?”
害你个头!归落英面上笑着,手集聚抗拒的抽回。
“英儿,你怎么出来了?姑娘家的怎么都不知羞。”周王氏端起长辈的谱。
“姑娘也是着急自己的婚事?姑娘是害羞了。”刘媒婆笑盈盈的。
“刘嫂嫂,你见笑了。”周王氏说着又把归落英往里屋里撵。
“哪里哪里。早知道姑娘这么俊。我该更尽心才是。”刘媒婆笑得更灿烂了。
两人你来我往压根没把归落英当回事。
归落英那个心里急啊!嫁谁也不能嫁到云台身边啊!那不是自投罗网吗?“表婶,刘家嫂嫂,方才你们说的孟府管家之子吴新,此人英儿自觉高攀不上不相配。还望表婶和刘家嫂嫂莫要张罗了。”
这话明晃晃的在拒绝。
周王氏和刘媒婆面上都挂不住了。
“你这丫头说什么呢?”周王氏佯装打了归落英几下。语重心长的接着说“吴家多好的人家啊。吴家追随孟家有孟家庇护。若能嫁过去,有孟府这样的人家庇护,一生都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