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林看出她的不对劲,立马将怀里的孩子递给了常秀姑,起身虚揽着张静槐的腰 向门口走去。
他先是体贴地给张静槐穿外套、系围巾,将张静槐裹得严严实实,自己这才拿起外套。
坐在客厅的大家伙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满腹疑问。
张静铛猜测说:“大姐不会是生气了,所以把小妮儿给骂了一顿吧?”
“不能吧~静禾最宠小妮儿了,我来这些年了,都没见她说过一句小妮儿的重话,她咋可能会骂小妮儿嘞?”虽是这样说,但常秀姑心里也拿不准。
心里同样好奇的曲学林从出门开始就搂着张静槐,也不说话,静静地陪着她走。
夜晚很冷,特别是他们才从温暖的屋里出来,更觉得冷风刺骨。
在张静槐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河边,那年张静槐落水,曲学林把她救起来的河边。
月光下,冰面映出岸两边光秃秃树杈的影子。
曲学林想不明白,大晚上的为什么要来这里。
若是其它三个季节也就算了,可以看看河水,可眼下河面都结冰了,并没有什么观赏的价值。
“时间过得真快。”张静槐忽然感慨出声。
曲学林很快反应过来,应声道:“嗯,那年一个小胖妞掉进河里,我都来不及想后果,听见呼救的声音,也就跳了进去。”
她被逗笑,歪头靠在他的肩上。
“结果救上来一个小胖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看,还讹上了我。”
那日的画面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她嘴角不自觉上扬。
曲学林说的没错,那时她确实是眼睛都不眨地盯着他看。
太好看了,也太新奇了。
记忆涌上脑海,她的内心逐渐平静,将那丝慌乱一点一点全部剔除。
她没和曲学林说什么,只是和他静静站了会,然后便握着他的手,插着他的兜,和他一起回了家。
翌日,她去找了张静禾。
“姐,我和你一起做福利院,钱还是人,能用得上我的,你尽管跟我说。”
张静禾摸摸自己的肚子,“不急,这是件大事,得好好筹划呢。咱们慢慢筹划着,等我肚子里的小家伙出来了再说吧。”
她之所以找张静槐商量,而不是自己干,也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原因。
张静槐的厂子规模不大,据她了解,应当刚刚回本,要想张静槐拿出钱来支持福利院的建设,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要想只靠她来维持福利院的运营,那也不现实,所以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她需要张静槐替她出面,趁着过年,拜访各界人士,获得各界的支持,不管是物资还是金钱。
这点是张静槐没有想到的,她原本以为只需要自己出钱或者出力。
听张静禾说,她要提着礼物去拜访各路各界的名人,心里不免有些发怵。
她不怕跟人打交道,但是这样带着目的的交际,难免有被人拒之门外的可能。
人怎么可能会不怕失败。
不过既然答应了下来,她就不能食言,只好硬着头皮,从年初三开始,和曲学林开着车,一家一家去找,一个一个笑脸去送。
刚开始去见的那几个人,张静禾都提前电话联系打过了招呼,所以她们进展得也还算顺利,虽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支持。
通过几次顺利下来,她们逐渐建立起了信心,脸皮也跟着厚了起来。
从年初三到元宵节那天,她们远远近近,拜访了三十多个人,热情招待她们的,有二十来个。
剩下的十来个人,其中有三个一听她们的来意,立马就变了脸色,连饭都不留他们吃,借口将他们请出了门。
其余那几个则都跟人精似的,说话九转十八弯,一不留神就把话题扯得十万八千里远。
张静槐和曲学林看出他们的意思,也没再多费口舌。
经过这十来天的串门,张静槐觉得自己完全变了个人,但凡来个什么人,她都能跟对方废话闲聊上几句,并且半点不会尴尬。
她不禁猜测,会不会办福利院根本就是个幌子,其实是大姐在磨练她的脸皮,锻炼她的社交能力。
不仅是她,曲学林也变了许多。
就连常秀姑和曲奶奶都说,曲学林变得健谈了。
年后游泳馆重新开业,他那几位队友也一脸诧异地看着他,说怎么过个年,嘴皮子利索了这么多。
前期的工作做下来,张静槐完全把建设福利院当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连自己厂里的事都没这么上心。
在和张静禾商量过后,她找到了省报记者,大力宣传了关于福利院的事,还透露出了某些老板和领导的姓名。
当然,这都是在取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
企业家花钱办公益,开办福利院,这是值得宣扬的好事。
所以在一家报纸报道了她们的事迹后,立马有其它报刊的记者联系到她们,同时联系她们的,还有之前那些还未明确表态的。
花点钱,能在报纸上显头露脸,买来好名声,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做公益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经过这么一宣传,福利院的建设进展快了许多。
张静槐身兼数职,整日忙得头昏脑胀,而张静禾大着肚子,她也不能把活推给张静禾来做。
好在这个时候,曲学林站了出来。
他说:“虽然我不懂,但是我可以学,只要你放心,我可以试着去做。”
心疼张静槐是一方面,实在也想支持福利院的开办也是一方面。
于是乎,曲学林也开始了身兼数职的日子。
游泳馆他几乎全交给了大表嫂和那几位队友打理,自己只是负责带那几位亲自挑选的学生。
剩下的时间里,他就帮着张静槐分担工作。
福利院的手续申办,在四月份的时候全部下达,他们拿到手续,正式开始动工。
在各方商榷下,福利院的选址定在了她们村,这是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决定。
不过想想也有据可依。
福利院是由张静禾张静槐姐妹俩提出创办的,地址离她们近些,自然也会方便她们管理。
被占地的村民也因此得到了一份土地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