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儿半跪在地上,精致的面庞上多了几分不解,但并没有开口讲话。
韩政一动作麻利的将半查在媚儿头上的簪子抽了出来,反握在手心中,“你该像你的名字一样,多和那些媚俗之物挂钩,本殿下养着你不是想看你做不知世俗的世家大小姐的。”
话毕,他完全无视跪在地上的媚儿,站起身走到她的梳妆台前,拿起桌上放置玉簪的盒子,轻蔑一笑,“金色的鸾凤簪子,想必这只是凤簪,鸾簪你继续留意着。”
媚儿这才有了反应,起身弯腰行礼道:“妾身知晓了。”
直到韩政一离开半柱香后,媚儿才反应过来,那人不过是来找自己拿簪子的。
她开始好奇,那样精美绝世的簪子,他是要自己收藏还是要赠予哪家姑娘的,她很清楚自己是韩政一很重要的一枚棋子,没有很重要的事情他不会轻易动用她。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他这次动用她,只是因为玉簪。
次日清晨,黎府。
由着昨日睡了一天的缘故,黎颜今天起的特别早,出门的时候院子里的家丁还在打扫卫生。
看着离巳时还有些时间,黎颜百无聊赖的懒在了自己院子里的秋千上,慵懒的晃着,完全没注意,树上一直躺着一个人。
她快要被晃睡着的时候,树上的人才出声,“我说,你这也太老年人生活了吧?”
黎颜被这声音吓得一惊,慌张的从秋千上落了下来,抬头张望着面前的四季青大树,容启一身绿衣刚好从上而落,稳稳的站在了黎颜面前。
“容启?”
黎颜几乎脱口而出,眼睁睁看着面前青帽绿衣的男孩大大咧咧的坐在自己刚刚荡过的秋千上。
“你今天还要去我老舅家吗?”
“老舅?”黎颜似乎很不习惯容启这种称呼,表情不自然道:“你来我院子里就是为了问这个?”
容启瞥了眼黎颜,摆了摆手道:“算了,你好无趣。”
看着突然来又挥手离开的少年,黎颜禁不住嘴角微微上扬,她竟然觉得这样的容启有点可爱。
如果,她没有经历那些事,或许她也是自由可爱的人。
黎颜来不及过多的伤悲,她今天还要到王府讨好她的大腿,要好生打扮一番才是。
黎颜前脚刚离开黎府,太子的轿撵便停在了黎府门口,韩统一脸嫌弃的站在门口,忒了一口唾液。
一旁的小太监恭恭敬敬的用手中的巾帕替他打落着裤腿,“太子殿下,不然小的去给您找把扫帚来扫扫这满地的晦气?”
韩统冷着脸伸手打了个停的手势,他今天是来请人的并不是来得罪人的,犯不着做那么大阵仗。
“臣黎正宗不知太子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黎正宗慌张的赶到门前弯腰行礼,脸上赔着笑意道:“太子殿下里面请,臣已经命人为殿下泡了茶水。”
韩统面上依旧是那副嫌弃的模样,从怀里拿出一副墨青色方帕捂在自己嘴上,明显向后退了一步,“黎大人带路吧。”
黎正宗尴尬的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笑眯眯的转身,看到知颜站在蔫蓝身旁,忙不迭的凑过去边走边道:“去后院告知大小姐二小姐,没我的命令不要到前院来。”
上次韩君彻一事让他有了记性,万不可能再让黎锦瑟在韩统面前再犯同样的错误。
韩统进门连坐的意思都没有,直愣愣的站在大厅中,黎正宗见状也只好跟着站着。
外人都知道,京都的太子韩统十分怕脏,其实他不是怕脏,只是在他眼里,皇宫外的事物都是臭的,而宫里的屎都是香的。
他直言不讳的看着黎正宗道:“黎大人,本宫奉父皇之命,特来告知黎大人,三日后宫里的灯会,请黎大人务必到场。”
这算是黎家第二次作为重臣被邀请进宫看灯会,在外人面前看来是殊荣,但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灯会有得就有失,运气好遇到的皇子好,或者家里的女眷被皇帝看中,都跟着飞黄腾达。
如果不好,说错一句话都是诛九族,万万不如自己在家过的舒服。
见黎正宗没有回应,韩统也没有任何吝啬,直接从怀里拿出了皇帝赏赐的那枚玉佩,看了眼黎正宗身后的蔫蓝,笑着招了招手。
“黎夫人。”
突然被点名的蔫蓝明显一愣,但依旧顺从的走到了韩统面前,行礼道:“臣妇蔫蓝参见太子殿下。”
韩统依旧笔直的站着,将手里的玉佩递给了一旁的奴才,奴才赶忙交付到了蔫蓝手中。
看着蔫蓝开心又疑惑的表情,韩统停了停才道:“本宫的母后听说黎夫人有个女儿一直在山里学医,想着那位小姐也该成年了,是时候该接回来了,让她也一并到灯会去见见世面。”
蔫蓝一听便来了兴趣,黎清末先是被摄政王抬了嫡女,成为了嫁给三殿下的候选人,现在又被皇后看中,他们蔫家光耀门楣的时刻总算是来了。
黎正宗忙不迭的解释道:“清末确实该回家了,只不过圣上赐婚,清末是要准备嫁给三殿下的人,再抛头露面怕是…”
“诶,黎大人,父皇虽然赐婚了,但并没有指定是哪位小姐,黎大人不能因为不确定的事平白抹了自己女儿择良婿的机会。”
话毕,韩统意有所指的对蔫蓝点了点头,蔫蓝立刻发觉,甚至已经想到了韩统在某个时候见过自己的女儿,现在是在暗示自己,让女儿嫁给他。
皇子和太子,她自然是替女儿选择太子的,忙笑劝道:“老爷,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只是赐了我们黎家婚,还没明确是哪个姑娘,太子殿下都亲自来请了,咱们再拒绝便是咱们没了度不是?”
黎正宗铁青着脸看着一旁爱慕虚荣的蔫蓝,见她手里死死捏着玉佩,想要发脾气却因为韩统在终究是控制住脾气道:“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韩统听到这句话才满意到笑着离开了黎府,临行前还不忘加一句道:“黎大人,那枚玉佩权当请柬与信物了,黎大人凭玉佩进宫,本太子若是在灯会上没看到三小姐带着玉佩出现,可是要怪罪黎家的。”
“太子殿下放心,老臣一定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