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大了。
董娟想起大弟口中的好婚事,脸就臊的慌。
这事情不管成不成,都不好在外面讲,“进屋再说吧。”
董三河没继续问,和姐姐董娟进了屋。
董大海两口子坐在凳子上,脸上没了笑意,三侄女跪在地上,眼睛盯着地面发愣。
爹坐在炕头,娘躺在一边,一手捂着胸口,嘴里哎呦着,一看就气的不轻。
“娘,你可是胸口不舒服?”董三河担心钱氏,不等钱氏回答,“大姐,你快去请胡大夫来家里。”
“别去了,我没事。”钱氏被气的胸口闷,无大碍。她手撑着炕坐了起来,“薇妞那边是啥事?”
董三河把董薇晗的事儿说了,钱氏琢磨着董薇晗受的苦越多,以后越好收拢。
为此,她说:“她是没吃过赚钱的苦头,罢了,咱们盯着点,帮衬些。”
“娘说的是。”董三河应了句话,随即看向三侄女董芳苹,再瞅瞅其他人,“萍妞的婚事到底有什么问题?”
钱氏二闺女董燕是个脾气冲的,刚刚压下去的火又冒了出来,边说事儿边数落侄女,“当初我给萍妞说婆家,她死活不同意,原来是一门心思要嫁去镇上。心气儿高看不上乡下泥腿子,行啊,那你奔着镇上的好男儿去,别不要脸的勾搭有妇之夫。”
这么说还不解气,把枪口转向了大弟两口子,“秦氏管不好闺女,大弟怎么就由着她们母女二人胡来?女儿家上赶着给人做妾,自己下贱不说,岂不是累的家里姑娘都跟着受人编排。”
董娟也看不上大弟媳妇做的事,可又怕董燕得理不饶人落大弟面子,窝火了破罐子破摔和爹娘对着干。
说到底她们出嫁了,回娘家不看弟媳妇脸子,除了爹娘管束,那就是大弟在乎着姐弟情,何况爹娘还得大弟照顾呢。
“大弟一天天够忙了,哪还能细心的注意到女儿家的事,你也别嚷嚷了。”
董燕到底歇了火气,没再吱声,眼睛却狠狠白了秦氏,闺女给人做妾也能说成好婚事,还特意在她和大姐面前显摆,呸!丢人现眼。
董三河不敢置信,“哥,嫂子,二姐说的可真?”
董大海没想到娘会反对,也是忧心娘会气病,这会儿没了精气神,呐呐点头,“是”
董三河无语扶额,他忽然感觉,家里的侄女一个赛一个的主意大。
过了好一会儿,他说:“要是咱家萍妞没吃亏,这事儿就断了吧,你和大嫂拘着萍妞别出门,让娘找刘婆子寻个合适的人家嫁了。”
跪在地上的董芳苹终于不再发愣,有了反应,“三叔,我和辰郎是心悦彼此,你不能这么狠心拆散我们。”
“辰郎?亏你个黄花大闺女也喊的出口。”董燕冷哼,“既然心悦彼此,他怎么不亲自登门和你爹娘把事情说清楚,要你自己和家人说?”
“二姑母,他事情多,还要说服他父母,没时间过来情有可原。”董芳苹辩解。
董三河拧眉,“萍妞,你可知做了妾,你将会失去什么吗?”
董芳苹听懂了三叔的话,可有舍才有得,想要什么就要去争取,这是她懂事以来就在做的事。
若不是她有这个觉悟,在家里就是个驴子一样的存在,哪里会比两个姐姐过得舒坦一些?
嫁人,上有婆婆,下有妯娌,找哪家都是熬,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都是熬,为什么不找一个生活富裕的呢?
“三叔,只要能和辰郎在一起,那些失去的,我不在乎。”赵启辰有意收了她,董芳苹势必抓住机会。
钱氏瞧着董芳苹铁了心要做妾,顺手抓起炕上的掸子砸过去,“贱蹄子,你只看到了眼前,以后呢?你就眼睁睁看着你的孩子管别的女人叫娘,自己连儿子女儿都不能唤一声?”
家里人都逼着董芳苹和赵启辰分开,秦氏虽乖坐在董大海身边,却是满心的不乐意。
她见识过赵启辰的大方,今个儿成功阻止闺女,以后就遇不到这么大方舍得给银钱的姑爷了。
秦氏把心一横,顾不得婆婆的脸色,做出一副心疼的样子,起身走到董芳苹身边,把闺女抱着扶起来。
“娘,萍妞私下与人定终身实在不该,可事情已经发生,她也投入了全部的心思,说散就散哪有那么容易。”
“闭嘴”钱氏呵斥,“要是你对三丫头上心,她就不会被人花言巧语哄骗住。”
秦氏瘪瘪嘴,她的确对闺女不如儿子上心,但是她了解仨闺女。
大丫头老实勤快,二丫头也能干,却胆小爱哭,只有三丫头会哄人,心也大。
想着三闺女跟她说的话,秦氏硬着头皮去扛婆婆的怒气,“娘,你现在骂我也没用,就算是我和凯子爹按照三弟说的做,人是拘在家里,可她的心飞远了,不管把萍妞嫁去哪家,那都不是结亲,是结仇。”
秦氏的话不假,董芳苹要是闹腾,的确是个大麻烦。
董芳苹顺着秦氏给搭的梯子爬,当即表态,“奶,我只跟辰郎,你们若是逼我嫁给别人,我就搅和的那家人不得安生。”
钱氏气的胸口起伏,急促呼吸,抬手指过去,“你个混……混账。”
一口气没喘顺,钱氏白眼一番,晕了过去。
钱氏晕过去,哪里还有人管董芳苹,掐人中的,冲出去找大夫的,忙乱起来。
秦氏没敢上前,她知道,婆婆最后骂的是自己,并不是董芳苹。
这边的事,董薇晗一概不知,她把妹妹送到孙氏家就回家里西屋躺着,等着赵氏吃完饭一起去地里干活。
等赵氏的时候,董薇晗神游空间一趟,把种植的小麦收了,加工成面粉存在仓房里,又重新种上了小麦。
估摸着赵氏该吃完了,董薇晗的意识离开空间,下炕出了屋。
董晴耷拉着脸在洗碗筷,没瞧见赵氏,董薇晗直接去了东屋,“下了雨,又有小草冒芽,咱俩的活不少,快着点吧。”
没想到啊,才和沫妞说不干拔草的活,今天就打脸了,啪啪的。
赵氏不急不缓,理了理头发,这才往外走,她边走边说:“今下午先不去地里干活,你跟我去趟槐树村,前些日子你舅舅说给咱家三颗杏子树苗,你和我一起过去,把树苗扛回来。”
这门亲戚,董薇晗不稀罕认,不过她对杏子有兴趣,等到杏子熟了,她可以去槐树村收杏子,做杏子酱,杏脯,杏子酒,糖水杏罐头。
董薇晗想熟悉熟悉路线,没多问就跟着走。
赵氏舒了一口气,槐树村有杏子树,但她娘家没有,那是赵氏骗董薇晗的说辞罢了。
路上泥泞不好走,董薇晗的鞋底子又薄,走的脚疼,还湿湿的难受。
按照现在的时间,大概下午三点多,她们终于到了槐树村。
赵氏娘家就在村头,倒不用再往里走,能进屋歇歇脚了。
跟着赵氏进屋,稍后家里来了窜门子的人,聊的倒是热闹。
董薇晗本来只作壁上观,等歇够了就催促赵氏去拿杏子树苗回家,可有两道视线总是往她身上粘,想忽视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