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盐要上学,还要忙家里的农事、帮村里的孩子补课,没空上来。”陈洪亮对蔡灯说。
蔡灯皱眉,“他这么忙?”
孟蛮则莞尔一笑,“这挺好呀!感觉他过得很充实。”
蔡灯又问:“那他的腿好些了吗?”
陈洪亮点头,“好多了,已经可以开拖拉机了。”
“真的吗?盐学会开拖拉机了?”
蔡灯一脸惊喜,“那放假回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坐他开的拖拉机了?”
“没错。”
陈洪亮笑着颔首,又说:“大三轮也会骑了,到时候可以让他骑着大三轮去村口接你们。”
“嘿嘿!不愧是盐。”
蔡灯开心地搓了搓手,而后好奇:“那教练来成都干嘛?出差吗?”
陈洪亮拍了拍他的肩膀,故意卖关子,“等你们训练完,我再告诉你们。”
“好嘞!”
蔡灯立马恢复活力,拉着孟蛮复又练习,而且状态比之前更好,连带着孟蛮也跟着渐入佳境。
等到训练结束,又一起吃过晚饭后,陈洪亮便带着蔡灯和孟蛮来到锦江河畔散步消食。
“教练,你不是来出差的吗?”
蔡灯似乎察觉到,陈洪亮此行并非公事。
陈洪亮揽着二人在路灯下驻足,然后从外套里兜掏出古咚咚的画,递给他俩,“我这次来成都,是专门替咚咚把这幅画交给你们。”
“画?”蔡灯讶然。
孟蛮挠了挠头,“咚咚画的什么?”
展开那张画后,二人很快了然,并同时看向彼此。
蔡灯喃喃说:“好像是画的咱俩。”
孟蛮慢慢点头,指着画面背景的模糊观众,“似乎是双人跳比赛。”
“咚咚为什么要画这个?”
蔡灯抬眸望向陈洪亮,眸光闪亮。
陈洪亮不答反问:“你说呢?”
蔡灯抿了抿唇,没有回答。
“咚咚知道我们马上就要参加双人跳比赛了吧?”孟蛮推测。
“对。”
陈洪亮点点头,说道:“她希望你们能取得好名次。”
二人又互看了一眼,跟着同时垂眸,再次看向那幅画。
瞅着二人下意识的默契动作,陈洪亮笑了笑,又说:“你俩都是大孩子了,所以,我和你们王教练才没有对你们像从前那样耳提面命,盯着你们干什么、不干什么。”
“可我们还是让你们操心了。”
少顷,蔡灯率先喑哑开口,似乎明白了陈洪亮此行的目的。
陈洪亮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当你们决定走上运动道路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们不再是普通孩童,除了要忍耐枯燥又艰难的训练外,还要克服比赛时的心理压力,其实这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很不容易。
可既然这是你们自己选择的路,就得咬牙走下去,放弃很容易,可坚持下去,你们会发现这条路其实很宽敞,就像你们眼前看到的这条府河,单从这里看,并不觉得它有多宽广,就是一条普通的城中河而已。
但其实,它是在都江堰市崇义镇从检江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流,属于长江的一部分,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左右。”
“2000平方公里...好像很宽广的样子。”蔡灯掐指算了算。
陈洪亮笑着说:“是呀!我们站在这里观府河,只是欣赏了它其中一段而已,就跟你们现在身处的境遇一样,看似只有身边这么多教练和队友,实则,将来你们还会遇到更多的教练和队友,而你们表现的舞台也会从国内到国外。
当你们从市队到省队以后,就已经从小河变大河,坚持下去,就会是大海。如果一直不愿走出现有的格局,是抵达不了星辰大海的。”
“星辰大海......”
闻言,蔡灯仰头望着挂满星月的夜空,仔细咀嚼着陈洪亮的这番话。
“咦...咚咚这幅画里好像还有画。”
就在这时,孟蛮突然发现了画里的端倪,伸出手指抚过画里的二人,对蔡灯说:“你瞧,你的背影有个圆形,而我的则是方形。”
“哦?让我瞅瞅。”
陈洪亮伸着脖子望来,待看清画中画后,随即冁然大笑,“哈哈!这个咚咚,果然是个绘画小能手。”
“她为什么要画圆和方呢?”蔡灯不解。
孟蛮猜测:“是把我俩比喻成圆和方吗?”
“正是!”
陈洪亮颔了颔首,伸手轻拍了一下孟蛮的头,“这一次,你没有慢半拍。”
“可为什么要把我们比喻成圆和方?”蔡灯还是不解。
陈洪亮耐心解释:“你和庄盐是黑和白,你和孟蛮则是圆和方,这是你们王教练说的。
你就像一个圆球,滚来滚去,让人抓不住;而孟蛮则像一个方块,滚起来很吃力,但却稳当,而且方块有四面,每一面都可以不一样。”
其实,这是他自己的理解。
“每一面都不一样?可我觉得自己只有一面呀!”孟蛮蹙眉道。
蔡灯觑着他,打趣说:“你照镜子的时候能看见自己的后脑勺吗?”
“看不到。”
孟蛮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陈洪亮对他说:“孟蛮,对自己有信心一些,尽管现在的你只有一两面展示出来,但不久的将来,其他两面也会展现。”
“圆和方......”
听得此话,蔡灯再次端详着那幅画,并将视线定格在二人身后的圆形和方形影子上,“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黑和白的组合没了,变成了方圆组合。”
见蔡灯终于晓悟,陈洪亮这才露出放心的微笑,又将二人同时搂进怀中,望着夜幕下的府河,带着期待的口吻说道:“我希望你们能变成大江大河,甚至是海洋,因为你们承载着许多人的梦想,有庄盐的,也有我的,还有李明轩、刘韬,以及那些没法再继续跳水的人的梦想。”
“我们会变成大海的。一定会!”
蔡灯郑重点头,伸手握住了孟蛮的手。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三人相拥的身影也融进了这句诗里,并将原本诗里的落寞氛围渲染得温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