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友的老丈人,木器铺的肖老板,自从知道二女婿在家过年的一个多月就挣了十多两银子,再听他说燕小虾把那些小盒子卖出了天价后,哪还坐得住,饭都顾不上招呼,当下就带大儿催着女婿归家了。
他到了下弯的亲家那,寒暄了两句,就迫不及待地让林大友带他上燕家去。
燕小虾捡豆子般地把那两斤左右胡椒倒出来,挑挑拣拣,选出两百粒,泡在水里,准备催芽。
“虾虾,为什么你要在里面加些沙子呢?还要用布把它包起来呢?它也要穿衣服吗?”小娇娇蹲地菜地旁看着燕小虾在拌河沙,又是裁细麻的,好奇地问道。
“因为他们也要透气和保湿呀!”
燕小虾正想解释为什么要用麻布时,就听到院子外有人喊,是大友叔的声音。心想:木器铺的老板也该找上门来了!
她应了声,搁下手中的细活,舀水净过手后,牵着小娇娇到院门处迎客。
“小虾姑娘,叨扰了!”肖老板笑得一脸亲切,还不忘递过一包糖瓜子给小娇娇。
“贵客临门,我欢喜都来不及呢!您这边请。”燕小虾请他们进来。
好在家里一直有备着热茶。要不,像他们家这样,还真得找个使唤的人过来才行。或者以后有事,通通都在庄园里谈?
“小虾姑娘,小老儿这次来是想和你商议一下那文具盒的事。”
“肖老板,文具盒的事,我已和大友叔说过了,不卖的。价格也是按之前说的那样,不过以后要是还有订单,我首个要找的也是你们。”燕小虾知道他想说什么,抢先一步把话给说了。
肖老板也不以为意。因为他事前有听女婿说过,现问问,也只是不死心,不想放过一丝的希望而已。
“不知道小虾姑娘想要和我谈的是生意是哪个呢?小老儿活了这么大岁数,走南闯北的,真的没见过哪一个姑娘有你这样心思灵巧聪明能干的!”可惜自己家没有合适的子侄,孙子也还小,要不,把她聘回去,还不等于供了个财神娃回家。肖老板心里叹惜着,笑眯眯地给她戴着高帽子。
“肖老板,你等会,我先把图纸给你看看,看能不能做?能的话,要多少钱?”燕小虾交待小娇娇去房里把她放桌面上的那卷图纸拿过来。
“不知道小是谁姑娘要做的是什么玩意呢?”
“待会您见了图纸就知道了。”燕小虾先卖了个关子。
肖老板拿着图纸看了老半天,怎么看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又是石又是木,还有竹的,半床半桶的。
他把它铺到桌面上,和儿子女婿三人嘀咕琢磨了半天,都猜不出是什么。
三人一同看向燕小虾,等着她把迷底透出来。
燕小虾摇摇头,只是问他们,这个东西能不能做?能做的话,就开个价。如果不能做,她再去郡城找找看。
肖老板点点头,“可以做。只是有几处不明白的地方,还请小虾姑娘提点一下。”他指着几石头和竹排那处说道。
“如果别的能做,这几个地方,我相信对你们来说,不是问题。因为这个你们可以忽略不计,专注看右下角的那两个。你告诉我,那两个,你们能不能做?”
“可以,只是要费些功夫。”肖老板停顿了一下。
燕小虾笑而不语,定定地看着他,等着他的回答。
肖老板被她看得有点虚,不过他又想到女婿给自己说的那些天价文具盒的事,把心一横,道:“做这个东西,至少得要十两银子。”
林大友一听,十两银子!瞪大了眼。他张了张嘴,想开口说什么。可对方又是老丈人,自己一个小辈。但,这个价……
燕小虾摇摇头,对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用说。然后她笑着道:“肖老板,十两银子?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打造一辆的马车也不过是这个价吧?”
“这玩意,我们都没做过,要研究试做。这过程,得花很多心血和费料子。”
燕小虾摇摇头,“图纸在,除了在细节方面你们需要配制的话,其他的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功夫。我敢肯定,这比造一辆马车容易。五两银子,不能更多了!”
“五两不行,太少了。这个玩意一点儿也不比造马车省事。小虾姑娘,看在大友的份上,我们一人让一步怎样?七两银子。”肖老板和她挣论了老半天,最后把他的底价亮了出来。
燕小虾喝了杯茶,润润嗓子,把他从上到下认量地打量了一番,才笑眯眯地说:“肖老板,你要不要考虑直接送我?”
“爹!”林大友一听这话,就知道她又有别的主意了,生怕他有误解,拂袖而去,赶紧喊他。
肖老板瞪了他一眼,然后也打量了燕小虾一番,缓缓地说:“送你也不是不可,只是不知道小虾姑娘打算让我怎样送法?”
林家这几年是怎样起来的,自己又不是不知道。还不是跟这小姑娘套了交情,沾了她的福气。他就怕她不要自己的人情,宁可银货两讫。
“我要一竹一木两个,你给我做这两个。后面的你做卖。卖得的钱我俩四六分。你六我四。怎样?”燕小虾笑眯眯地把自己最终的目的道出来。
“可以,不过不能四六。得三七。我七你三。我们木器铺下面一帮小子得靠这东西吃饭,还有,材料也是我们准备吧?小虾姑娘,你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要去了近一半,这不太好吧?我们得七成,你得三成如何?”肖老板可是知道林家那个吃食铺子,她连三成都不要的,后来推辞不得才收下的。
“不成!四六已是我看在大友叔份上。要是换了别家,我直接就是五五分,没得商量。”
燕小虾看到他还有话要,摆了摆手,“肖老板,您听我说完。打个比方,如果三七?不,二八好了。您卖十两,我二两,您八两,对吧?可如果我能卖五十两呢?这样,哪怕是我得四成,您只有六成,可也有三十两银子。您说哪个挣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