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南迁难迁
陈真a2025-07-29 09:002,496

  “闯贼马上就会发动北征,他这次的目标可不是劫掠那么简单,他的目标是朕,兵锋直指京师!”

  崇祯目光一聚,冷冷开口:

  “几十万的大顺军,并且包括了他的全部嫡系精锐军队,三个半月之内,就会兵临北京城下!”

  “两位爱卿,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

  倪元璐和王家彦听闻此言,心下都是大骇!

  不是害怕,而是惊讶!

  “陛下,闯贼三个半月就能赶到京师?”

  “消息真的属实?”

  倪元璐脱口问道。

  西安和北京之间,还是有不少坚城和军队的,怎么可能这么快!

  可崇祯是知道未来的,这一路上坚城虽然不少,但那些守将遇到李自成根本就不抵抗,直接就开城投降。

  只有驻守宁武关的周遇吉做了殊死抵抗!但终究是螳臂当车,李自成只花了三个多月就一路杀到了北京!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倪元璐道:

  “当然属实,朕有他们内部的情报。”

  “而且,你觉得朕在跟你开玩笑?”

  倪元璐屁股一滑,当即跪在地上,惶恐道: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

  崇祯却收起严肃的脸,展颜一笑道:

  “好了爱卿,快快请起,朕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国事还要靠你呢。”

  倪元璐松了口气,受宠若惊地看了崇祯一眼,突然觉得,陛下今天似乎和以前有些不大一样!

  崇祯又看向一直在深思的王家彦:

  “王卿,京师能打的军队还有多少人,能挡得住闯贼的精锐大军吗?”

  王家彦闻言恍然惊醒,他刚刚正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大明各军营,账面上的人数是二十多万!

  但大多数都是空额,都是京营将领和勋贵武将为了吃空额而谎报的!

  什么是吃空额?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军营三千人,总兵却谎报三万人,于是两万七千不存在的士兵的军饷,就进了他总兵自己的腰包!

  同时还要拦截克扣真实士兵的军饷!

  贪婪至此,京师的军队早就烂了!

  他有心整治,却是孤掌难鸣、无能为力!

  “陛下,咳咳咳,京师……或许守不住。”

  他顶着极大的压力,将事实说出了口。

  低着头,不敢与崇祯对视。

  他已经准备好,随时屁股一滑,下跪请罪!

  “我早就知道守不住,都是那些勋贵武将,让京营如此糜烂。”

  崇祯语气轻松道。

  “王卿,你可是染了风寒?可要好好医治啊。”

  王家彦闻言忽然抬眼,看到了崇祯温润而又殷切的目光。

  他感动了!

  陛下竟然理解自己的苦衷!还关心自己的身体!

  “既然守不住,那两位爱卿有何对策呀?”崇祯同时看向两人。

  王家彦眉头紧锁。倪元璐沉吟了一番,试探性地道:

  “陛下,或许……您可以效仿唐玄宗。”

  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长安!

  这是要劝我南迁啊!

  崇祯心下暗想。

  倪元璐用典暗示,而不明说南迁,是因为崇祯皇帝是个极要面子、死不认错的皇帝!

  要面子,于是喜欢揽功委过;死不认错,因此错杀了很多忠臣!

  这是崇祯的性格缺陷!

  比如崇祯为了避免明军两线作战,曾指示大臣陈新甲与满清议和。

  结果事情败露,于是天下士人便攻击崇祯要做宋朝,与蛮夷签条约,是卖国求荣!

  崇祯为了自己的名声,竟将议和的锅甩都给了陈新甲,栽赃说议和的事都是陈新甲搞出来的,最后直接把他赐死了!

  从此之后,大臣们为了不被甩锅,落得和陈新甲一样的下场,都不敢再为崇祯做事了!

  甚至连建议都不敢提!

  倪元璐忠义死节之士,也只能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

  “你的意思是……南迁?”

  崇祯现在可不是那个害怕担责任的人了。

  都快死到临头了,谁还管这些?

  是以直接开口。

  眼见崇祯把话都说开了,王家彦性子急,也开口道:

  “如今想来,南迁确实是一条生路,臣以为理由有三。”

  “首先,‘苏湖熟,天下足’,江南之地向来富庶,且局势一直稳定,没有受过战火的侵扰!”

  “二来,南京还留有一整套的朝堂班子,南迁之后可以立马运作,统治基础牢固。”

  “三来,江南之地有长江天险,而闯贼骑兵厉害,但水军不足。到时陛下便可效仿太祖,以南京为根据地,进取天下!”

  崇祯惊异地看了他一眼,把江南之利说的这么透彻,看来王家彦早就想过南迁了。

  只是以前不敢说而已!

  效仿太祖?

  朱元璋?!

  如他所言,太祖朱元璋正是以南京为根据地,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和北元,最终一统的天下!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了!

  “王大人果然有远见!”倪元璐赞了一句,对崇祯施了一礼:

  “陛下,南迁之事,您看如何?”

  “嗯……”崇祯沉吟了一番,许久才道:

  “南迁之事,朕也不是没有想过……”

  “可朕的看法与你们不同,朕觉得,南迁,不是生路,而是一条彻彻底底的死路!”

  “啊?”倪、王两位大臣闻言都是一愣。

  死路?为何是死路?

  北方虽天灾不断,南方却富裕昌平,又有天险可守。

  他们两人一时都没有想明白。

  崇祯缓缓道:

  “你们忘了,大明除了闯贼这个内忧,还有建奴这个强大的外患!”

  “若没有关宁防线,建奴的铁骑早就踏破我中原江山了!”

  “可守卫关宁防线的,以吴三桂为首的辽东将门,他们名义上是大明的臣子!”

  “实际上早就雄踞山海关,俨然成了一方军阀!”

  “吴三桂更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心中无父无君,若不是朕每年给他四百万两银子的辽饷,他早就反了!”

  倪、王两位大臣闻言都是默不作声,可心下却思绪电转!

  陛下说的确实是辽东的现实!

  朝廷早就指挥不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了!

  崇祯顿了顿,又道:

  “若我们真的南迁,李自成必会占据整个北方,到时切断了我们与山海关的联系,每年四百万的军饷便不会再送到吴三桂的军营。”

  “你们觉得,吴三桂会干什么?”

  倪元璐瞪大了眼:“陛下的意思是,他可能投敌?”

  “不!”崇祯斩钉截铁道:

  “不是可能,是一定!”

  “而且,他不会投降李自成,而是投降建奴!”

  “到时,吴三桂五万关宁铁骑,加上多尔衮的十万关外骑兵!”

  “两位爱卿,你们觉得我中原有哪一支军队,可以与之抗衡?”

  两人都是张了张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关宁铁骑已经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了,也只能躲在山海关中被动防御!

  若是两军合军一处,建奴铁骑跨过山海关……

  他们两个不敢再往下想。

  崇祯却毫不在意,一语点破:

  “到了那时,不仅是我大明会亡,整个华夏大地都将再次被异族占领!”

  “到时候,生灵涂炭、百姓流离,中原将变成真正的人间地狱!”

  “所以我说,南迁并不是一条生路,而是彻彻底底的死路!”

  崇祯言罢,倪元璐与王家彦都陷入了长久的震撼之中。

  过了许久,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不禁悚然心惊!

  自己思虑了多长时间的南迁之策,自以为天衣无缝,以为可以挽救大明的危局。

  没想到,最后竟可能是这个结果!

  自己差点成了华夏的罪人!

  同时,再看向崇祯皇帝时,两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敬佩!

继续阅读:第十章 定计挽狂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崇祯之开局觉醒魏忠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