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文明之师
秋水夜2021-05-11 18:033,221

  明军重兵把守,甚至有数千骑兵在一旁协防的情况下,都没能守住滁州、六合、仪真一带,让贼军兵锋直接兵临扬州城。

  而且现在凤阳府那边也是频繁遭到贼军侵袭,虽然没有什么大几千上万的贼军杀过去,但是几百人,千把人的小规模贼军却是经常出现。

  这种情况实际上依旧无法威胁到凤阳府的整体安全,但却也牵制了明军大量兵力啊。

  要知道凤阳巡抚麾下的兵力可是不少,但是现在这些兵力基本都是被牵制凤阳府一带了,很难增援扬州那边。

  这将会极大的影响到扬州的胜负。

  战局不顺,而新江南督标的编练工作就更难了。

  募兵,这简单,大把吃不上饭的青壮为了一口饭吃来当兵呢。

  但问题是招募过来养不起啊!

  别说饷银了,现在熊文灿连军粮都拿不出来了……

  他带过来的三千广东新标军以及朝廷抽调南下增援的一万多京营,部分山东营哨兵,然后还有抽调道江北地区作战的大约六千骑规模的骑兵,这些可都是需要他来养的……

  而钱粮那里来?

  朝廷可是一粒粮食都没给他,银子也只是给了几千两银子现银而已,撑死了也就只给了价值二十万两银子呢的武器装备而已,但是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堪用,根本没办法用来武装新标军。

  而他熊文灿也没办法和邱家裕这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直接杀盐商捞钱养军。

  熊文灿只能是用老办法,通过增加税赋,搞摊派等方式来筹集军费。

  然而杯水车薪!

  这一段时间里,他也只能是募集了三千新兵而已。

  总之他发现,到了江北来当这个江南督师后,还没有之前那样督师两广地区来的痛快。

  在两广虽然也困难多多,但是可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他筹建广东新标军,扶持其他几个巡抚筹建新标军虽然过程也颇为艰辛,但是却也能建起来。

  然而在江北,他发现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光顾着应付各地官员以及京师过来的人了……

  想到这里,熊文灿都是忍不住叹气!

  而这个时候,门外走进来了一个下属。

  “大人,郑总兵的人过来了,他们带了六门五斤长炮,一千条火枪,但是他们非要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我们如今手头上,现银不足三千……”

  听着属下的话,熊文灿更不爽了!

  钱,还他妈是钱!

  他还在广东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是找到了郑芝龙,让他帮忙购入澳门葡萄牙人的铸造的红夷大炮以及火枪。

  其实也不是说让他帮忙购买,而是让郑芝龙帮忙运输过去,毕竟这一路过来都是需要走海路。

  但是现在的两广地区到江北地区,陆地交通已经被断绝。

  甚至就连绕行四川都不可能了,现在的四川可是林士年的地盘,人家披着明王朝臣子的皮,干的却是造反的事,怎么可能让朝廷的人马通过四川。

  现在只能是走海路,而海路可是人家郑芝龙掌控着。

  从广东沿海再到长江口这一段海路,尤其是广东和福建两地沿海地区,没郑芝龙点头,别说运输这么多的枪炮了,一片舢板都不能下海。

  所以,甭管是从佛山地区购入,还是直接找葡萄牙人购入,这都绕不过郑芝龙。

  郑芝龙对此也不反对,他都已经是直接派遣援军杀入江南地区了,其麾下船队都已经是和周海军打起来了,这帮忙代购,运输点东西完全不是问题。

  甚至郑芝龙都没抬价,也没收多少的运输费。

  但是,你总不能让他做亏本生意吧,这购入枪炮的本身,运输的成本费用总得给回他吧。

  如果不给,人家郑芝龙还不如把这些枪炮直接拿来自己用了。

  郑芝龙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他也家大业大啊,这麾下这么多船,这么多人都要养着,这每天的花费都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

  所以,哪怕是郑芝龙他来说,这一批枪炮只是小钱,但是也不能随便送人啊。

  毕竟,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熊文灿没办法,又是厚着脸皮搞了一波摊派,然后又是和郑芝龙的人说了一番后,砍了砍价,最后才算是把钱给了。

  这给了钱,熊文灿看着扛着金银离去的郑芝龙所部,不由得露出阴沉之色。

  这个郑芝龙不识好歹,自己招抚了他,甚至最近几年也是帮他说了不少人,这都给郑芝龙弄出来了一个总兵的官帽子来了。

  但是这个郑芝龙,连购买一些枪炮都是小气无比。

  这种人,终归不是良善之辈,以后有机会了,还是要除掉的。

  以前的招抚,那不过是暂行之策,是在明王朝官方水师实力不咋地的情况下,利用郑芝龙打击刘香、荷兰人等其他海上势力。

  后续也的确挺顺利的,招抚郑芝龙后,以往活跃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诸多海盗们,大多已经被收复清剿。

  如今,这沿海也就只剩下了郑芝龙这么一波最大的海盗团伙了。

  以后等时机成熟了,总归是要把他们除掉的。

  大明疆海,岂容海贼侵占!

  当然,那是以后!

  现在嘛。郑芝龙还是有用的,用处还挺大的。

  没有郑芝龙的船队帮忙,这扬子江早就成为贼军的天下了,到时候这江北收起来也就更难了。

  熊文灿好不容易筹到钱,顺带着砍价后把这一批装备接受了下来,但是很快又发现,下个月的饷银没着落了。

  三千多新江南督标的饷银和三千广东新标军的饷银可都没着落呢。

  筹钱?

  继续找大户摊派?前几天刚摊派过呢,就这样那些大户们已经是非常不满了,还搞什么摊派的话,估计弹劾他的折子比弹劾邱家裕的都要多了。

  毕竟邱家裕凑集军费的时候,都是直接对准盐商下手,并且邱家裕选择对盐商下手的时候也会有所选择,选择动手的盐商虽然背后都有大背景,但是一般牵连也不会很大。

  只要能够抗住来自藩王,朝堂大佬们的压力,那么基本也就没什么了。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的邱家裕死猪不怕开水烫,根本就不顾忌别人的弹劾,而朝堂上的大佬们也是知道现在邱家裕不能动,所以哪怕是知道了邱家裕抢劫了自己扶持的白手套盐商,但是往往也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熊文灿不一样啊,他都是搞摊派,这种摊派涉及的人员就比较广泛了。

  而这些大户家族们背后往往也是有人的,甚至很多家族本身都是有族人当官的,这摊派一次两次都还好,次数多了,人家能把熊文灿弹出屎来。

  无奈之下,熊文灿只能是再一次上述朝廷请求拔给军费百万!

  当然了,哪怕是熊文灿也知道朝廷没钱了,不可能给他这么多钱的。

  甚至有钱也不可能给他,这上头拨款一百万两银子的话,绝对是还没出京师就能少掉三四成,等到了江北能剩下一半就很不错了。

  所以上书要军费也只是象征性的,那么最后应该这么解决军费问题?

  尤其是粮草以及饷银问题?

  熊文灿没办法,只能是把压力往下退役,他让手底下的将领们自行办法凑集军费。

  这,其实也是很多明军部队解决粮饷的方式!

  比如盘踞在陕西的安如山,人家可从来没要朝廷一文钱的军费,其所部的郧军万余人所需,那可都是自行解决的。

  然后之前的王家祯和张国维乃至现在的邱家裕,他们其实也没拿朝廷多少的军费,撑死了也就拿了几十万两银子而已。

  他们的军费来源基本也都是依靠自筹,搞摊派,玩加税,设关卡等等。

  但是这些其实依旧不够,所以很多明军的粮饷都是自行解决的。

  这个自行解决,已经不是说由某个高级官员出面玩摊派之类等还算正规的手段了,而是直接放任部队劫掠。

  早期明军围剿流贼的时候,参战各部队也基本都是靠着自行劫掠来解决军费问题的,不少人还为此发家致富呢。

  后续明军在江南地区作战,尤其是当初驻防九江的时候,实际上当地驻防部队的粮饷,尤其是粮食那基本都是就地征集。

  这个就地征集,那可不是不给钱的……

  往往都是一队兵丁直接到某个村子,然后直接抢走粮食,顺带着抓一些年轻女子回军营,有时候还会强行征召青壮民夫帮他们运输这些劫掠来的粮草,修建营地以及防御工事呢。

  这种情况以前是这样,现在也这样。

  所以熊文灿让麾下的部队自行解决粮饷问题,这些部队总不能自己饿死啊,所以一个个也是开始劫掠江北乡野了。

  和他们对比起来,杀了众多盐商,有着充足军费保障的邱家裕所部,那就是妥妥的文明之师了。

  邱家裕所部现在可用不着干这些劫掠乡野的事情。

  而且邱家裕也不搞什么摊派,加税之类的事……

  嗯,毕竟邱家裕是应天巡抚,理论上他的辖区是在江南,现在在江北只能算是客兵。

  在江北玩加税的事情和他没啥关系,加税收上来看的钱也到不了他邱家裕的手上,摊派的事也是熊文灿派人去搞,一样和他没啥关系。

  当然,最关键的是加税也好,摊派也好,效率太低,钱太少!

  邱家裕养着一万多新标军,还准备再扩充两个军呢,后续总数就是超过两万五千的大军,光靠一点加税和摊派,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

  一时间,众多人,甚至是那些大户权贵们都觉得邱家裕还挺不错的。

  是个好官!

  其麾下的应天抚标也是文明之师!

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七章 江南税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好歹也是个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