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皇上穿着寝衣来回踱步。
“陛下,已经三更天了。”一旁的公公开口劝道。
"哎呀,明日晴宝就要进宫来取圣旨了。"
这几日,皇上左思右想,如坐针毡。
也不知为何,一提起司禾的和离,就会有雷电劈下。
似乎是上天在阻止。
“你说,朕若真逆天而行,上天会不会劈死朕?”皇上越发不安。
公公沉默一瞬,“您逆天而行,会不会被劈死奴才不知,但若您逆晴宝而行,太上皇说不定会上来带您下去……”
太上皇三令五申,吩咐皇上要听从晴宝的话。
说明晴宝来头可不小。
皇上从花瓶取了一朵花,开始扯花瓣。
公公眼皮子一抽,“陛下,您这是在被雷劈死和被太上皇掐死之间做选择吗?”
皇上点头,丢一片花瓣,“被劈死,被掐死,被劈死,被掐死……”
左右都要死,也不知道下了地府,父皇会不会罩着他。
“陛下,明日的事,明日再说呗,已经三更天了,您还是好好休息吧。”公公劝道。
“你说,朕睡着了,朕父皇会不会来找朕啊。”皇上问道。
公公:“您枕头垫高点,或许梦不见呢。”
皇上美滋滋去睡了。
就在这时。
一阵黑气随风卷入皇宫。
皇上一睁开眼,吓得从床榻上蹦下来,
他抱着枕头,挡在身前,声音结巴:
“父……父父父皇,朕不是不给啊,朕只是犹豫一会而已,犹豫一会……”
睁开眼睛。
发现眼前一张小圆脸,正眉眼弯弯地歪着脑袋看他。
皇上松了一口气,“晴宝,你没把我父皇带上来吧。”
“没有,你放心吧,不是你父皇,是最厉害的那只鬼而已。”晴宝点头,脑袋上的啾啾叶跟着点了点。
皇上看见她身后的伏荼,吓得发出尖锐爆鸣。
画面一转。
皇上被黑气捂住嘴,端坐在案桌上。
“吵死了。”伏荼一脸不耐,“要写就写,哪来那么多废话。”
皇上欲哭无泪,指着自己的嘴,呜呜咽咽地低鸣。
晴宝小手一挥,替他化去嘴上的黑气,“嘿嘿,你想说什么呀?”
“要是朕,被雷劈死了怎么办。”皇上问道。
晴宝看了一眼娘亲。
司禾跪在皇上面前,双手奉上一枚令牌。
皇上腾地一下站起身,走到她面前,拿起令牌,
“扶华令?怎么会在你手上?你去见过桁儿了?”
难道,司禾就是桁儿一直在等的那个人?
“是!臣妇前段时间,有幸见过太子殿下一面,这便是他交由臣妇,让臣妇来见您的!”
司禾不卑不亢,缓缓说来。
皇上大骇:“那么重要的东西,你就仅仅用来和离?不从朕这换点什么?”
司禾摇头,“臣妇只想和离,别无其他妄想。”
皇上缓缓叹气,收走令牌。
“既如此,那就依你,不过你要答应朕,亲自去接桁儿回来。”
桁儿去了镇国寺后,便再无传回一点消息,唯一一封信,便是求他一定要答应来送扶华令之人的要求。
或许,桁儿那时应该猜到了什么。
“陛下,臣妇有诸多疑问。”司禾站起来,目光担忧,“为何太子殿下要帮我?”
“我们之间,究竟有何因果?”
皇上写圣旨的手一顿,他目光晦暗,将笔放下。
他叹了口气,
“也不是什么秘密,十几年前,桁儿被追杀,追杀他的人神通广大,朕只能求镇国寺方丈来护我儿周全。”
“方丈的本事不敌对方,但却以全寺庙佛法护住我儿,周旋多日,对方只能与方丈谈和……”
“谈和的结果,便是太子夏景桁,一生一世不得出镇国寺……”
司禾嘴唇颤抖:“若,出了,会如何?”
说起这个,皇上满目悲痛,“若出了,就连方丈也要死……”
“他们不仅威胁方丈,还给了方丈两个东西让他转交给别人,至于那是什么,朕并不清楚。”
“臣妇应该知道那两个东西是什么,是苏啸和司瑶身上的平安符。”司禾继续问,“那这事与臣妇有什么关系?”
皇上看向她,目光复杂,“方丈说过,只要桁儿能等到有缘人,他便能出镇国寺,再无生命危险,你便是桁儿那个有缘人。”
但当年的约定是:太子出,方丈死。
有缘人出现,太子便能安全出山,方丈需归还因果,圆寂了。
他再次叹了口气,“你要相信方丈的本事,他给苏啸和司瑶平安符并没有给错,是他有意而为……”
也许,在知道司禾是有缘人之时,方丈就刻意犯糊涂,将能连成连理的平安符给了苏啸和司瑶,让他们二人永远恩爱。
司禾才得以从这场婚姻中脱离出来。
听到这里。
几人头皮发麻。
尤其是司禾,深吸一口气,“难道,又是那两个仙人做的吗?”
他们想用方丈之手,两枚平安符绑定她和苏啸成为一辈子眷侣。
只有方丈给出的平安符,凡人才会相信,其有保护平安的法力。
方丈知道司禾是有缘人,是太子唯一的希望,故而犯下大戒,将其交错人。
难怪,他要了却因果,却是毁掉两枚平安符圆寂。
“仙人?”皇上冷冷一笑,
“那年惨死无数侍卫在他们手里,如同捏死蝼蚁一般轻松,为杀我儿,不知屠戮了多少人,这样的人,也能称为仙人么?”
两枚平安符和这件事串联起来,皇上突然明了:
原来,用雷劈他的,竟是当年那两位。
他们不想司禾和离,也不想太子下山……
难怪父皇三令五申,要他听从晴宝的话。
原来,晴宝已是那两位唯一的抗衡了么?
听到这里。
司禾袖子里藏着的那枚签,微微发热。
她看向伏荼。
发现伏荼目光晦暗得可怕,哪还有曾经那般清冷温润的模样。
“既然那二位也是你的敌人,那你还犹豫什么?”他对皇上说。
其实,这一切他早已算到。
若不是他一直默默推动,或许他们这一波人,还没有站在一处的可能。
皇上点头,提笔写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