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不少电视台放映了陈一诺文学奖颁奖典礼的现场直播。
本来这场现场直播的收视率只有0.3%左右。
自陈一诺当众说李仁是猪的那一刻起,收视率便直线上升,短短时间,已经突破到1%了!
“快来看呐,有个很有意思的节目。”观众甲说。
“什么节目?”观众乙问。
“一个文学奖的颁奖典礼现场直播。”
观众乙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情,“这颁奖典礼实在太无聊了,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多玩两局亚索。”
“这次的颁奖典礼有些不太一样,获奖者和台下的观众都快要打起来了。”
“什么?有这事?”观众乙惊讶道。
“不骗你,快来看吧。”
观众乙凑过脑袋一看,顿时惊叫道,“卧槽,这不是峡谷挖矿人吗?”
这一幕同样发现在其他地方,原本无聊的颁奖仪式经过一传十,十传百,顿时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
“你们听说了吗?正在直播的一档颁奖典礼仪式现场起了争执,马上就要大打出手了!”
“哪里哪里,我去看我去看!”
“打开帝都卫视就可以看到现场直播了,快去看吧,可精彩了!”
陈一诺并不知道这个颁奖典礼的现场直播在网络上火了。
他看着气急败坏的李仁,继续道,“你看上去好像很不服的样子?”
李仁冷哼道,“我不跟你这种没有素质的人计较!”
“一个哲学家就如此自视甚高?既然如此,我就用哲学的方式和你论证一下这其中的关系,如何?”陈一诺问。
李仁惊讶道,“你要跟我讨论哲学?”
“怎么,你不敢?”
“放屁!我堂堂哲学家,论哲学还会怕你不成?”
陈一诺笑着问道,“你说陈一诺是以我的名义设立的,跟我脱不了干系,甚至我可以随意支配这个奖项?”
“没错!”李仁说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特修斯之船的悖论?”
李仁愣了一下,随后道,“没听过!”
“那我给你这个哲学家科普一下吧,特修斯之船悖论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那么问题来了,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这个……”李仁支支吾吾,答不上话来。
“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把一辆汽车炼成铁块,再用这些铁块做成一座雕像,假设这个过程没有任何磨损,虽然两者组成的组成分子完全一样,但我们可以说雕像就是原来这辆车吗?”陈一诺又问。
“这个自然不能!”李仁说。
“很好,看来你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知识了,其实客观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果不对这些事物做一些抽象的处理,那么我们就必须面对无数具体对象。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抽象的思维方法可以让认识对象简单化。因此,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组成成分的船当成同一只船是人的需要。
但抽象造成了一个问题,即抽象事物与具体事物的辩证对应关系。一只抽象的特修斯之船对应多个具体的特修斯之船,这就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问题,我们无法确认任何一个认识的绝对客观性,所有的认识都是主观的。”陈一诺缓缓解释道。
陈一诺一堆哲学的知识抛出来,现场的所有人可谓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完全不懂他到底在讲些什么。
李仁虽然作为哲学家,但特修斯之船的悖论实在是太过抽象,所以他也不是很明白,但为了颜面,他只能不懂装懂,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站在特修斯之船悖论的角度上,你还认为陈一诺奖跟我脱不了干系吗?”陈一诺问。
“额……”李仁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只是嘴巴动了动,不知其所言。
“应该没有关系了吧?”
“那你现在还认为陈一诺文学奖存在暗想操作的行为吗?”陈一诺又问。
李仁此刻完全已经是一头雾水了,这什么特修斯之船的悖论跟陈一诺文学奖是否存在暗想操作这两者有关系吗?怎么扯到这个来了?
饶是李仁一个哲学家,都被陈一诺搞混了头脑。
其实这其中的关系并不大,陈一诺是故意抛出特修斯之船这烟幕弹来迷惑李仁的。
“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已经认同了陈一诺奖的公正了?”陈一诺逼问道。
“算你狠!”李仁咬牙道。
台下众人顿时惊愕无比,哲学家李仁和陈一诺论哲学居然输了?
这是什么情况?
就连李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别说不懂哲学的他们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许多人也被惊到了。
“真是笑死我了,陈一诺用哲学的方式给一位鼎鼎大名的哲学家上了一堂课!”
“我估计这李仁也不清楚这其中的辩证关系,实在是太深奥,太抽象了。”
“峡谷挖矿人不好好打游戏,居然跑去跟哲学家坐而论道,他简直就是万能的,还有什么领域是他不会的吗?”
“峡谷挖矿人,一个被游戏耽误的哲学家。”
……
忽悠完李仁之后,陈一诺目光扫视台下众人,缓缓说道,“还有人质疑陈一诺文学奖的公平性吗?”
台下一片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没有说话。
马洪连忙给李仁打眼色,希望他可以说些什么。
马洪跟李仁约定好了,说什么也要在这个颁奖典礼上搞臭陈一诺奖的名声。他得不到的东西,宁愿毁了也不让别人轻易得到。
李仁并没有理会马洪,因为他还在困在特修斯的悖论里出不来呢。
见台下许久都没有人说话,陈一诺又说,“既然没人质疑,那颁奖仪式就继续下去了。”
台下也没有人有异议。
刘桦之都看待了,本来因为李仁的一番话,陈一诺奖陷入了信任危机,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使得刚发展起来的陈一诺奖毁于一旦。
但万万没想到,陈一诺用一个深奥抽象的哲学悖论,挽救了这次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