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后过去了,这些楹联高手还是想不出一个完整的下联出来。
“你们还打算商量多久?”陈一诺打了一个哈欠,有气无力地问。
“这一联这么难,这世上没有人能对得出来!”孙艺大喊道。
“没错,这根本就是一个绝对,没有下联的。”
“按照规定,如果出联人自己也对不出下联的话,上联将会视为无效!”
众人纷纷表示,这世上没有人可以对此上联的工整下联。
陈一诺面露讥讽,说道,“你们水平不够对不出来就说没有下联?”
“你能对出这下联?”孙武震惊道。
“当然!”陈一诺继续道,“你们听好了,‘骑奇马,张长弓,强弓射硬石,弓虽强,石更硬,若非李广难没羽?’的下联是‘伪为人,袭龙衣,暮日添忧心,日莫暮,心尤忧,纵使重光也怨吟!’”
陈一诺给出的这一下联,是目前人们认为最为工整的下联。
不管是拆字,平仄关系,词性对应,典故,甚至是意境,都能一一对上了。
众人开始细细将上下联进行对比,发现居然无比工整,他们再度震惊无比。
居然真的有人能对出下联,而且下联还尤为工整!
更荒唐的是,对出下联的人居然只是一位数学家?
这是什么狗屁数学家,太不务正业了吧?
不去搞数学跑来跟文学界的人对楹联?而且还取得了完胜?
这让文学界的颜面何存?
“怎么样?这一下联还算勉强工整吧?”陈一诺说道。
“怎么一个个的都不说话?不说话的话就当你们默认是我赢了,既然是我赢了,那便烦请某人履行承诺吧。”陈一诺继续道。
孙武的脸色非常难看,像是吃了屎一样。
孙艺则目眦欲裂,身体混混发抖。
“看样子你们好像很不服气?”
两人没有说话,但表情却说明了一切,他们的确不服气。
“要不这一联不算,我再出一联,你们如果能对上的话说还是我输,怎么样?”陈一诺问。
“你确定?”孙武问。
“当然,我总得让你们输得心服口服才是。”陈一诺笑道。
“那你出上联吧。”
陈一诺眼眸露出一丝诡异,随后说道,“上联为:画上荷花和尚画。”
这是一个回文联,可别看这短短只有7个字,但里面蕴含的技巧可大着呢。
这一联既可顺读,也可以倒读,两者意思都是一样的。
据说这一联为当年唐伯虎游山玩水,路过一处寺院所书,寺院里的和尚听闻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来拜佛,便拿出寺院方丈所画的一副《荷花图》请唐伯虎鉴赏。
唐伯虎当即提笔写下了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并且对和尚说谁要是能对出下联,就是当世奇才,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人能对出工整的下联。
直到清代,才子李调元才对出了此联的下联,但已经过去一个朝代了。
这次陈一诺拿出给孙武他们对,他就不信能对得出来。
“这个简单,且稍等片刻,我这就对出来!”一位中年男子说道,但很快他便愣住了。
细细刨切之后,他发现,这上联看似简单其实暗藏杀机。
孙武听闻有人可以对出来顿时异常激动,“白老师,你有办法对出这回文联?”
“额……”这名白老师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喊出来了。
这回文联咋一看很简单,但要是想对工整的话,技术难度丝毫不逊色于那个拆字联。
孙武继续道,“白老师要是能对出此联的话还请帮忙,毕竟这此事不仅仅事关我个人脸面,对我们国内整个文学界也是有巨大的影响。”
白老师有些不确定地说道,“雕檐飞鸟飞檐雕可以吗?”
孙武想了一下,很快便否定了,“虽然回文了,但意境太差了,还有其他的吗?”
“抱歉我目前只想出这一个。”白老师尴尬道。
“其他人能对吗?”孙武问。
孙艺站了出来说,“圈网书卷蜀王圈这个怎么样?”
“你这个比白老师的还不如呢,再想想其他的。”
“我知道我知道!”王靖大喊道。
“王局想到下联了?”孙武惊诧道。
“当然!”
众人惊愕,他们知道王靖并不擅长楹联,王靖精通的是物理领域,和楹联八竿子打不着。
但就在此刻,让这么多文学界的大师都束手无策的楹联他居然说他能对出来?
“‘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一上联,正读反读都一样,而我的下联是‘今天飞机飞天津’,你们看如果?”
众人顿时无语,这个算什么狗屁楹联?
回文联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回文就行了,要是只回文的话那就简单多了,‘一二三四三二一’这也算回文,但这算楹联吗?明显是不算的。
“怎么样怎么样?”王靖似乎很开心,好像这楹联也没那么难啊,这些自称文学大家的人也太水了吧?还不如自己一个搞物理的。
虽然王靖的‘今日飞机飞天津’很烂,但众人也不敢点破,毕竟国家文化创博中心二把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王局,你这个下联虽然很不错,但离工整还是差一些。”孙武说。
“不工整吗?我觉得挺工整的啊?”
孙武汗颜,就连王涛也有些看不过去了,连忙说道,“父亲,咱们外行的还是别说话了,安静地看着就好。”
又十分钟过去了,虽然有不少人能对出下联,但都被孙武一一否决了,原因是勉强了。
只顾得上回文,内容却是一塌糊涂。
孙武本人也想到了一个,但还是觉得不够工整。
给的时间已经足够多了,陈一诺已经不打算等下去了,便说,“对不上来吧?那我便给出下联了,‘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下联是‘书临汉贴翰林书’。”
‘书临汉贴翰林书’不管是正装还是倒装都通顺,荷花的荷与和尚的和,汉贴的汉与翰林的翰,两者同韵却不同义。
不仅如此,‘画上荷花和尚画’与‘书临汉贴翰林书’两者相得益彰。
画和贴,一画一书。
和尚和翰林,一僧一俗。
众人惊愕,不得不承认,陈一诺这下联实在是太妙了,不禁让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