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直播间里陆续出来的弹幕。
矮老师显然愣住了。
谁能想到这帮吃瓜网友还真的去找钱中天求证啊!
矮老师看着直播间里的观众说道
“了解我的观众想必是知道的,这我家的单元就跟钱中天老先生隔了一个单元,懂得自然懂,别的我说多了也没有用。”
说罢矮老师直接跳过了钱中天的这个话题。
直接抛出了自己的重磅结论。
“各位,根据现在咱们最新公开的研究显示,在清军入关之前,这大明至少存在一个几十年的动荡期,这几十年的动荡期,应当是由于皇帝不理朝政所导致的,首先我们能确定的就是,在崇祯之前的那个天启皇帝,应当是一个沉迷于木匠活的宅男。”
说罢。
矮老师便从直播间里放出了大量的数据。
“从清实录中就记载着大量的只言片语描绘着这个木匠皇帝的所作所为。”
“压制东林清流,任用宦官魏忠贤,朝野动乱,这些事情都是这位木匠皇帝干出来的,而且其实现在根据明陵之中出土的一些史料,其实史学界已经大致的复原了明代历史。”
“例如明陵的主人,也就是木匠皇帝的爷爷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万历皇帝的爷爷嘉靖皇帝,也是三十多年不上朝,这些皇帝难道是明君不成?”
“根据史学界推测,这个明朝也就是二百七十多年左右,这加起来,已经一百多年不干正事了啊朋友们!”
“咱们看看西域,人家已经立宪组阁了啊!”
矮老师确实是有点东西的。
起码弄到了观众们一般都接触不到的前沿资料。
不过这些前沿资料之所以没有被放出来。
就是因为还不完善,不够客观。
可以被他钻空子同时还听起来相当的唬人。
无数的网友再此跑到了程衍的直播间里。
“程老贼,天启真的是木匠皇帝?”
“矮老师说明朝总共两百多年,有一百多年皇帝不上朝,导致国家混乱是真的吗?”
程衍看着评论区的几个问题。
当即便做出了回应。
“各位,天启皇帝是木匠皇帝确实不假,明朝加起来确实也有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皇帝没有上朝。”
程衍的话从直播间里出来的时候。
整个直播间都沉默了。
谁也不愿意相信,那么强硬的一个王朝。
竟然如此的衰落、不堪。
另一边在《大说特说》里面。
矮老师拿着一部手机看着程衍的直播忍不住笑出了声。
“各位朋友,这已经充分的说明了,这个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无王朝啊,我不知道哪里冒出来那么多的明粉,不知道他们在胡吹些什么……”
不过很快矮老师的直播间里便传出了程衍的声音。
“不过大家也不用沮丧,皇帝不上朝是事实,但是这国家可没有混乱啊,明朝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皇帝不管事,国家也乱不了,反而是皇帝管的多的时候,国家就完蛋了。”
矮老师的脸登时边阴沉了下来。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程衍而后便拿出了一份报告说道
“有明一朝是没有丞相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把丞相给废除了,而明代太宗皇帝朱棣自靖难之后,便组建了内阁,平时的小事都是由内阁票拟处理小事,而后奏明皇帝。”
“但是由于皇帝长时间不上朝,这些内阁大臣直接就自己处理完了国家的事情,因此在这皇帝不上朝的这些年里,大明朝还是过得有声有色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即便是到了清代中晚的时候,明朝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这个时候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明朝,但是还是仍旧由不少人站出来喊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明朝如果真的那么不堪,他怎么不反清复唐呢。”
评论区的关中顿时便笑出了声。
“哈哈哈,好一个反清复唐。”
“合着明朝的时候就有内阁了?”
“好家伙,我大清遗毒不轻啊。”
另一边《大说特说》直播间里的矮老师彻底不淡定了。
手中的折扇都快扇出火星子来了。
“这,这让我怎么说,这到处都是漏洞啊朋友们,咱们众所周知,内阁是西域各国的特产,明朝就有内阁了?怎么不说明朝已经有火车了呢!”
话音未落。
只听到程衍的声音从手机中传了出来。
“各位,其实历史上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细节,那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清末新政,这里又一点,就是改内阁为责任内阁,也就是说,整个清朝,其实一直都是有内阁存在的,但是这么一个入关时,连铁都不会打的族群,他们难道一入山海关就开窍了?自己突发奇想设立了内阁?”
矮老师听到程衍的这句话之后。
马上示意工作组的人立马去查资料。
同时网上也有不少的网友在疯狂的查着资料。
后来人们才震惊的发现。
这尼玛清朝还真的有内阁。
只不过这个清朝的内阁几乎没什么用。
但是这反而映证了这是明朝制度的延续。
清朝肯定不会闲着没事去设立一个没有用的机构。
原因就是因为曾经内阁的权力太大。
后续经过几代皇帝的削弱,才实现了对内阁的架空。
所有人看到这些资料之后。
瞬间就明白了程衍说的才是真正的历史。
工作组的成员在知道这个问题之后。
立马便给了矮老师提示。
示意矮老师抓紧转移话题。
赶紧挑出内阁这个怪圈。
矮老师当即会意,直接拿出了一张报表。
看着眼前的观众忍不住笑道
“给大家看个有意思的东西,这是不少权威机构都没有拿到的数据,是我从京城大学死皮赖脸才借出来的,咱们的朋友们可以看到,这明朝跟清朝的税收对比,即便是抛去清末,明末,这也是妥妥的被大清吊打啊,”
整个图标之上。
清廷每年足足有三四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反观大明,最高的时候不过四百万两银子。
甚至还有二百万两银子的时候。
这已经不能用一般的穷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