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华服刺绣 大国礼服
起飞的蛋2021-07-21 19:132,036

  朱棣从前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是万古不变的贼了。

  万万没想到今天的世人对朱棣竟然有这样的理解。

  看着面前的镜头,朱棣沉默了良久。

  “明代帝陵之中没有任何的防盗机关,主要是因为明代历朝历代都是派重兵把守陵寝重地,这是在墓门的石门处,会放置一个自来石顶住墓门。”

  在场的专家学者全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似乎没有人能够接受这个事实。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明朝是一个高度自信的封建王朝。

  同样明朝的皇帝也都看得比较开。

  如果江山还在朱家人的手里。

  自然是没有人敢去打帝陵的主意。

  如果江山不姓朱了。

  自己留着自己手里点儿金银珠宝早晚也会被人夺去,那些所谓的护陵机关,压根就派不上什么用场。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一代帝王又怎么会不懂。

  因此明代的帝陵之中基本都没有怎么放置防盗机关。

  一扇重达万斤的石门就足够将一般的盗墓贼给挡在木门之外了。

  朱棣的这话一经说出口。

  “先生,你是怎么确定这种明代的皇陵没有防盗机关的?”

  “如果我们的考古队员在里面遇到了危险,你可以为这句话负责吗?”

  似乎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质疑朱棣说的话。

  在一旁的朱高煦朱高燧两人,脸上写满了不悦。

  朱棣看着这几名之一的专家,一字一顿的说道。

  “我是朱家的后人,一口唾沫一个钉,我说里面没有,里面就绝对没有。”

  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刚才那几名质疑的专家也赶忙道歉。

  “对不起先生,我们不知道……”

  朱棣摆了摆手说道

  “无事,我是朱家的后人,自然也为大明而感到骄傲。”

  此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场节目。

  彻底的刷新了平台的直播记录。

  在线观看人次,最终突破三亿大关。

  几乎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

  同时朱棣的话也被转告了钱中天。

  在看完朱棣当时的录像之后。

  钱中天犹豫再三,最后坚定的说道。

  “马上派人去天寿山检查周围有没有异常,是否存在类似于秦陵汞元素超标的问题。”

  李子玥正好拿着一份报告走进了钱中天的办公室。

  “钱老,京城市政那边已经安排人过去检查过了,十三陵周边的土质、水质、植被生长情况一切正常。”

  钱中天看着李子玥送起来的报告,最后点了点头说道。

  “准备公开天寿山发现十三帝陵的消息吧。”

  ……

  ……

  十三陵的消息是京城市政的重点工程,有了钱中天点头,一切所需的设备立马按部就班的以最快速度运送到天寿山一带。

  这个时候即便是想隐瞒消息,也隐瞒不住了。

  当天晚上,京城市政便公开了消息。

  京城不仅发现了帝陵,而且一次性便发现十三座帝陵的消息,彻底让吃瓜网友们沸腾了。

  “一个秦陵就已经这么壮观了,十三座帝陵得多壮观!”

  “清朝帝陵一共才八处,咱们大夏这一次是真的要在世界面前抬头了!咱们就是文明古国,不用再羡慕别的国家了!”

  “又是钱老挂帅,希望这一次的发掘工作能够快一点,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明代帝陵的规制,几乎与清代帝陵相同,这一次寻找帝陵的入口就顺利了许多。

  毕竟已经有了清代帝陵在那里打样子。

  当考古队的队员们带着设备深入十三陵内部的时候。

  一切都跟朱棣所说的一模一样。

  面前横亘着一股重达万斤的石门。

  过了这道石门,后面几乎一路畅通无阻。

  只是在刚刚打开石门的时候。

  有一股黑烟冒出。

  这应该就是陵墓中陪葬品腐烂之后产生的毒气。

  除此之外,陵墓之中没有一点机关。

  轻而易举的便打开了一座地宫,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被打开的这座皇陵正好就是明长陵。

  出土的长陵文物彻底震惊了世人。

  长陵之中的丝织品精美程度远超考古队的想象。

  连钱中天见到长陵之中出土的绫罗绸缎都看傻了。

  尤其是朱棣皇帝跟皇后身上穿的龙袍凤冠,绝对算得上是手工制品的巅峰。

  光滑如丝的绸缎,加上精美的刺绣,彻底的震惊了世人。

  “awsl,这衣服也太仙了吧。”

  “谁说我们大夏没有自己的礼服?明陵里面的华服比西域的那些礼服要美的多!”

  “我们大夏不只有那一根丑陋的猪尾巴,这才是我们老祖宗穿过的衣服!”

  如果说秦陵体现的只是国力上的强盛。

  那么明陵则是集千年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大国。

  一时之间,市面上涌现出来大量的仿制明代华服。

  大夏的传统文化,第一次开始在街面上出现。

  人人都在想象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民日常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精美的华服固然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次出土的不少衣物,跟东方其他各国的传统服饰都有些相似之处。

  尤其是半岛。

  半岛人最接受不了的就是这件事情。

  看着网络上流传了大量明代服饰图片。

  半岛不少专家学者激动地拿出了自家博物馆里的故作。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抄袭,大夏的官方怎么都能这么厚颜无耻,这明明是我们半岛的传统文化,你们哪怕改一改再抄呢。”

  “你们看看这大帽,还有这刺绣,完全就是我们半岛的文化传承,怎么就成了你们大夏的文化了?”

  无数的半岛专家一一举证。

  这种服饰是来自半岛,早就成了不少百姓的共识。

  不少的大夏百姓也竟然相信了。

  “这衣服可能就是半岛的吧,毕竟这么多年我们看的电视剧上,半岛的古装剧不都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明陵还没有发掘出来呢。”

  “官方的心意我们可能可以理解,但是为了这种虚无缥缈的事还死皮赖脸的不承认是乌龙,我其实觉得大可不必。”

  针对明陵的言论越发的负面起来。

  在电视机前的朱棣看着街头的采访,陷入了沉思,好像在抉择着什么。

继续阅读:第27章 万国来朝的大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解释不清了,我拍的历史剧成真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