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一代西楚霸王的身躯,颓然倒落在乌江边上。
白月离正自在项羽的尸体边感慨,人生之无常,忽听江中传来数声战马的嘶鸣。
抬头看时,却见先前被项羽驱赶到船上,想要遣送会江东的那匹乌骓战马,在船上胡乱踢蹬。
船夫把不住船桨,不多时,那匹战马便滚落到了湖水之中。
白月离远远望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战马,都如此有情,何况是人呢。项羽啊,项羽,你要是不造反,也是个不错的朋友啊。”
说着,他指指项羽的尸体说道:“厚葬吧。”
众军应诺。
当下白月离回到军营,将俘虏的西楚军中一些重要的将领,愿意投降的便投效在秦军之中效力。
不愿投降的皆被关押在牢狱之中,倒不是不能放过他们,而是因为担心他们回去之后,再次发动战争,给百姓和秦军带来深重的苦难。
至于项梁,白月离在清查西楚大军军帐的时候,发现了项梁写给项羽的那封信。
白月离深知没有这封信,项羽不会那么容易受人蛊惑反抗秦庭。
看了信后,白月离心中十分愤恨。
这群六国老世族,念念不忘当年自己身为贵族的荣宠,一心恢复自己原来的国君贵族身份。
为此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拉少年英杰下水,居然还自以为正义,自以为奋不顾身。
白月离令:“传旨,让项梁……”
他本想传旨杀了项梁,转而一想,又说道:“割掉项梁的发髻,在他脸上刺字,让他去给始皇帝守陵去。”
张良韩信的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一刀杀了项梁虽然解气,但却太过便宜他了。他一向将始皇帝视为仇寇,如今就让他给始皇帝看守陵寝。
让他心里不服,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活受罪。
处理完了项羽的事情,却见萧何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下认为,还有一方势力也不容小觑。”
一看到萧何白月离心中也知道,他说的是谁了:“萧大人所言,可是如今远遁蜀中的刘邦。”
萧何点头道:“当初臣下为了削弱项羽方面的战力,将刘邦骗到了蜀中。如今项羽已经伏诛,是时候该对付刘邦了。”
这一番话,说的白月离心中震荡。
萧何哪里知道,在历史上刘邦就是在蜀中发迹的。
当年义帝楚怀王,跟西楚联军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这楚怀王也很能玩弄手段,他看到项羽一家独大,就发布命令说谁的军队先破了秦军,攻入咸阳的,就可以在那里被封为王爵。
结果项羽破釜沉舟的辛辛苦苦跟章邯主力打,刘邦却暗度陈仓率先攻入了咸阳。
项羽大怒,但不好不承认当初与义帝楚怀王的约定。
好在义帝楚怀王当初只说“破秦入咸阳的可以在哪里称王”没说,可以当秦王。
所以项羽就封刘邦为汉中王,将秦地一分为三,刘邦的封地居中,两边分别是已经投降项羽的秦将章邯。还有项羽自己的亲信。
章邯虽然与项羽交锋,但对攻破咸阳灭了秦国的刘邦切齿痛恨,而项羽自己的亲信更不用说了。
派这么两个人,把刘邦夹在中间。其中心思,可想而知了。
刘邦为了破局,自己想项羽请命,自降身份去镇守蜀中。
项羽还觉得刘邦离开了权力中心地带,对他来说是好事。却不料刘邦在蜀中勤练军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最终竟把项羽给灭了。
如今留那个刘邦在蜀中猥琐发育,白月离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好在历史早已发生了改变,在垓下围困项羽,逼的他乌江自刎的不是刘邦,而是白月离。
如今他刘邦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对付他白月离,断然不可能有此容易。
当下白月离便目视臣下,说道:“刘邦此人,眼下虽然不曾反叛作乱,但留他在蜀中说到底是个威胁。诸位臣工,有什么办法对付他呢?”
萧何问道:“陛下向如何对付此人?是直接杀死他,还是让他失去作乱的资本?”
白月离道:“能够剪其羽翼,令其永远不能犯上作乱自然是好的。不要随便杀人嘛。”
这时候王贲之子王离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刘邦第一个起兵造反,项羽之所以做大也是因为刘邦造反在前。而项羽的初期的主力也是来自刘邦。刘邦不死恐怕永远不会安然做我军的臣子。”
白月离听了之后,也觉得刘邦此人与秦军中的将士有着深仇大恨不杀不足以平息大家的怒火。
想到这里,白月离点头说道:“刘邦坐拥大军,占据蜀中之时,名义上还是反王,不曾臣服与我们。”
王离说道:“是啊,陛下,蜀中世代是我大秦的疆土。”
自从秦惠文王司马错经略蜀中以来,蜀中向来是大秦的国土。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为刘邦发育的地方。
“王离将军说得对。”白月离道,“蜀中天府之国,鱼米之乡,若真让刘邦发展起来,恐怕会成为不小的祸患。”
白月离说着,却见张良低头凝眉不语。
便问道:“张良先生,新任的护国 军师,朕特意为你设立了这个官职。正是出谋划策的职缺,如今朝堂之上,正该聆听您的神鬼之计,如何一言不发?”
张良思忖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微臣以为,我军刚刚经历了与项羽的大战。而蜀中深沟高磊,易守难攻。若在此时我军贸然攻击,恐怕反而会被刘邦给黏住。”
白月离被他说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张良不愧是张良,他顾虑的没错,眼下大秦北方有匈奴虎视眈眈呢。若是秦国大军再被刘邦在蜀中拖住,恐怕不会有好的结果。
王离却道:“按照军师的说法,难道就放任刘邦不管嘛?”
张良捋捋胡须,说道:“自然不是。只是如何管,还应该定个计策。”
白月离听了,觉得张良心中很可能已经想到了计策所以才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