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心有不甘
泡泡雨2025-06-12 11:052,560

钱姨娘刚才跪在地上,要抱君凌云双腿,结果腿没抱到,却是拽下了君凌云佩戴的一块玉。

君凌云自己没发现,钱姨娘便紧紧地攥在在手心。,

   李妈和巧儿本来不相信,可看到钱姨娘的手里真的拿着一块玉,对视了一眼。。

   李妈曾经是太子府的人,见过当年太子殿下腰间佩戴的玉。

   虽然也不知道钱姨娘手里的玉佩,到底是不是太子殿下佩戴的。

    但是钱姨娘被送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

   她现在手里拿的玉佩,确实是上好的玉,玉上挂的穗子,也是上好的,五彩丝编织的,还有明黄色。

   钱妈叹了口气说:“只要太子殿下还能记得姨娘,以后还会来的。”

   “姨娘好好休养就好。”

   李妈和巧儿的脸色都缓和了,钱姨娘这才放下心来。

   她寄住在将军府,陪伴伺候了左晚晴十几年,从几岁大的孩子到现在。

   常年寄人篱下,她懂得揣摩人的心思,察言观色。

    她很清楚,以后想要回到太子府,想要过得好一点,首先要靠李妈巧儿。

   她看着手里温润的玉佩说:“你们放心,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这段时间亏了你们照顾我,以后如果我能回到太子府,一定不会忘了你们。”

   “太子殿给的这块玉,肯定很值钱。”

    她是直接被带出来送在这里的,自己的东西都没拿。

   不过石管家当初派人把她送在这里,偷偷的还让人给她送了20两银子,说是她的丫鬟求着给送来的。

    钱姨娘是过惯苦日子的人,她跟着左晚晴的时候,也只能吃饱饭,穿她退下来的衣服,并没有私房钱。

   被抬进太子府做姨娘,她的姨母,也就是左晚晴的母亲,给她准备了点嫁妆。

   虽然不多,也是她个人财产。

   她清点了好几次,所有的嫁妆加起来应该价值三百两银子。

   对于她来说,三百两银子是她长这么大,拥有过的最多的财富。

   这也是她到现在还幻想回太子府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从小节俭惯了,她的身上揣有二十两银子,却从来没拿出来过。

   还藏在最隐蔽的地方,李妈巧儿都不知道。

   她握着玉佩,想着这块玉佩值多少钱。

   李妈有点鄙视,看了她一眼说:“姨娘,如果你手里拿的玉佩真的是太子殿下的,老奴劝你好好保管,千万不能拿出去变卖”

    “太子殿下身上佩戴的东西,可不是一般人敢收的。”

   “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太子殿下的玉佩,是象征身份的,哪个当铺敢收,又有哪个人敢佩戴。

    钱姨娘在将军府住了十几年,这点道理还是明白。

   她只是想告诉你妈巧儿,她现在拥有价值不菲的宝物。

   巧儿憋了憋嘴说:“姨娘,你还是把太子殿下的玉佩好好收起来吧。”

   “反正也变不成银子,姨娘来这里也有一个多月了,府上连月例都没送来,奴婢跟李妈四人的都没有,咱们现在只剩不到一两银子了,估计也用不了几天。”

    巧儿对钱姨娘的意见很大,很有看法。

   她是太子府的家生子,爹娘都在太子府做事,娘还是洗衣房管事的,她被分来这个西街小院当丫鬟,其实是最轻松舒适的活。

    小院两进两出,还有个看门的老仆一个小童。

    平时老仆小童只管看门,她跟李妈负责照看小院。

   做四个人的饭,又轻松又舒适。

    管家每个月都会派人准时送来月银,四个人的伙食费。

    不用在太子府受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的规矩,想吃什么自己做,还有银子赚。

    李妈和巧儿都是很舒服的。

    可是自从这个钱姨娘来了,整天哭丧着个脸,要死要活的不说,府上都没有按时送来月银和伙食费。

    平时她是负责管理小院开支的,现在手里就剩不到一两银子了。

    小院现在五个人,钱姨娘还要吃好的,天天都得吃肉,不满足就寻死觅活。

一两银子根本撑不了多久。

   原来是没银子了,怪不得两人都没个好脸色。

钱姨娘咬了咬嘴唇,进了里间,不一会儿拿出五两银子交给巧儿:“这五两银子你先拿着,我想用不了多久,管家就会派人送来银子。”

    “马上过年了,如果管家送来了银子,你跟李妈,童伯,小宝都做身新衣服吧”

童伯,小宝是看门老仆,童子。

   巧儿看到五两银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她轻盈的福了福道:“多谢姨娘。”

   李妈也道了谢。

   两个人去厨房做饭了。

   钱姨娘的眼里闪过一道寒光。

    紧紧的攥着手中的玉佩。

    虽然暂时进不了太子府,见不到表姐左晚晴,但是,如果笼络了李妈和巧儿的心,她是可以去将军府的。

   她寄人篱下,低声下气的伺候了左晚晴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被关在这小小的院子里,被几个下人死死的压着度过一生。

   君凌云进了皇宫,第一时间去勤政殿见皇上。

   皇上早上上朝,处理朝政,中午在勤政殿办公,刚同姚御史商议完事政。。

    君凌云进来了,叩拜之后站了起来:

抱拳:

   “父皇,儿臣今日来是有一事禀报。”

   他今天来开门见山。

   皇上身后伺候的杨公公,躬着身子往后退了退,看似低头,其实冲着君凌云云点了点头。

   皇上正为今年灾民太多的事情烦恼呢,看儿子一脸正气,问道:“太子有何要事?”

    皇上这几日很烦君凌云,因为萧大将军今日在朝堂上,又发动各位大臣,求他主持公道,早早找出杀害萧老将军的凶手。

    并非常隐晦的指出,杀害萧老将军的幕后主使者就是太子。

    还说了很多,太子除掉萧老将军的原因。

    说太子有和西夷的哈雷王子里应外合,谋权篡位的意图。

    虽然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是分析的头头是道,朝中大臣几乎有一半的人赞同萧大将军的说法。

   皇上虽然很不满意,萧大将军在萧老将军守孝期七七四十九天还没满,就来上朝,提出这么让他为难的问题。

   却在面对那么多的大臣,纷纷赞同的情况下,不得不作出承诺。

    承诺一定尽快找出凶手,并督促刑部,大理寺尽快破案。

   退朝之后,皇上回到皇宫进了勤政殿,就让人请来了姚御史,商量找出杀海萧老将军凶手的事。

    分析,萧大将军这么做的意图。

   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姚御史,是太子三公之一,他站在臣子的角度,很公正的分析了,刺杀萧老将军对太子的利弊。

    姚爷御央认为太子殿下不可能,亲自或者幕后指使人刺杀萧老将军,因为太子现在已经开始行使权利,辅佐皇上处理朝政,他现在需要的是政绩,而不是把自己陷入这中阴谋的漩涡中。

    皇上当然也非常认同他的见解,可是作为一国之君,自己的老丈人被人刺杀了,到现在连凶手都找不出,说不过去啊。

    而且他也很清楚的知道,临时将君凌云封为太子,确实是太过仓促,太欠考虑。

  他知道君凌云背后有颜家支撑,他自己这么多年又在西关历练,能力是有的,势力也是有的。

   可是太子领兵打仗是所向披靡的,这些年边关也稳定了,但是,他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

打江山,守护江山和治理国家是两回事。

    不可否,他会为了巩固太子之位,做出一些不择手段的事。

    姚御央便将这段时间,作为太子三公跟着太子处理朝政,为国为民出谋划策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皇上。

    联系到君凌云最近频繁入宫,汇报的一些情况。

皇上心里有太多顾虑。

继续阅读:第204章 真的要出事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医女:太子殿下,娘娘又跑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