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贵妃娘娘的这封信也送进皇城的时候,年节已经真正是近在眼前了。
所有关于年节的准备活动都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皇城各处的主要宫殿都安置了精美的鳌山灯,皇帝陛下的乾清宫也已经开始燃放花炮了。
至于藩王和藩王妃们,有份回京过年的,这会子自然也是全部都回到了京师。
这次各王府的二代们倒是有不少都可以跟着回京了,只是皇后娘娘留在上林苑养病的消息传至各藩王封地,诸藩王与王妃也就不打算带自家子女回京添麻烦了。
所以这次还是只有皇帝陛下现存的六个弟弟,外加嫁入皇室的四位藩王妃回来了,就连晋王府的芸姐儿都被晋王夫妇留在了封地,交由晋王次妃韩氏代为照看。
顺便,芸姐儿现在已经在学着看账务了,晋王妃也是打算把她留在封地,锻炼她管家的本领。
到了京师,诸藩王和藩王妃们还是先拜皇帝,但是由于皇后不在,他们就不能再直接往坤宁宫走了。
于是藩王们暂留外廷,王妃们则是去咸阳宫问代掌宫务的贤妃沈娘娘安,然后再由沈娘娘带着去坤宁宫,对着坤宁宫第一进大殿处那把属于皇后娘娘的空椅子磕头。
皇后娘娘不在,坤宁宫的茶自然是没的喝的。
毕竟沈贤妃也不能把坤宁宫当成自己的家,招呼王妃们在皇后的地盘吃吃喝喝。
于是对着皇后娘娘的椅子磕过头之后,大家再退出坤宁宫,在贤妃娘娘的带领下去慈宁宫拜见太后娘娘。
没多久,忙完政务的皇帝陛下也带着弟弟们来给太后娘娘问安了。
各种母慈子孝之后,藩王们各自带王妃回去休整,贤妃沈娘娘也告退回咸阳宫去,太后跟皇帝对坐着说话。
这次说的是三皇子的事情。
相比大皇子以及二皇子,皇帝与这个儿子相处不多,也是这时看到太后拿出的字,皇帝才恍惚意识到,三皇子竟然也已经可以去大本堂进学了。
太后笑着说:“这么说,皇帝是也觉得不错了?贤妃养三皇子,也的确是很能称一句尽心,就是亲生的母亲,也并非各个都能有这样的耐心。”
皇帝点头说:“母后说的是,贤妃的确是将三皇子养的不错,儿子想,不若明年就让三皇子进大本堂,跟他的两个哥哥一块读书吧。”
太后自然点头,等皇帝走了,她就让人去咸阳宫跟沈贤妃递个话,说皇帝已经准了三皇子明年入大本堂进学的事情,让贤妃安心。
钱嬷嬷跪坐在旁边给太后揉腿,等传话的宫人领命去咸阳宫办差,她就笑道:“奴婢看,娘娘现在是真喜欢贤妃娘娘。”
太后叹了口气,摇头说:“沈氏呀,当年予就觉得她可惜,这些年真正相处下来,又怎么可能讨厌她?只是予喜欢也没用,沈氏这运道也实在是不济了些。”
太后不得不承认,就连她,所有的抬举也并非是真的为了沈贤妃好。
所以,哪怕现在她已经用不到贤妃或者三皇子了,能为贤妃做的事情,她也愿意多替贤妃做一些,就算是弥补吧。
感慨完,太后吃了口茶问钱嬷嬷:“司药司那边怎么说?莫非赵氏这次竟还能撑的住?”
提起这个,钱嬷嬷难免有些沮丧,“赵大人刚去那会儿,是说皇后娘娘也病的快不成了,谁知前几日竟又有了好转,别看皇后娘娘平日总是看着病殃殃的,没想到却有逢凶化吉的本事,还有贵妃娘娘也是,据六局的人说,贵妃娘娘现在是日日的哄着皇后娘娘开心,两个人可比在皇宫的时候好的多,娘娘您说,这贵妃娘娘她到底图什么啊?她难道就看不出来,只要皇后娘娘薨了,那坤宁宫的凤座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太后远比钱嬷嬷沉得住气。
“能挺过去,就说明她的福运还没有用尽,予这么多年都等了,难道还急这一时半刻么?至于贵妃……”
太后又笑了一下。
一个沈贤妃已经够令她开眼的了,太后才不信皇帝的后宫会有那么多不爱当皇后的嫔妃。
贵妃或许生不出为了争夺后位去害人的心思,但若是将那个位子捧到她的面前,她难道还会生出往外推的想法?
太后说:“不就是大皇子狩猎比不过二皇子,皇帝却没有训斥的话么,皇后庸人自扰也就罢了,难道连你都看不明白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予看啊,贵妃就是因为知道皇帝没有旁的意思,所以才会主动请缨,要留在上林苑侍奉皇后的,要不然,只要皇后有命回宫,那她这个丢下皇后先行回宫的贵妃又该如何自处?”
钱嬷嬷不由怔了一下,既是为贵妃娘娘所思之远,也是为太后娘娘的那句“庸人自扰”。
毕竟皇上本就更属意贵妃娘娘的,有哲宗皇帝和先帝爷的例子在前面摆着,若是多揣摩一点圣意,狩猎大会的事情,可不就是说明皇上无意于立大皇子为储么?
要不然,皇上又怎么会待大皇子如此没要求?
“你们啊,就是没看明白,”太后看出钱嬷嬷的想法,放下茶盏道,“这养孩子就像是放风筝,线该收时固然要收,但是该放的时候,那也就得舍的放,把着大皇子的那根线,让皇后收的太紧了,皇帝若是再跟着收,那不是明摆着要让这风筝再飞不起来?皇帝就是要让大皇子飞起来,所以才要松些线呢,可惜呀,皇后看不明白,她身边的那个胡氏,虽然也曾经是个聪明人,但是跟在她身边久了,难免就要被带出几分愚笨,所以她们才会想左,把自己吓成那副样子,予看赵氏这病,是她爹病逝之前就有了吧?”
钱嬷嬷点头称了句是。
据司药司的脉案看,国丈赵大人病逝之前,皇后娘娘的确就已经在用药了,好像就是从围猎盛会之后的第二日开始吃的,只是皇后这些年时常身子不适,因而寻常小病,就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但是,若是皇上没打算放弃大皇子,那皇后娘娘不就还有戏唱?
钱嬷嬷赶紧去看太后娘娘的脸色。
太后却平静道:“不用急,皇帝就是再想把大皇子这只风筝放好,却也架不住旁人一再的扯他的后腿,风筝线若是扯废了,还怕这风筝废不了么?我们只管看着就是,皇后现在是彻底慌了神,以为自己要完了,所以才没心思去琢磨别的,等她缓过这口气,不多思才怪,只可惜……”
太后勾了勾唇角,讽刺道:“多思不要紧,人笨也不要紧,就怕这爱多思的正好是个笨人,若是这笨人再认准了自己的思量没有错,那可就不愁没有好戏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