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时候已近腊月,平江侯府的主子仆从几个月之前就已经换上了厚实的冬衣,各处的碳火也都烧的很旺。
侯夫人燕氏拉着才从西洋归来的儿媳的手,仔仔细细的看了一圈,这才笑说:“可是叫我盼给回来了,上个月听人说,西洋那边又打起来了,可把我给唬住了,细问了才知道,原不是你们这次出使的地方,要我说,芝麻大点的地方,怎么就能分出那么些个国家呢,正经出个人物,把那些什么‘弗朗基’、‘红毛番’……全部都给打服了,日后朝廷再要遣使过去,就不必几个国家的跑了,也免的使团被那些个西洋人的战火波及,叫人揪心呢。”
“娘,是‘佛郎机’,”崔正言在旁边纠正。
庄令嘉也笑说:“娘,就是得让那西洋人‘散’着些才好呢,他们若是出了人物,我们没准才是真麻烦。”说着笑看一眼此次也是才从西北换防回来的夫婿。
平江侯夫人看看儿子,再看看儿媳,噗嗤笑了,“得了,你们小两口就互相心疼吧,好些日子没见,该有的是话要叙了,快回去吧,我呀,才不做那‘棒打鸳鸯’的人呢!”
庄令嘉面颊稍红,崔正言接过母亲的打趣说了几句话,然后牵着妻子的手回屋。
夫妻俩随身的箱笼已经被送回了屋子,这会儿正由丫鬟们着手规整,看见世子和夫人回来,丫鬟婆子们纷纷停住手中的活计墩身,然后就低头退下了——
世子和夫人说话,不爱让旁人待在旁边站班子。
庄令嘉的行囊照旧塞满了各式各样的西洋新玩意。
写满各种符号的书她自己要看,另有一套是要遣人送回南直隶,送给做学问的小堂姑的。
至于亲姑母皇后娘娘,随行的女官已经在回京的第一时间便将各式西洋书籍带回了皇宫,分呈皇后娘娘与四夷馆。
因而书籍方面的东西,轮不到庄令嘉去替姑母操心。
但是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就得由庄令嘉“夹带私货”,“偷偷”去给姑母淘换。
因而除却抵京之后的正式回禀之外,抵京之后的第二日,庄令嘉照旧是要递牌进宫,求见姑母的。
对于这位做皇后的姑母,在元徽八年之前,庄令嘉是从没见过的。
她只知道自己有位在皇宫做娘娘的姑姑。
姑姑生的漂亮,是应天府故交十年未见都忘不了的那种漂亮。
姑姑还很有才识,她在家中看到过姑姑曾经读过的书,还有姑姑在家时写过的字、画过的画。
姑姑是旁人眼中那种“别人家的姐儿”,但是在自家人眼中……
祖父祖母和爹爹从没有因为姑姑的出人头地而沾沾自喜,还时常看着某些美食目露遗憾。
因此,哪怕皇宫之中的姑姑一路飞升,在她还没来得及回神的工夫,就已经从尊贵的淑嫔娘娘蜕变成为更为尊贵的皇贵妃娘娘,但在那时的庄令嘉心中,那位素未谋面,但尊贵极了的姑姑,其实是个很可怜的人。
因为姑姑竟然连她能吃到的好吃的都吃不到!
真正见到姑姑,是在姑姑成为皇后娘娘之后。
那时候,皇上的第一任皇后赵娘娘已经因罪被废,她可怜到“吃不到”美食的姑姑成为了国朝母仪天下的新皇后。
然后,美人姑姑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水灵灵的出现在了她面前。
真的好美呀。
美到庄令嘉在还不知道面前的人就是自己的亲姑姑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对她生出亲近。
当然,按照第一面之后,母亲的紧急教学,她是应该先尊敬姑姑,然后再亲近姑姑的。
可惜受姑姑本人影响,尊敬化作佩服,与亲近并驾齐驱。
此刻,她貌美多才的姑姑就在与她的儿媳太子妃娘娘一块品鉴那些西洋玩意。
其中最得姑姑青睐的,就是那架黑糊糊的,名为“钢琴”的东西。
姑姑不擅长丝竹管弦,却对钢琴天赋异凛,不过陛下姑父善琴,这中原与西洋的乐器便有了合奏的机会。
据太子表弟说,由于姑父与姑姑闲暇时候常搞“琴琴合奏”,那些曲子他现在都能盲弹了。
对此,庄令嘉表示:有情调哦。
但生活也不是只有欢乐。
譬如每年的夏日,平江侯府就会陷入短暂的低迷——
元徽十九年,崔家的世交,宣德侯府的姜大人就是死在一个炎热的夏日。
庄令嘉只知道,那位姜大人是为救已经合离的妻子怀庆长公主而死的。
他与元徽十三年战死在东南战场的定远侯世子,还有崔正言的六叔是一块长大的兄弟。
曾经形影不离的兄弟现在只剩崔六叔一个。
于是只要人在京师,每年应世子以及姜大人的忌日,崔六叔都要携妻儿前去拜祭旧友。
庄令嘉与应世子的女儿、现在的太子妃娘娘应明姝算是一块长大的手帕交。
所以成婚之后,每逢崔六叔要去拜祭应世子,她总是要与崔正言一块跟着去的,到了姜大人的忌日,自然也就不好厚此薄彼。
车马遥遥停在姜家祖坟之外,一行人步行至姜大人墓前,已经有不少自发前来拜祭的故交。
几句打趣话,外加一盏酒,返程的路上愈发沉默,然后竟然遇到了怀庆长公主的车驾。
于是庄令嘉改乘公主府的车马随怀庆长公主去府邸说话。
数年之前的旧事已经尘封在岁月之中。
姜大人在时,庄令嘉尚且不明男女之事,只是现在回忆起来,姜大人肯为保护公主而死,心中定然也是很爱公主的吧?
所以当年的和离,究竟是怎么回事?
庄令嘉不知道,但是面露伤感的长公主令人心疼,于是安慰之言脱口而出,长公主的神情却显现出了更多的怅惘。
她遥遥望一眼皇城的方向,却又缓缓的收回目光,最后也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既然无法祝他得偿所愿,那就愿,若有来世……他能与真正属于他的明月共白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