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
清脆的碰撞声如银铃般响起,李牧将一个个白色瓷瓶依次摆放在身体周围。
随后,双手覆盖在了药鼎左右两侧的铜耳上,李牧掌中喷吐出真气,同时,嘭的一声闷响,药鼎之中,一簇半人高的红色火焰猛的窜起,“有些高了。”
脑中对于培元丹的炼制过程一清二楚,李牧当即判断出初始的火焰温度过高,当即是减少了真气的传输量,很快,红色火焰便是降了下去,直到微微超过药鼎的深度,温度低了一些,李牧心中方才满意。
“先要热炉。”
这是第一步,在归虚道人的笔记中,这也是颇为重要的一步,很多第一次炼药的炼丹师由于经验不足,会冒然启用大火,若是药鼎质量好,这一点自然是不用担心,因为好的药鼎基本都有着一种方便的特性,能够自动平均药鼎内部各个地方的受热量,使得一尊药鼎很容易就达到了整体同温。
不过,李牧的炼丹炉是十分普通的货色,显然不具备这种特性,所以,李牧必须选择温和的火焰,慢慢的烘烤,让炼丹炉内壁尽可能的达到同样的温度,这一点对于李牧来说,并不困难。
他的灵魂力强大,一直监视着炼丹炉的内部,火焰的温度,内壁的受热等等,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琐碎无聊的过程,李牧神色平和,处之淡然,在兵神山第二块区域第九层,那枯燥孤独的岁月中,他还是一个人过来了。
虽然后来发现是兵神峰的伟力造就的,但对于李牧,就真的是好几年的光阴,一个人,一尊白玉美人,一块瓦当,没人说话,手上一练就是好几年的时间,眼前这一过程,不过是芝麻绿豆般的挑战。
他小时候性子有些跳脱,后来执着于练武,日复一日的磨练下来,性子早已大不相同,改善良多,一旦沉静下来,比起修炼数百载的武者,沉稳有过之而无不及。
温火烘烤着炼丹炉,在庞大灵魂力的支撑下,第一个步骤,李牧近乎是毫无偏差的完成了,药鼎内部呈微红之色,每一寸的温度都是极为的接近,有些地方,李牧实在是没有办法,那是药鼎的质量所决定的,不是人力所能改变。
走出了堪称完美的第一步,李牧戒指中很快飞出了两片蒲扇状的叶子,这是芭蕉叶,是第一种需要炼化的药材,用灵魂力托起两片叶子,一起扔到了药鼎的火焰之中,立马响起了滋滋的烧烤声。
“两片一起?”
对于李牧强大的灵魂力,袁采荷早就感知到了,并不惊奇,但对于李牧的举动却是微微吃惊,一个第一次炼丹的家伙,竟然是两片芭蕉叶一起炼化,这可就有些冒险了。
“滋滋。”
火焰炙烤着芭蕉叶,其中的水分逐渐被蒸发,热雾升起,炼化药材不单单是把药材丢到药鼎里就行了,这一过程同样有着很多的小细节,这些细节李牧早已耳熟能详,马上便是活学活用,卖弄了起来。
灵魂力分作两股,分别控制着两片芭蕉叶。
李牧要做的,是不让芭蕉叶全部处于火焰中。
他催生出来的真气火焰,和寻常的火焰有一点是相同的,不同地方温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直接把芭蕉叶放在火中炼化,有些欠缺妥当,李牧是一个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因此,灵魂力控制着芭蕉叶,用真气火焰的外焰去焚烧芭蕉叶,差不多了,旋转着芭蕉叶,换一个方位继续炙烤,熟练而轻松的操纵着。
其实,在炼丹之前,李牧内心是有点紧张的。
等上手了以后,李牧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陌生不适感,步骤就和药典上记载的一样,需要注意的点,一切一切照本宣科,遵循着前辈的足迹,起码前面这些过程,李牧没有感受到难度。
当然,李牧也知道这一点和自己强大了一倍有余的灵魂是紧密相关的,有着灵魂的严密监察,炼丹炉中,所有的炼化步骤,过程,都像是在李牧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一旦有出差错的苗头,李牧能在一瞬间纠正过来。
难怪炼丹师里流传着一句话,炼丹这一门,第一靠的是天赋,第二靠的才是经验,这个天赋包含着不少的内容,譬如灵魂的强度,对于药材的敏感认知都能称之为天赋,这个天赋不分先天和后天的区别,用炼丹师的话说,就是不管你以前的天赋是如何差,只要你现在适合炼药,那么就是一块好苗子,这就说明你天赋好。
他们不喜欢强调这其中的变化,哪怕是一个他们判定出天赋极差的学徒,有一天天赋变好了,炼丹术有成,炼丹师也不会承认自己看走眼了,这片大陆永远不缺少奇迹,在高傲的他们看来,你原本的天赋本来就差,只要这一点能盖棺定论,这不就完了?
以前和现在,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其他人也不能质疑他们的眼光和经验。
这就是炼丹师,高傲又自负。
李牧的灵魂力有多强大?
能够一心三用,两股灵魂力操纵着芭蕉叶,还能一边思考着。
这样的起点,高于太多的炼丹学徒。
“砰。”
“砰。”
芭蕉叶的各个部位受热完毕,李牧将两片芭蕉叶先后投入内焰之中,本就濒临粉碎的芭蕉叶不消一会便是碎成了白色的粉末,停止输送真气,李牧快速将两团粉末装入玉瓶中,随后袖袍一抖,一阵劲风将炼丹炉中剩余的灰烬一扫而空,感知后,确定没有残留杂质,李牧又是燃起了真气火焰。
墨玉果。
四颗纯黑果实果断的扔入了药鼎内部。
“嘭嘭。”
这一次,李牧选择用猛火炼化,不同于芭蕉叶,墨玉果这种果实水分很足,也不属于寒性的药材,用大火炼化,完全没有问题。
速度很快,连之前炼化芭蕉叶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到。
李牧提炼出了墨玉果的药粉,利索的装入了药瓶中。
接下来,火浆花,魔犁草等等,每种药草都有着各自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火焰温度炼化,或快或慢,有的是为了精简时间,有的是因为追求完美,每次提炼一种药材,李牧就有一种完成了一件艺术品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十分新鲜,让李牧沉浸其中。
然而,在袁采荷的眼中,李牧除了一开始有些拖沓和不熟悉,之后便是进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状态,每一个步骤,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是在李牧的控制之中,即便以袁采荷挑剔的目光,也找不出一丝的违和感,甚至有些小细节,李牧比起她处理的更漂亮,也显得更专业,真要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少年实在太熟练了。
这哪里是一个初次炼药的学徒?
就算说是浸淫两三年,恐怕还会有人抱怨太保守了。
知道少年的灵魂强大,但眼前这一幕幕,如幻灯片一般,大师一样的炼药手法,说出去谁会信?
第一次炼药,一点迟钝和差错都没有,哪怕是吹毛求疵,也难以找出一点不满,李牧所做的,全是最佳解,完美,是的,李牧在追求着完美,一丝火候,一个偏差,每一个过程都在灵魂的计算之中。
袁采荷不敢想象,如果少年后面依旧这么熟练,会练出怎样药效的培元丹。
“叮咚。”
二十多个药瓶齐齐晃动着,李牧袖袍一抖,清干净了炼丹炉中的残留灰烬,随后手掌往地上一按,仅仅是一个动作,没有接触到地面,“嘭嘭”,一个个玉瓶瓶塞全部冲天而出,一种种药粉的味道顿时弥漫而出,手掌一挥,二十多个药瓶飞到了药鼎上方,李牧单手一掐,所有的玉瓶咔擦碎裂,这一瞬间,灵魂力瞬间出动,碎裂的瓷片被全部清理,一个不漏。
所有药粉如天女散花般洒下,仔细瞧,其上包裹着一层薄薄的灵魂力,在入火之前,避免着药粉和灵气的接触。
“嘭!”
一道火焰冲天而起,药粉尽数没入其中。
凝丹,这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