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去吗?”
百花丛中,美丽的女子神色恬静的靠在白袍少年的肩头,轻声问道。
李牧不做声的摇了摇头,女子双眸似月牙,掩嘴轻笑道:“不是说要横推江山武院吗?”
“先放他们一马。”
李牧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大度模样,让袁采荷脸颊上的笑意更浓。
“我们交换一件东西。”
李牧从戒指中取出了一本灰色厚重的书籍,其上有着四个小楷字:归虚见闻。
“想知道那根草是什么,看这本书就知道了。”
笑看着在花朵上不停跃动着,玩的十分开心的幻灵草,李牧故作神秘道。
女子美眸中掠起一丝狡黠的神色,直接从李牧手中夺走了灰色书籍,李牧也不出手制止,任由女子随意的翻开,女子的灵魂力纵使比不上李牧这种变态,在普通炼丹师中,毫无疑问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不一会,便是阅览了四十页之多,而俏脸的表情也是愈加沉迷。
归虚道人本身修为比起他的炼丹术,着实逊色了不止一筹,而在炼丹术中,归虚道人的药材见识才是最令人佩服的一环,归虚道人的前半生致力于修行武道,不到七十年便是迈入了旋丹后期的修为,之后两百多年,修为再也没有出现过哪怕一丝的增长,耗尽了后半辈子,双足踏寻衍武大陆,阅览残缺古籍,奇闻异事,行万里路,临终之际,留下了这一本归虚见闻。
这本药闻书籍,对于其中记载之物描述的淋漓尽致,详细无比,当初的李牧在齐云山脉中,夜间点起篝火,看得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啪。”
看到了最精彩的地方,袁采荷突的合上了书籍,扬起螓首,似笑非笑说着:“当初我追问你好半天,一直不愿意搭理我,如今这么大方,这样一本价值千金的炼药心得随手就送给了我,这种行为,一推敲,可是疑点满满啊......”
“咳咳。”
被提起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李牧情不自禁的干咳了两声,袁采荷见李牧神色有些尴尬,不由得意一笑,就此放过了李牧,嘴上又是调皮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吧,想换什么,不过我先说清楚,换不换就得看本小姐心情了,而且这本书等我看完了,我再还给你。”
“那是,那是,应该的。”
李牧一个劲的点着头,表示极为赞同女子的话语。
“我想看一下你收藏的药书,一些药草笔记之类的......”
李牧的话,使得袁采荷神色一顿,思维有点没反应过来,不是李牧的要求太过分了,而是太容易了,像这种简单的要求,随口一提就好了,何必这么大费周章,扭扭捏捏。
“我算是看出来了,人一熟了,你倒是客气起来了。”
前段时间被李牧冷漠对待,如今找到机会,袁采荷就不客气了,一个劲的言语上挤兑着李牧。
“我说媳妇,我俩这是哪跟......”
“谁是你媳妇!”
突来的暧昧称呼,袁采荷脸上飞红,不由轻啐了李牧一句。
“拿开你的猪爪!”
见李牧又是厚着脸皮,双手搂上了她纤细的腰肢,还动手动脚,一寸寸触摸着,袁采荷当即是脸颊发烫,眼中满是羞恼,用力拍了拍李牧的手掌,李牧假装吃痛,嘴里吸着气,但是,袁采荷早已摸清了李牧的性子,这家伙就是个无赖,做出什么样子都不能信。
“混蛋!”
李牧大手乱动,已经滑到了她丰腴的大腿上,还神色享受的轻轻揉捏着,袁采荷羞的连耳垂都染上了血红,宛如一对粉红的水晶,忍无可忍之下,袁采荷只好是腰肢一扭,水蛇般灵活的脱离了李牧的怀抱。
脱离之后,袁采荷快速的取出了一摞摞书籍,羞红着脸,对着李牧轻叱道:“好好看你的书,整天别想些有他没他的。”
话落,莲步轻点,裙袍飞扬,怀抱着《归虚见闻》,去了花丛的更深处。
对于女子的话,李牧神色疑惑,嘀咕道:“我想什么了?”
“哦。”
片刻后,李牧恍若醒悟,点头道:“原来是她想了。”
......
接下来的时间,李牧一直都在熟读着袁采荷收藏的药典,数量很大,但李牧灵魂力异于常人的数倍之上,如今修为大涨,完全能够媲美炼体七重以上的武者,更是提前在混沌中枢中,剖析出了灵魂小人,一眼下去,速度用一目十行来形容都不为过,不仅是看,在阅览的一瞬间,李牧同样是将这些药典的内容全部记在了脑海中,这样博闻强记的速度,要是去读书,不出三五年载,李牧说不定能考个秀才,状元,在金竹国那样的小国家里,也算是光耀门楣的一件大事了。
之所以要看这些书,是因为归虚道人的书籍里面,大多说的是奇花异草,以及相关的大陆异闻,换言之,就是定位有些高端,灵树灵果介绍不少,也十分详细,但是对于一些不太稀少的普通药材,往往是寥寥数语带过,这一点,归虚道人内心恐怕也是不屑谈之,这导致李牧的见识也是高低不就,更别说那一个个独创的丹方,全是玄丹以上的品阶,李牧一个稚嫩的学徒,连门槛都摸不到。
因此,李牧需要充实自己。
袁采荷的收藏恰如其分的契合了李牧的需求,以往的李牧在炼丹这一方面的知识,相当于空中的一栋楼阁,下面是真空的,随时都会垮掉,那么,现在这些书籍对他的作用就是打地基,避免阁楼的坍塌。
这样一个过程,十分细致。
一旦疏漏些什么,在地基中留下一丝缝隙,指不定就是将来的隐患。
防范于未然,修行新的武技也好,凝聚真元液也好,李牧一直是精益求精的人,哪怕是在兵神山第二关那样的恶劣环境中,还是愿意承受千刀万剐的灵魂痛苦,就为了灵魂的一丝丝增强。
千篇一律的练枪过程,李牧愿意从头再来,他没有背景,没有多少灵石,但他最不缺就是一颗恒心,一个人从金竹国,行百里路进入了大日城,加入了大日武府,本就决定了,那么去做就好了。
现在,也正是如此。
袁采荷的藏书数量,超乎了李牧的想象,可以说,单论炼药方面的基础知识,袁采荷可以将之前的李牧甩出几条街,一方面,李牧是完全的野路子,背后没有宗门势力支撑,他上哪里去弄来这些全面的书籍?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归虚道人,归虚道人是能炼制灵丹级别丹药的炼丹大师,这样一位炼丹大师独好存在着奇异变化的药草或是传说中的药材,自然不可能记下一些鸡毛蒜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药材。
连环锁之下,这也导致李牧对于炼药的认识少了基础的一环。
实际上,归虚道人临终之际,在归虚见闻中曾留下些许遗憾,在归虚道人的后半生,对于炼丹的理解已经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深度,这种深度在整个大陆上的炼丹师群体中,都算的上少见。
然而,归虚道人没想到的是,他的炼丹术不能突破到这一步,竟然是因为自身的修为不济,哀哉,归虚道人弃武从药,悟了,最后只差临门一脚,居然是被“弱小”的修为给拖了后腿。
最终,归虚道人不得其道,郁郁而终。
归虚道人留下了归虚见闻一书,记录下了他的生平纪事,和各种神奇药材的用途解读,为李牧在空中搭建了一栋阁楼,而眼前袁采荷的丰富藏书,其中浩瀚的基础知识,给这栋阁楼垫下了石板,搭上了梯子,让阁楼变得稳如泰山,无缝无隙。
李牧在蜕变,灵魂在轰鸣。
这些书籍,赋予了他对炼丹一道全新的理念。
哪怕李牧翻看的速度很快,但这么多的书籍还是花掉了李牧不少的功法,李牧停下动作时,一转眼已经是五天之后,五天的时间,他将这些书籍啃了个通透,脑海之中,只要灵魂微微一动,便是无数的记忆文字跃然于心,浮现在他的面前,药典是前人的经验,这一点不同其他,炼丹一途,炼丹师只会把成功的炼制方法,各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点记录在书籍上,除了少数的神经病,恶作剧,想必是不会有人特地弄出错误的丹方愚弄后人。
李牧是新手学徒,他需要的不是推新出陈,不是创新,那是真正的炼丹大师应该去想的,他需要做的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复制前辈的炼制方法,在这种基础之上,做到精益求精,漫漫求索,炼丹是一个极为繁琐的过程,不懂前辈的这些沟渠门道,一个人闷头死炼无数次都没有半点作用。
这一点,在有老师的,和没老师之间体现的尤为明显。
“呼。”
李牧轻吐一口气,成功消化掉了这些药典,他的脑中已经形成了一条系统的链子。
所以。
“砰。”
一座四足圆鼎轰的一声的砸落在身前,泥土飞溅,李牧周身包裹着真元,一丝不染,乍一看,这座圆鼎直径大约半丈的样子,这样的规模比起其他的药鼎实在有些不够看,而且圆鼎的材料更是普通,掺入了黑冰砂的铜器,黑冰砂的燃点非常高,更是能吸收大量的热气,掺入其中,本就是为了这座圆鼎不会用过几次后,受热不均,导致爆炸了。
李牧神色无奈,没办法,那时候他没钱了。
用这样的药鼎,真是会被其他炼丹师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