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二郎从雨幕中走来,穿着一身蓑衣,在茅草屋另一处抖了抖,身上的雨滴落在地上。伸手解开它,放在地上。
茅草屋内只剩下云家人,云二郎有些奇怪,“今日怎么没人来舂稻谷?”
云竹有些心虚的低下头,将散落在外头的谷穗捡起来,拿在手中。
“许是今日下雨,来的人就少了,他爹快来舂稻谷。”云张氏低头看了眼幺女,嘴角露出一抹浅笑,连忙喊着云二郎干活。
云二郎赶紧坐到云张氏的位置,开始踩动木杆,专心的舂起稻谷。
云竹见云二郎没有太在意这件事,松了口气,要是被阿爹抓到她装神弄鬼,肯定要训上半天话,不让她干这些事。
一场小风波在悄无声息中消失,云竹撑着下巴,看着外头的绵绵细雨,清冷的微风吹拂在脸上,小绒毛沾了水,看着雨雾蒙蒙。
小手搓了下手臂,还是有些冷,回去得多穿点。她想起拐枣一般是在十月降温后采摘,如今这天气,拐枣应是成熟了。
她打算待会儿去后山看看,若是成熟,喊上阿爹一起去摘拐枣。
眼看稻谷舂的差不多,云竹背上小竹筐,带好斗笠打算启程回家。舂米一般只舂一月的分量,稻谷脱壳容易生虫,所以农家都是吃多少舂多少。
云竹一脚踩进小水洼里,泥水四溅,沾到裤脚上,小人儿脸皱皱巴巴的,嘟着小嘴,小心翼翼的避开其他的水洼。
云二郎见幺女的动作,忍俊不禁,替她将斗笠带正,避免有雨漏进去。
一路上见着不少穿蓑衣的村民,越往家走,人烟越稀少,云家建的偏僻,邻居只有李婶一家,其余人家都隔着一里地以上。
不少屋顶上头吹起寥寥炊烟,该吃午饭了!
云竹推开篱笆门,雨滴抖落在手上,一抬眼看到她的面包窑,糟糕!忘记给它做个雨棚了。有些心急的冲了过去,见面包窑旁边立了几根竹子。
云鹏带着斗笠,抱了些茅草和桔梗出来。看见几人愣了一下,“爹,你们回来了?”
未等云二郎说话,云竹跑到云鹏身旁,“二哥,你是不是再给面包窑做雨棚!”
“是呀,我在窗外看它被雨淋的有些可怜,小妹这么重视它,便想着拿些茅草给它遮一遮。”云鹏将手上的茅草放在屋檐下,指了指面包窑。
“你们几个都快回屋里待着,雨棚爹来做,你们身子弱,要是被风吹伤寒,可就糟了。”云二郎走过来,顺手接过茅草,将云鹏几个小孩子赶回屋中。
云竹跟在大姐后头进屋,脱下湿淋淋的蓑衣,挂在墙上。拿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看着外头的阿爹。
“爹,拐枣应该成熟了,等雨停了我们去摘枣吧!”云竹在门外喊了声,看到云二郎点头同意,捧着小脸开心起来。
水井旁种下去的水芹菜已经开始枯黄,云竹叹了口气,第一次种植野菜失败,水芹菜种的时节不对,如今秋分,水芹菜应在四五月种下。
不过云竹并不太伤心,就当摸索经验,多来几次总能成功的。
吃过午饭,云竹见雨棚已经搭好,简陋的茅草棚,底下有个面包窑,虽说今日下雨,但面包窑里头应该快干了!
云竹盯着屋外的景色,期盼着雨快些停,她想去后山看看拐枣树。
过了几个时辰,雨还未停歇,云竹咬了咬牙,外头的雨势小了许多,干脆拿起斗笠跟云张氏说了一声,独自跑去后山。
走在田野里,野草划过衣裳,留下一片水迹。云竹拿小手将他们扒拉开,艰难的走到山坡上,远远的就看到高大的拐枣树。
等走近了一瞧,云竹心里大惊,地上落了一片拐枣,估计是今早被雨打落下来的。不免有些着急,身上没带竹筐,拐枣若放在这里,明日就该烂在地里头了。
云竹拉好蓑衣,一路小跑回家,不留神撞上了篱笆院子,满脸都是小水珠,顾不得抹去,直冲向里屋编竹筐的云二郎。
“爹,山上的拐枣落了一大片下来!”云竹气喘吁吁的站在云二郎身前,来不及脱掉斗笠。
“落了许多下来?”云鹏听到这话立刻放下手里编了一半的竹筐,替云竹擦了擦脸,起身看了眼屋外,神情有些凝重。
云二郎立刻转身,将墙上挂着的蓑衣穿在身上,“她娘,我去山上一趟,你好好看着家里。”说完,拿起竹筐往外赶。
云竹立刻跟上,“爹,我跟你一起去,能多捡些拐枣。”
小手紧紧抓住她爹的衣摆,瞧着眼神可怜兮兮的,云二郎见此,抱起幺女,从他屋里头拿了件衣裳给云竹塞进去,“多穿点,不能受凉!”
见云竹乖巧的穿了上去,云二郎牵着她的小手,一起去往后山。
看着遍地的拐枣,云二郎有些心疼,急忙蹲下身,开始往竹筐里捡拐枣。
云竹跟在后头一起捡,落了水的拐枣沾着泥巴叶子,这样的环境下果子很快就会腐烂。
只能抓紧时间抢收,云竹蹲在地上,小手抓着一颗又一颗拐枣,扔在背后的竹筐。
天色逐渐暗沉下来,太阳下山,雨也停了。而云竹和云二郎两人,捡满了一竹筐,地上还剩了一大片,后山上有两颗拐枣树,现如今只在一颗树下捡,另一颗树还未曾去过。
云竹觉得仅凭她和阿爹,捡上两三天才能捡完。这两棵拐枣树生的巨大,云竹站在树底下,抬起头都望不到顶,树上还有许多未被打落的果实。
“爹,我们找些人过来帮忙吧,不然拐枣都要烂在里头了!”云竹当机立断,跟云二郎提出想法。
云二郎看着四周,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现在难在该请谁过来帮忙,这熬糖法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云竹知道阿爹担心什么,无非是害怕有人抢这熬糖法,伸手扯了下他,“爹,你忘了神仙教过我,我不止会这熬糖法。而且这法子藏不了多久,不如喊上李婶过来一起帮忙!”
李婶为人热心,对云家也好,嘴巴严实,让她帮忙一起熬糖,云竹放心。更何况这拐枣熬糖法太过简单,等制成糖拿到镇上去买,这糖也不是一日就能卖完的。
时间久了,云家天天去镇上,小河村的村民肯定会觉得奇怪,若是听到赚钱的消息来年盯着她家,发现他们去后山摘拐枣,心里一琢磨就会发现其中的关窍。
如今占了这地势的好处,云家现在摘拐枣很难被发现。
听到云竹的话,云二郎心里头有些犹豫,听了云竹一番解释,脑子有了想法,提起竹筐,眼神坚毅,“竹儿,我们先回家。”
两人走下山,踩在泥泞的路上,雨已经停了。
回到家中,云二郎跟云张氏商量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叫来李婶家的人,一起制糖,收益平分。因为家里头的锅不够,若是熬拐枣汤,不知要熬上几日,多拉个人进来,不算亏。
本来云二郎想去找云大伯他们,但是云家兄弟几个最近有事,怕是不得空,就放弃这个想法。
这场雨来的太突然,打了云家一个措不及防。
云二郎去隔壁的院子找李婶去了,李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家火、李家木、李家虎,幺儿李家虎比云竹大两岁,剩下两个跟云兰差不多大,十一二岁。
李叔这些日子都在镇上做木工,搁一两个月才回来,他家的田也不多,靠两个大儿子加李婶就够收拾,镇上做木工赚的钱多些,不知道李婶会不会同意这个想法。